资阳市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首页 > 资阳市人民政府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其他法定信息 > 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资阳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2-02-02   录入:资阳市人民政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资阳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五年。这五年,资阳发展驶入快车道;这五年,资阳建设进入高峰期;这五年,资阳重点领域加速突破;这五年,资阳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这五年,资阳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五年来,市人民政府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组织动员全市人民全面完成了市二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圆满收官“十一五”,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预计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800亿元,是2006年的2.7倍,年均增长15%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2.26亿元,是2006年的4.2倍;规模工业增加值400亿元,是2006年的4.3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0亿元,是2006年的4.8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0亿元,是2006年的2.4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00元,比2006年分别增长94.4%、90%;信贷投放余额340亿元,是2006年的2.9倍。
 
一、基础建设强力突破,发展条件显著改善
 
        综合交通网络加速形成。强力推进“打通四通道、构建大循环”交通突围方案,“十一五”期间全市交通建设投资121.7亿元,是“十五”期间的7.2倍,2011年达110亿元,创历史新高。2009年以来开工建设成安渝、遂资眉、内资遂、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和成渝客专,全市在建高速公路里程达336公里,居全省第1位。成简、成资快速通道和22条高速公路连接线加快建设,国省干线公路完成改造整治,路面综合指数进入全省前列。农村公路“硬化到乡”、“村村通达”、断头联网路建设任务提前完成。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成都新机场选址工作。
         水利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通过数十次到省进京汇报争取,全市人民盼望了近半个世纪的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即将开工,关刀桥水库工程启动建设。全市整治病险水库202座,新建小型水利设施8700处,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8万亩,91.4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得到解决。资阳城区水环境综合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能源通信设施加快建设。大力实施电网建设“2830工程”,五年总投入27.9亿元,建成资阳第一座500千伏及一批220千伏、110千伏变电站,城乡电网供电能力明显增强。与中石油、中石化的战略合作扎实推进,天然气勘探开发步伐加快。电子政务走在全省前列,畜牧业信息化试点有力开展,通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成功实现与成都通信同网、共用028区号。
 
二、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增长极培育成效明显
 
         规划布局不断完善。按照“培育增长极,构筑增长带,催生增长点”的理念,高起点规划建设资阳、简阳两座大城市和安岳、乐至、三岔、龙简新城四座中等城市。先后邀请中规院、同济大学、省城规院等知名规划单位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和片区规划,资阳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全覆盖。
         城乡建设加快推进。按照“两化”互动思路,统筹推进资阳中心城区“一城三区”建设,老城区功能不断完善,城南新区、城东新区加快建设,拉开了大城市建设框架。坚持“行政中心迁移拉动发展”,各县(市)城市空间快速拓展,乐至、简阳新行政中心建成投用,雁江、安岳新行政中心加快建设。雁江城东、简阳“两湖一山”、安岳龙台、乐至童家发展区加快建设,新的城市增长极加速形成。五年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96个百分点。
         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坚持“基础设施适度先行”,资阳中心城区先后改造7大旧城片区,新建、改建、启动建设3座沱江大桥,新建10条城市干道及市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等公共设施,为城市发展和“两化”互动奠定了坚实基础。引进中交集团、中国城建、四川华西集团等大企业参与城市建设,强力实施九曲河综合整治,城区示范段、九曲河广场竣工投用,资阳规划展示馆建成开馆,城市配套设施不断完善。
 
三、重点产业加快发展,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工业经济迈上新台阶。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造车和医药、食品、纺织、建材及节能“1+4+1”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全市工业总产值继2010年突破千亿大关之后,预计2011年实现1560亿元,是2006年的5.4倍。全市规模工业企业达到555户,比2006年净增270户,产值上50亿元企业达2户。2011年规模工业综合效益指数达280,比2006年提高130点。在全省率先提出建设产业园区,突出打造城南工业集中发展区和成都·资阳工业发展区“两化”互动示范园区,工业集中度达74%。成功创建四川省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市,全市已拥有国家级品牌20个,省级品牌85个,居全省前列。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突出“三农”基础地位,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畜牧业“六方合作+保险”机制受到国务院肯定,省现代畜牧业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水产养殖健康发展,产量连续12年居全省第一。新建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区17个,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3户、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3户、省级以上示范专业合作组织44个,国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总数居全省第一。雁江、简阳、安岳3个省级和乐至市级新农村示范片加快建设,带动全市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坚持用抓工业的力度抓服务业发展, 2009年实现“三产超一产”的历史性突破,预计2011年服务业增加值达185亿元,较2006年翻了一番。“双百”、“双进”、“万村千乡”工程和家电、汽车、农机下乡工作扎实开展,服务业“双百佳”、“双十强”评选等活动成效明显,海底捞进入全国餐饮行业20强。金融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成都银行、民生村镇银行、遂宁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相继入驻。三岔湖长岛国际会议度假区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两湖一山”、安岳石刻等旅游资源科学合理开发,陈毅故里成功创建AAAA级旅游景区。
 
四、开放合作纵深推进,招大引强硕果累累
 
        招商引资卓有成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发展的“一号工程”。组建5个驻外招商分局,围绕主导产业,瞄准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动向,策划开展“一会四活动”、“3+7”、“双百”等主题招商活动,招商质量明显提高,百威英博、韩国现代、家乐福等9个境外500强投资项目和22个国内500强投资项目成功落户资阳。五年间引进到位国内省外资金1070亿元。
          合作领域拓展深化。立足成渝、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区域合作全面拓展。完成天府新区资阳起步区规划并开工建设一批重大项目。简阳融入成都、安岳融入重庆“双桥头堡”战略大力实施,与成都、重庆共建产业园区,路、园、湖等重点合作项目快速推进。与北京、广东及香港、台湾等发达地区在多个领域务实合作,形成“东西南北”开放格局。厅市合作不断深化,与20余个省级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并得到大力支持。
        外经外贸逐步扩大。鼓励企业出口创汇,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资阳机车公司成为国内最大的内燃机车出口基地,海大、空分、四海等企业出口支撑作用明显,5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05亿美元,利用外资7400万美元。
 
五、民生得到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社会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大力实施民生工程,财政民生投入年均增长20.5%,五年投入资金278亿元。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施行。农村扶贫解困“三村行动”深入实施。农民工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广泛开展,就业促进工程扎实推进,五年新增城镇就业9.25万人。社会救助水平大幅提升,城乡低保水平月人均补差分别增长115%、269%,城乡医疗救助水平年人均分别增长247%、6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7%,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6.5%。农村小额保险全面推开,覆盖农村群众116万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全市新增保障性住房房源14330套,完成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20772户。成功创建全国无障碍城市。
        科技文化不断取得进步。科教兴市战略深入推进,实施市级以上重点科技项目320个,培育省级创新型企业37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新建改造乡镇综合文化站171个,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市、县支中心投入使用,农家书屋加快建设。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参加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取得较好成绩,成功举办市第二届运动会。广播电视“村村通”加快推进,数字电视稳步发展。人口计生工作有效开展,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46‰。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面完成。
         教育卫生事业加快发展。教育教学设施不断改善,“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提高,高考本专科上线率连续5年名列全省前茅,职业教育攻坚计划圆满完成,全市第一所全日制高等学校四川汽车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开工建设。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医疗卫生项目加快建设,城乡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疾病控制成效显著,连续5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简阳市人民医院、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分别成功创建“三甲”、“三乙”医院,简阳、安岳被评为全国,雁江、乐至被评为全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
        土地环境保障不断加强。土地资源对发展的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完成了耕地保护目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扎实开展,节能减排、生态保护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创建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通过技术核查,三岔湖网箱养鱼整治取得良好效果。大力开展生态建设,森林覆盖率达35.5%,较2006年提高2.63个百分点。
         抗震救灾工作扎实开展。在“5·12”汶川和“4·14”青海玉树地震中,全市上下紧急行动、沉着应对,人员救治、群众安置、设施恢复、赈灾救济、维护稳定等工作有效开展,灾后重建“1+8”规划全面实施。全力支援重灾区建设,对口支援三台县新鲁镇,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取得全面胜利。
         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平安资阳”建设深入推进,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群众和信访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大调解、大接访、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工作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妥善化解。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形势不断好转。预备役和民兵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人民防空工作受到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表彰,资阳陆军预备役工兵团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荣誉称号,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通过验收。
 
六、政府管理不断创新,自身建设明显加强
 
        依法行政全面推进。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及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100%。市政府工作规则进一步完善,组建政府法律顾问团,决策、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的政府运行机制更加规范。认真开展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连续4年被省政府表彰为先进单位。持续开展普法教育,荣获全国“五五”普法先进单位。建立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制度,强化政府网站建设,认真办理市长信箱和市民热线诉求,政府工作透明度不断提高。
         效能建设不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稳妥推进,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作风建设年等活动扎实开展,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深入推进,政府工作效率明显提升。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和政务服务延伸等工作扎实推进,电子政务大厅在全省率先开通,市、县行政审批保留项目比省通用目录少60项。
         廉政建设持续加强。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落实廉政准则,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切实加强,创造性地提出并严格落实“四条底线”、“三个一切”工作原则,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得到有力纠正,一批违法违纪案件受到严肃查处,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成效。
         人事、编制、外事、侨务、对台、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统计、物价、烟草、邮政、供销、气象、保密、地方志、档案、应急管理、公共资源交易、住房公积金管理、无线电管理等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民族、宗教、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等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五年艰苦奋斗,我们在挑战中抢抓机遇,在困难中推动跨越,为今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归功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归功于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的积极参与,归功于历届党委政府的扎实工作,归功于各级各部门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驻资部队官兵、政法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经济总量均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发展质量不高的市情还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发展差距较大,群众生活还不富裕;服务业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改善民生任务艰巨;行政效能还需进一步提升,作风还需进一步转变。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各位代表!回顾五年的奋斗历程,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推进资阳更快更好发展,必须始终把加快发展、跨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既爬坡上坎,更跳起摸高,扭住发展不放松,只争朝夕促跨越;必须始终把解放思想、创新理念作为第一前提,在观念上勇于突破,在思路上勇于开拓,敢想、敢试、敢闯,拓宽发展空间,打开发展局面;必须始终把项目带动、投资拉动作为第一抓手,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按照“四划(化)”思路提前编制项目,落实“六个一”、“三个量化”等机制加快推进项目,以大投入促大发展;必须始终把盘活存量、扩大增量作为第一路径,用足用活用好现有一切资源,做大做强现有产业和经济实体,大力引进更多项目、资金、人才、技术,从而快速做大经济总量;必须始终把创新机制、突破瓶颈作为第一动力,坚决摒弃不符合新形势的体制机制,把经过实践检验正确的做法经验上升为制度,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发展;必须始终把促进和谐、维护稳定作为第一责任,稳定压倒一切,和谐重于泰山,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这几点体会,既是过去五年工作的基本经验,也是今后工作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我们将一以贯之地坚持、丰富和完善。
 
今后五年工作思路
 
        今后五年,是实现资阳人民幸福安康的关键时期。纵观发展形势,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建设成渝经济区,全省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天府新区,为资阳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资阳建设“成渝经济区新兴工业城市”和“四基地”被纳入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在新的区域发展大格局中优势凸显、机遇叠加。审视发展基础,经过建市以来的发展积累特别是近年来的重点突破,我市产业、城镇、基础设施等规划布局进一步完善,一批事关长远的重大项目强力推进,正加速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资阳已经具备更快更好发展的现实条件。分析发展现状,资阳近年来纵向看发展较快,但横向比差距明显,仍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迈进的关键阶段,经济总量仍在全省中游。同时,区域竞争愈发激烈,要素保障日益趋紧,资阳加快发展仍然面临不小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奋力推动资阳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科学发展。
          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及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关键抓项目”的总体要求,突出“充分开放、融入成渝,工业主导、三化联动,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发展路径,以“一区两带四基地”为载体,切实做强工业、做优城市、做富农村、做牢基础、做大县域、做实民生、做活开放,打造连接成渝融入成渝“桥头堡”,创响“西部车城、节能之都、绿色资阳”品牌,加快推进“两个着力”,努力建设幸福资阳。
         今后五年的总体奋斗目标是:在2011年的基础上实现“五个翻番、四个改善”。“五个翻番”即:经济总量和均量实现翻番,生产总值超过18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40000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翻番,达到70亿元;工业总量实现翻番,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投资实现翻番,五年完成投资超过4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翻番,达到500亿元以上。“四个改善”即: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公共服务明显改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实现全覆盖,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全市城镇化率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城乡基础条件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统筹城乡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发展环境明显改善,社会风清气正,人民安居乐业,老百姓的幸福感、归属感、认同感明显增强,社会和谐、公平正义、政治清明的良好环境进一步形成。
        各位代表!确定这些目标,分析了各方面因素,反映了资阳加快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现实要求,顺应了全市人民的新期盼。我们将组织动员全市人民艰苦奋斗,实现新一届政府的庄严承诺。
 
二0一二年工作安排
 
         2012年,是新一届市人民政府任期的开局之年,五年后能不能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尤为关键。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及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带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着力抓好项目投资、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城市建设,深化改革开放,改善人民生活,创新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奋力推进资阳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建议为: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引进到位国内省外资金增长14%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2%、13%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耕地保有量、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限定指标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全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大力培育主导产业集群。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核心战略,培育壮大“1+4+1”主导产业集群,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900亿元。全力推进南骏与现代、南车与玉柴合作,提高整车企业带动力和零部件本土配套率,造车产业实现产值430亿元;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和引进节能产业,节能等新兴产业实现产值80亿元;大力发展以百威、四海为重点的食品产业,确保百威二期项目竣工投产,启动三期项目建设,改造提升医药、纺织、建材等优势产业,四大产业分别实现产值470亿元、190亿元、190亿元、240亿元。
          集聚集约发展产业园区。坚持“两化”互动理念,推进园区与城镇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抓好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园区生产性服务功能,增强园区承载能力。高标准打造城南工业集中发展区、成都·资阳工业发展区、渝资工业发展区3个“两化”互动示范园区,带动“十园一带”加快建设,全市工业集中度达75%。
着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支持龙头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加大中小企业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力度,鼓励企业强强联合、抱团发展,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600户、10亿元以上企业达35户。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2户。大力推进品牌建设,力争新创中国驰名商标1件,四川省著名商标4件,四川名牌15个。实施企业家培养计划,全面提升企业家整体素质,支持企业家发展兴业。
 
二、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加快推进资阳中心城市建设。坚持“两化”互动理念,统筹推进资阳“一城三区”规划建设,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区域性中心大城市。老城区坚定不移推进九曲河综合整治、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启动资阳宾馆、雁江区农业局片区等旧城改造,加快二环路B段及北段建设;城东新区重点抓好行政会展中心片区开发建设,加快滨江路堤景观等市政设施建设,完成沱三桥、中央大道北延线等骨干道路建设;城南新区扎实推进成渝高速城南开口、四横五纵等道路网络及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公共服务、园林绿化、道路通畅、城市净化、城市管理“五大工程”,着力推进5所中小学新改扩建、4所市区医院改扩建、5个商贸综合体建设,加强农贸市场建设管理,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推进凤岭公园、字库山公园等园林绿化建设;扎实推进能源、通信、供排水等多网同建,启动实施9条沥青路面、5条断头路改造,新建公厕20座;大力开展省级园林城市、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城市创建,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
         强力推进天府新区建设。主动对接天府新区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加紧落实资阳片区分区规划、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推进重点地段城市设计,扎实推进起步区项目建设,着力抓好三岔湖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滨湖路等重点项目。加快协调发展区规划建设,增强天府新区辐射带动效应。
          扎实推进县城及小城镇建设。突出培育“2+4”城市增长极,狠抓县(市)城市提质扩容,高起点规划建设三岔旅游城市和龙简工业新城,积极培育一批重点小城镇,着力构建以资阳、简阳两个大城市为核心,安岳、乐至、三岔、龙简新城4个中等城市为骨干,雁江城东、简阳“两湖一山”、安岳龙台、乐至童家4个发展新区及一批重点小城镇为基础的现代城镇体系,全市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三、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综合交通建设步伐。坚持“立体建交通、节点变枢纽”思路,交通建设完成投入135亿元。力争内资遂、遂资眉高速公路竣工通车,全力推进成安渝高速公路及成资、成简、简三等快速通道建设,积极协调成都二绕、成渝客专加快建设,扎实推进22条高速公路连接线建设,抓紧做好环成都经济区、成资潼广、资德阿等高速公路资阳段和贾柏等快速通道前期工作,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升级改造和断头联网公路建设,抓好国省干道及县乡村公路养护管理,加快4个城乡交通一体化试点乡镇建设。
        抓紧实施以毗河为重点的水利建设。抓住中省高度重视水利建设的有利契机,大力推进水资源综合开发,全年完成水利投资25亿元。强力推进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全面开工建设,抓紧规划建设配套渠系、库堰。加快实施关刀桥水库、大中灌区渠系工程、城区水环境综合工程,抓紧推进资阳城东新区、三岔等城镇自来水和污水处理工程及绛溪河、岳阳河等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切实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整治病险水库30座,新增有效灌面16万亩,新解决2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狠抓能源开发建设。加强与省电力公司的战略合作,继续推进电网升级改造“2830工程”,确保简阳普安等2座220千伏和雁江侯家坪等4座110千伏变电站竣工投用,实现以500千伏变电站为核心、220千伏变电站为骨干的双环网络。加快中石油5万立方米、中石化20万立方米油库建设。
         扎实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全面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快推进园区信息化建设,扩大广播电视、电话和互联网覆盖率。打造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应用,促进信息服务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数字城市”建设。
 
四、加快建设富裕美好新农村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广设施农业、机械农业和节水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化水平,稳定粮食生产。深化“六方合作+保险”机制,巩固生猪产业优势,壮大山羊产业,发展特色种植业,加快与成都联手打造国家级标准化农业示范区,促进种养业提质转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大力推进“农超对接”。重点培育100个示范专业合作社,引导组建跨区域联合社。打响资阳农业品牌,绿色食品认证达65个。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加快乡镇规划修编和新村聚居点规划编制。全面完成3个省级、1个市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任务。加快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建设特色鲜明的新型村落民居。各县(市、区)分别启动2个以上“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发展一批居住与生产生活、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综合配套的农村新型社区。编制和启动第二轮扶贫攻坚十年规划。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实现劳务收入145亿元。
       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统筹城乡体制改革,促进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探索以土地流转为重点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创新支农机制,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村小额保险工作,深化水务体制改革,强化“三农”服务体系。
 
五、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整合提升服务业业态。加快发展商贸、餐饮、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达高国际、简阳香港城、安岳柠都新城等商贸中心项目建设,积极打造城市服务业集聚区。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确保家乐福投入运营,促进传统商贸流通业上档升级。加快推进海底捞总部基地等项目建设,促进总部经济发展。深化金融改革,加大开放和政策扶持力度,壮大金融产业,全年辖内金融机构新增贷款60亿元。启动城东商贸物流园区等项目建设,不断完善物流业发展体系。加快城东新区滨江休闲商务中心及五星级酒店、特色商业街等重点城市配套设施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
       加快发展重点企业。积极落实现有政策,创新研究重点行业扶持政策,不断创优企业发展环境。逐步增加市级服务业专项资金,充分发挥政府性资金的引导作用。继续开展服务业“双十强”企业评选,培育壮大现有骨干企业,着力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重点扶持30户市级服务业重点企业;抓好雁江佛橘节,简阳羊肉美食节、钓鱼节,安岳双花节,乐至烤肉节等特色节会活动,拓展企业市场平台,丰富百姓消费需求。
       培育壮大旅游支柱产业。大力实施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天府新区资阳片区起步区规划,加快推进天府新区资阳片区起步区和三岔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争三岔湖环湖路二期工程竣工通车、长岛国际会展基地项目主体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加紧出台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加快建设安岳石刻、雁江佛山橘海、乐至报国寺旅游景区。
 
六、加快做强县域经济
 
        打造县域特色经济。坚持工业强县、特色立县,进一步明晰各县(市、区)发展定位,力争4个县(市、区)经济综合实力在全省类区中跨越升位。立足区位条件和产业优势,围绕“雁江简阳三岔”和“简阳乐至安岳”特色经济带,科学布局县域工业发展,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思路,稳步发展柠檬、蚕桑、晚白桃、蜜柑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药材、蔬菜、高端水产等特色产业,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做强县域特色农产品品牌。
       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切实落实中省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政策,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服务指导,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走现代化、集约化、集团化发展道路。强化“全面放开、全民创业、全民致富”理念,构建全民创业的生动局面。
         充分激发县域活力。用好扩权强县机遇,深化放权活区政策,充分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积极发展地方金融,加快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改革,切实加强股份制商业银行引进工作,鼓励支持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建设,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规范发展政府投融资平台,拓宽县域经济融资渠道。拓展市场化配置资源领域,提高县域资源配置效益。
 
七、加快改善人民生活
 
        切实办好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等九大民生工程任务,确保财政民生性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完善城乡就业服务援助机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就业水平。加强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继续实施扶贫解困“三村行动”,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启动农村敬老院“三年行动计划”,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43%,民政福利创新园竣工投用。完成城镇保障性住房1.15万套建设任务,稳步推进农村危房改造。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规范建设一批公办幼儿园。整合教育资源,采取改扩建等方式逐步解决城区中小学校大班额问题。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继续保持普通高中教育在全省的领先水平。高度重视和切实解决学校安全问题。加强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把四个县级职业高中打造成全省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学校。建成四川汽车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一期工程,争取新引进1所高等学校。继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抓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加快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医院建设和市人民医院改扩建,加快县级综合医院项目建设,启动四川童综合医院建设,努力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整合市县医疗资源,打造一批特色医院和国家级重点专科,建成215个标准化村卫生室,逐步普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巩固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大力盘活资源,培育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继续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市建设。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工作,加强人事、外事台侨、工商、质监、农机、民族宗教、档案、保密、人防、气象、少儿、老龄、残疾人、公共资源交易、住房公积金管理等工作。
         创新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出台社区服务支持政策。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深化“大调解”工作,有效利用网络媒体,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妥善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具体问题。加快城乡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扎实推进“警民亲”活动,巩固“平安资阳”建设成果,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大力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整治,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巩固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成果,进一步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八、加快促进文化发展和繁荣
 
       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市规划展示馆、陈毅故里等基地的教育作用,扎实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把“卧薪尝胆、艰苦奋斗”打造成凝聚全市加快发展的精神支柱。大力开展四川省文明城市等“四城同创”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文明、提升素质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实践活动,努力营造积极向上、融洽和谐的社会关系。
       搭建文化产业事业平台。加强文化资源开发,深度挖掘和开发“资阳人”、三贤文化、安岳石刻、帅乡红色文化,支持地方文艺创作,鼓励社会投资兴办公益文化事业,做强资阳文化品牌。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市本级文化功能聚集区规划、资阳博物馆建设前期工作和全市文化资源信息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社区)书屋建设三大“文化惠民”工程,启动安岳石刻艺术博物馆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着力打造“两湖一山”国际旅游文化功能区,开工建设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扶持发展一批文化产业龙头企业。
       创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县级电影公司改制工作。全面完成市、县两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建立文化企业信用档案和文化市场信用机制。坚持“文化利民、文化便民、文化乐民、文化教民”导向,促进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有机融合。
 
九、加快推进改革开放
 
        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围绕推进统筹城乡、“两化”互动,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优化投融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整合发展资本。加强耕地保护,提高土地整理质量。坚持以市场手段配置土地矿产等资源,依法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用地,深入推进集约节约用地,完善闲置低效用地退出机制。
       深度拓展对外合作。深入实施“双桥头堡”战略,深入推进与成都在城乡统筹、公共服务、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合作,务实推进“路园湖”合作项目,加快成都·资阳工业发展区建设,确保成简快速通道全线通车。加大与重庆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对接力度。充分利用西博会等国际性经贸活动平台,大力开展投资经贸活动。全面深化多区域合作,巩固深化与北京石景山、广东中山等友好城市的战略合作,积极拓展与东部发达地区、港澳台地区和亚太地区的交流合作。加强与省级部门的合作,大力争取政策、项目、资金等倾斜支持。
       扎实抓好招商选资。围绕“1+4+1”主导产业、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国内外龙头企业,实施成链引进,努力实现招大引强、招商选资新突破,力争引进世界或国内500强企业投资项目2个,新引进投资额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0个。推进外资外贸联动,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到位外资3600万美元,实现进出口总额2亿美元。
 
十、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依法行政。坚决服从市委的领导,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及社会各界的意见,提高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质量,大力支持人大、政协工作,进一步提高政府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水平。扎实开展“六五”普法工作,大力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加强政府网站建设,畅通市长信箱、市民热线等社情民意反映通道,完善新闻发布会制度,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更有效地监督政府。
      坚持高效履政。加强政府机关作风建设,规范行政行为,简化审批程序,严格落实机关行政效能“五项制度”,搭建政府对外公共服务平台。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促使各级干部深入一线,靠前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崇尚求真务实,在各级政府和部门中倡导事业为上、责任为重、工作为先,真正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本领体现在能干事上,把措施落实到干成事上。善于攻坚克难,敢于直面发展的瓶颈问题和薄弱环节,以创新的理念谋划发展,用创新的方法破解难题,用创新的举措促进跨越。
      坚持从严治政。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完善财政预算管理、政府性工程项目审计机制,加强重点领域监督管理。严格控制机关“三公经费”支出,切实降低行政成本。坚决查处和惩治腐败,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蓝图绘就振奋人心,崇高使命催人奋进!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心,乘势而上,攻坚破难,奋勇争先,为推进“两个着力”、建设幸福资阳作出更大的贡献!
 
主办:资阳市人民政府 承办: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联系电话:028-26655501 市政府网站联系电话:028-28000836
网站标识码:5120000001  蜀ICP备05007295号-1 川公网安备 512002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