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县上下坚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巩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紧紧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2021年,全县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民生福祉不断改善,经济持续稳定回升。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87.9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9.38亿元、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60.24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148.35亿元、增长8.3%。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8.5%、17.0%、54.5%,三次产业结构为27.6:20.9:51.5。
二、民营经济
2021年,全县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42.54亿元,比上年增长6.4%,占GDP的比重为49.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0.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99亿元、增长1.5%,第二产业增加值55.13亿元、增长2.9%,第三产业增加值72.42亿元、增长10.2%。民营经济三次产业对民营经济增加值的贡献率分别为2.9%、17.7%、79.4%。
2021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市场主体43093户,比上年增长2.4%。其中,内资企业1043户,外资企业17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674户,个体工商户34350户。年末全县民营经济主体达到42033户,比上年增长2.4%,占全县市场主体总量的97.5%,其中私营企业实有数量达到6009户,比上年增长10.3%。
三、农业
2021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36万公顷、增长0.3%,油料作物播种面积3.70万公顷、增长3.6%,中草药材播种面积0.04万公顷、下降51.5%,蔬菜播种面积2.71万公顷、下降0.1%。
2021年,全县粮食产量74.49万吨,比上年增长1.4%。其中小春粮食产量下降8.0%,大春粮食产量增长2.0%。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11.29万吨、增长6.1%,蔬菜及食用菌产量86.39万吨、减少0.6%,园林水果产量48.62万吨、增长7.8%,中草药材产量0.31万吨、增长4.0%。
2021年,全县生猪存栏71.05万头、增长11.2%,其中能繁母猪存栏6.64万头、增长1.0%。生猪出栏111.90万头、增长9.6%,牛出栏1.44万头、增长34.3%,羊出栏33.53万只、增长3.7%,家禽出栏1071.18万只、下降2.0%。2021年,全县猪肉产量8.36万吨、增长20.1%,牛肉产量0.16万吨、增长1.4%,羊肉产量0.43万吨、下降2.4%,禽肉产量1.54万吨、下降4.3%。禽蛋产量3.27万吨、增长4.9%,牛奶产量1.10万吨、下降26.1%。
2021年,全县共完成营造林4.11万亩,其中封山育林3.19万亩,人工更新0.03万亩,退化林修复0.05万亩,中幼林抚育0.84万亩。全年村庄绿化200亩,当年新育苗面积30亩,义务植树128万株,参加人数36万人。
2021年末,全县有效灌溉面积4.60万公顷。全年新增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9.0平方公里,新建达标堤防2.24公里,达标堤防累计达到10.52公里,堤防总长度为22.61公里。全年整治病险水库10座。
四、工业和建筑业
2021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38.95亿元,比上年增长8.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4.1%。年末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0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9%。
分行业看,规模以上工业20个行业大类中有11个行业增加值增长。其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25.8%,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4.2%,金属制品业增长12.8%,汽车制造业增长2.5%,食品制造业增长7.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2.2%,医药制造业增长9.9%,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3.4%,制鞋业增长8.3%,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12.7%,酒和饮料制造业增长9.3%。
从主要产品产量看,糖果产量比上年增长20.0%,乳制品增长9.1%,布增长25.0%,服装增长9.5%,鞋增长26.9%,饮料增长17.6%,塑料制品增长9.4%,商品混凝土下降24.6%,化学纤维下降10.0%,大米下降13.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9.0%。
2021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21.37亿元,比上年增长3.4%。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24户。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64.1万平方米、下降6.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58.4万平方米、增长13.6%,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48.0万平方米、增长19.9%。
五、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2.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1.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4.5%,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5.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7.4%。
2021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8.5%。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355.7万平方米、下降2.5%,商品房销售面积131.3万平方米、增长35.1%。
六、国内贸易
2021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57亿元,比上年增长17.9%。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29.35亿元、增长17.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1.22亿元、增长18.0%。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150.39亿元、增长17.1%,餐饮收入30.18亿元、增长21.9%。在限额以上企业(单位)中,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0.36亿元,增长14.1%。
从限额以上单位主要商品零售额看: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比上年增长19.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8.0%,化妆品类增长19.4%,金银珠宝类增长20.6%,日用品类增长16.0%,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8.4%,书报杂志类下降27.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1.3%,中西药品类增长3.1%,家具类增长25.1%,通讯器材类增长13.1%,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0.7%。
七、对外经济
2021年,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3451万美元。其中,进口73万美元、增长12.3%,出口3378万美元、增长76.6%。全县货物出口前三位国家是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和马来西亚,货物进口最多的国家是印度。
2021年,全县新签约重大投资合作项目31个,投资总额370.75亿元。其中:投资额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4个,中国核工业二十四局、中建科工集团、中冶华天工程等中国500强企业投资项目5个。全年实际利用外资部口径62.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2.5%;省口径2.98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86.3%。全年引进国内省外到位资金105亿元。
八、交通、通信和邮电
2021年,全县公路运输完成客运周转量23.55亿人公里、货物周转量31.05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35.0%和35.0%。2021年,全县公路总里程6027.47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224.7公里,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146.1公里,公路路网密度223.24公里/百平方公里。
截至2021年末,全县共有机动车保有量146189辆。其中:载客汽车61906辆,载货汽车5655辆,摩托车84257辆,挂车26辆。
2021年末,全县共有邮政局(所)101个,全年邮政业务收入2.25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邮政快递业务收入 0.08亿元、增长38.4%。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27亿元、增长10.0%。
2021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16.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93.3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10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58部/百人;固定互联网用户27.2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78.5万户;长途光缆线路长度0.12万公里,本地网中继光缆线路长度3.1万公里。
九、财政和金融
2021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21亿元,其中税收收入8.15亿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6.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0.83亿元。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95亿元,教育支出13.79亿元,医疗卫生支出5.17亿元,住房保障支出3.34亿元。
2021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51.2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6.42亿元,增长13.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99.8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6.25亿元,增长12.7%;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27.9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1.67亿元,增长5.4%。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36.0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22亿元,增长9.9%。
2021年末,全县共有保险业务机构(含代理公司)20家。按业务性质分,有产险业务机构10家、寿险业务机构10家;按资本国别属性分,有中资业务机构19家,外资业务机构1家。2021年实现保费收入6.63亿元,比上年增长5.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61亿元、增长19.8%,人身险保费收入4.02亿元、下降2.2%。2021年,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2.25亿元、增长8.2%。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1.52亿元、增长9.4%,人身险赔付支出0.73亿元、增长6.1%。
2021年末,全县有证券公司营业部2家,证券开户数15101户,比上年增长17.0%;证券交易额63.87亿元,比上年增长3.5%。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2021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26所(另有村小教学点50个,附设幼儿班78个),有在校学生167065人,专任教师9995人。
2021年末,全县共有幼儿园185所,在园幼儿24230人(含附设幼儿班人数),专任教师1099人;有小学45所,招生6772人,在校生46466人(含村小教学点人数),专任教师2741人;有初中85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54所),招生14295人,在校生58289人,专任教师4107人;有普通高中8所,招生11628人,在校生33448人,专任教师1743人;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招生26人,在校生198人,毕业生5人,专任教师34人;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招生2114人,在校生4434人,专任教师271人。
2021年,全县共组织实施县级以上重点科技项目9项,其中:省级4项、市级5项。
2021年,全县共拥有4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2021年,全县新申请商标158件,新注册商标 120 件,累计有效商标注册量 1600件。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2021年,全县有文化馆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46个。有县级图书馆1个,图书馆总藏量45.52万册(件),其中图书藏量14.92万册。
2021年,全县有广播电视台1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5%。
2021年,全县医疗卫生机构1494个。其中医院16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427个;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床位7863张,卫生技术人员6033人,其中执业医师1630人,执业助理医师677人,注册护士2493人;全县有妇幼保健机构1个,有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55人,注册护士130人;全县有69个乡镇(中心)卫生院,有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242人,注册护士780人。
2021年全年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870.46万人次。其中:医院163.73万人次,基层医疗机构690.45万人次;2021年出院25.44万人。其中医院10.75万人,基层医疗机构14.14万人。
2021年,全县选派208名运动员、教练员参加了2021年四川省青少年体育锦标赛,获得3枚金牌,4枚银牌;派出1416人参加资阳市第四届运动会比赛,共获82枚金牌、68枚银牌、65枚铜牌。
十二、生态环境和应急管理
2021年全县各类公园11个,城市公园面积460.71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1083.02公顷,建成区绿地率为 31.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4平方米。
2021年,全县优良天数比例为87.7%,与上年持平。PM2.5平均浓度为38.2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上升1.3%。全县5个国家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断面3个,占比为60.0%,无劣V类水质断面。全县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为100%。
2021年,全县共办理环境违法案件27件,其中适用《环境保护法》四个配套办法及涉嫌环境污染犯罪移送司法机关五类案件总数为1件。全县共核发排污许可证122张,共审批危险废物经营许可1家,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0.1万吨/年。
2021年全县启动应急响应0次。
2021年,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1396.84公顷,其中绝收面积106.69公顷。因洪涝等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22.85万元。
2021年,全县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0起,共计死亡13人,受伤2人。事故起数比上年下降37.5%,死亡人数比上年上升8.3%,受伤人数比上年下降80.0%。全年没有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十三、人口和就业
2021年,全县户籍总户数53.21万户,总人口152.5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53万人,乡村人口134.06万人。全县出生人口10006人,人口出生率为6.56‰;全县死亡人口8068人,死亡率为5.29‰,人口自然增长率1.27‰。
2021年,全县常住人口94.0万人,城镇化率为31.52%,比上年提高0.85个百分点。
2021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7117人,失业人员再就业922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4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2021年全县输出和转移农村劳动力52.5万人,比上年增加0.2万人;全年实现劳务收入188.8亿元、增长29.0%。
十四、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21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340元,增长8.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497元,增长7.5%;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3.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96元,增长10.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005元,增长10.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4.7%。
2021年,全县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22万人、增长9.3%,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0.68万人、下降1.2%,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9万人、增长17.5%,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26万人、增长5.7%。2021年,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2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07.07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35万人。
2021年末,全县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0.29万人,共计3.62万人次;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66万人,共计70.49万人次;享受低保中的困难残疾生活补贴人数1.43万人,共计17.26万人次;全县集中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人数0.13万人计1.58万人次,分散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人数0.84万人计10.39万人次。
2021年末,全县有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119个,其中城市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14个;全县集中供养孤儿人数22人计0.029万人次,散居供养孤儿人数0.04万人计0.48万人次。
2021年,全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590元/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390元/月;城市特困人员供养标准为767元/月,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标准为507元/月;集中供养孤儿生活保障标准1400元/月,社会散居孤儿生活保障标准900元/月。低保中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为100元/月,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为:一级80元/月、二级50元/月。
注: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正式数据以《安岳统计年鉴—2021》为准。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资料来源:公报中林业数据来自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外贸易、招商引资数据来自县商务和经济合作局;交通方面数据来自县交通运输局;邮政业务收入数据来自安岳邮政分公司;电话用户、科技项目数据来自县经科信局;文化、广播、电视用户等数据来自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金融、证券数据来自人民银行安岳支行;保险数据来自县国资金融局;教育、体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和体育局;民营企业数据、专利和商标数据来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卫生数据来县自县卫健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县生态环境局;年末人口、机动车数据来自县公安局;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障数据来自县医疗保障局;民政数据来自县民政局;县城区绿化数据来自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应急管理数据来自县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