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县农业农村局
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岳县农业农村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大民生信息 > 乡村振兴
安岳县农业农村局 关于印发《安岳县2023年耕地质量保护与 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7-18   录入:安岳县农业农村局

安岳县农业农村局

关于印发《安岳县2023年耕地质量保护与

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

现将《安岳县2023年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强化责任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附件:安岳县2023年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方案

 

安岳县农业农村局

2023年710日

附件

安岳县2023年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中央1号文件和中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区,全力推进资阳“天府良田”建设,持续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按照资阳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资阳市2023年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资农函〔2023〕73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为目标,坚持生态为先、保护优先,以永久基本农田分布区为重点,推进工程、农艺、农机措施相结合的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建设,切实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逐步构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长效机制,建好天府良田,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

(一)全县耕地质量水平逐步提高

全县耕地质量等级逐年稳步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区、改造区等区域耕地质量等级提升高于全县平均提升水平。

(二)科学施肥水平持续提升

全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有机肥推广面积达到124亩,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稳步提高,化肥使用量持续保持零增长。

(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持续提升

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2%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4%。

(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技术覆盖与推广稳步提升

推广应用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粪肥还田等耕地保护与提升主推技术面积应占粮食播种面积的50%以上,请各乡镇(街道)于2023年12月15日前完成统计表格数据上报(见附件)。

(五)土壤普查高效有序推进

全面开展土壤普查,完成100%表层土壤调查采样、60%剖 面土壤调查采样、60%土壤生物调查采样,开展表层样和剖面样

检测化验,开展土壤资源库建设。

三、建设原则

(一)坚持量质并重、保护提升

在严格保护耕地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耕地质量的建设和保护,推动各地落实“质量红线”要求。

(二)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施策

根据不同区域耕地质量现状,分析主要障碍因素,集成耕地保护提升技术模式,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确保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取得实效。

(三)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依据《四川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2021—2030 年)》等规划重点区域,以粮食主产区、现代农业园区为重点,统筹实施,整体推进,建一片成一片。

(四)坚持政府引导、多方参与

创新耕地质量建设投入机制,以项目示范带动引领,充分调动种植业主、地方政府和企业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合力参与耕地质量保护的格局。

四、 重点工作

(一)推进耕地质量提升综合示范区建设

结合高标准农田,探索建设县(区)级耕地质量提升百亩综合示范区1个。

(二)加强耕地质量监测评价

以全县21个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和233个耕地质量调查点为基础,按照全过程质量控制要求,持续推进全县耕地质量监测和耕地质量调查评价基础性工作,对全县耕地质量主要性状等进行持续监测,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对耕地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土壤培肥改良对策,确保耕地质量等级提升,不断完善耕地质量调查监测网络体系和耕地质量数据平台建设。

(三)强化科学施肥技术推广

以实施化肥减量增效示范项目为依托,全覆盖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基础工作,开展田间肥效、化肥利用率等田间试验,完成农户施肥调查333户,通过智能化推荐施肥专家系统、施肥建议卡等多种形式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 率稳定在93%以上。发挥专家“智 库”作用,开展“专家包片联县科学施肥”活动和“科学施肥进万家”主题宣传活动,推进科学施肥技术入户到田。

(四)推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

整县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严格落实养殖场(户)主体责任,持续开展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收集、处理与利用设施改造升级,推 进粪污全量化收集、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探索推行养殖场(户) 付费处理、种植户付费用肥,建立多方利益联结机制,促进粪肥还田利用,提高畜牧业绿色发展水平。畜禽粪污收集处理利用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2%以上。牢牢把握“因地制宜、农用优先、就近就地”利用原则,积极推进秸秆肥料化利用,按不同地域和种植类型,推广秸秆粉碎翻埋还田、覆盖还田、堆肥快腐还田、秸秆商品化有机肥加工,带动秸秆肥料化利用技术和产业化加快发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4%。

(五)全面开展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

按照《资阳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方案》和《安岳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方案》要求,细化落实普 查任务,明确土壤普查时间节点、普查技术路线图,做好组织机 构、工作机制、经费保障、人员队伍、装备条件、样点校核、底图制作和技术培训等工作准备,推进土壤样品库和数据库建设。对全县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及部分未利用地的土壤进行一次“全面体检”,摸清土壤数量状况和质量底数,以更全面、更详实、更精准的土壤数据为现代化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严格按照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的要求,落实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责任,守住耕地质量红线。加大耕地质量建设投入,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要强化农业化学投入品的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行为,积极开展春、秋季集中抽检行动。及时研究、会商、解决耕地质量建设方面的重大问题,推动工作落实。

(二)强化统筹推进

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是一项系统、基础和长期性工作,要统筹安排、整体部署、密切配合,协同推进耕地质量建设,形成合力,久久为功。各乡镇街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抓好督导落实,保障行动有力有序开展,构建上下联动、多方协作的工作机制。

(三)强化政策扶持

统筹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相关项目资金,加大耕地质量建设投入力度,扩大覆盖范围。按照“取之于土、用之于土”的原则,扩大耕地质量建设资金来源,增大资金规模。创新投入机制,发挥财政投入的杠杆作用,通过补贴、贴息等方式,撬动政策性金融资本投入,引导商业性经营资本进入,多方合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

(四)强化科技支撑

组织科研、教学、推广等单位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开展指导服务,分区域、分土壤类型制定技术方案,集成组装一批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技术模式。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提高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耕地质量保护和科学施肥技术应用能力。

(五)强化体系建设

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管理和技术服务体系队伍建设。重点配齐配强县乡两级专业技术力量。通过专业技术培训,提升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建设管理能力与技术服务水平,打造高水平农田建设专业化人才队伍。完善耕地质量相关标准建设,建立健全耕地质量调查监测评价技术体系,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耕地质量调查监测网络,建立耕地质量数据库。

(六)强化宣传引导

采取远程授课、视频培训与现场指导、上门服务相结合,利用微信、网络平台、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介,强化培训、技术指导和服务,大力宣传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重要意义,大力宣传耕地质量建设的政策规定、技术规范和操作要求,调动农民参与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参与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

 

附件:安岳县2023年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技术覆盖及推广面积统计表

 

附件:

安岳县2023年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技术覆盖及推广面积统计表

序号

乡镇

村(社区)

粮食播种面积/亩

主推技术面积/亩

备注

秸秆还田
面积

有机肥增施面积

绿肥种植
面积

粪肥还田
面积

其他

1

 

 

 

 

 

 

 

 

 

2

 

 

 

 

 

 

 

 

 

3

 

 

 

 

 

 

 

 

 

4

 

 

 

 

 

 

 

 

 

5

 

 

 

 

 

 

 

 

 

6

 

 

 

 

 

 

 

 

 

7

 

 

 

 

 

 

 

 

 

8

 

 

 

 

 

 

 

 

 

9

 

 

 

 

 

 

 

 

 

10

 

 

 

 

 

 

 

 

 

合计

 

 

 

 

 

 

 

 

 

 

 

 

 

 

 

 

 

 

 

 

 

 

 

 

 

 

 

 

 

 

 

 

 

 

主办:资阳市人民政府 承办: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联系电话:028-26655501 市政府网站联系电话:028-28000836
网站标识码:5120000001  蜀ICP备05007295号-1 川公网安备 512002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