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首页 > 资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资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资阳市零工市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03-29   录入:资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人社发〔20243

 

 

资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印发《资阳市零工市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高新区社事局,临空经济区党群部:

零工市场是向灵活就业人员与用工主体提供就业服务的重要载体,对拓宽就业渠道和培育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作用。为深入贯彻落实国、省有关决策部署,加强我市零工市场建设,提升灵活就业群体就业服务质量,现制定《资阳市零工市场建设实施方案》,并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抓好落实。

 

 

资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328

 

 

 

 

 

 

 

 

资阳市零工市场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全面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的通知》《四川省关于推进零工市场建设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川人社规〔202312号)等文件精神,积极为用工主体和灵活就业人员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推进零工市场规范有序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工作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政府作用,运用市场化方式,推进零工市场建设,通过提供实用性、针对性、综合性的便民化公共就业服务,稳定全市就业形势,推动资阳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目标任务

坚持科学布局、规范建设、高效运行、优质服务原则,强化资金、人员、场地等要素保障,全面推进零工市场建设。2024年底前,各县(区)要建成覆盖城乡、特色鲜明的零工市场+零工驿站“1+N”服务网络,并结合本地实际发展逐步完善功能,拓展延伸服务,提升服务质量,促进灵活就业人员和用工主体精准对接。“1”即:各县(区)至少建成1个地方特色鲜明的综合性零工市场。“N”即:整合充分就业社区就业服务平台、工会“户外工作者驿站”、交通“司机之家”、地方特色产业园区招工站点等现有资源,结合基层就业服务站点建设,合理规划设置23个覆盖街道、乡镇的零工驿站。高新区、临空经济区可结合辖区实际参照建设。

三、建设标准

(一)服务定位。零工市场建设要聚焦县域内特色产业,突出“惠民生、促发展”定位,遵循“公益性、普惠性、灵活性”原则,服务对象主要为灵活就业务工人员与有该类人员需求的用工主体。服务事项坚持以“即时快招服务为核心、以技能提升和权益维护服务为支撑”,内容应包含:政策宣传、岗位信息收集发布、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培训登记、培训班次信息发布等公共就业服务;投诉受理、纠纷化解、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发布等劳动维权服务;热水供应、热饭休息、急救医疗药品、ATM转账取款、工具借用寄存、车辆短停等生活服务;城乡社保居保查询、生存认证、个人人社网厅信息查询等其他服务。

(二)精准选址。零工市场建设选址要结合本地零工行业现状,综合考虑人流量、便利性、功能性、建设成本等因素,综合性零工市场要建在零工需求量大、零工长期聚集、交通便利地点,如雁江区医药食品产业园、安岳县鞋服产业园、人流量大的商圈等,“以点带面”发挥辐射性作用促进周边零工人员就业;零工驿站可选在用工需求较为分散、零工人员聚集规模较小地点,为零工人员提供就近便利服务。

(三)配置标准。零工市场建设以“务实管用、布局合理、节能环保、整洁美观”为导向,按照“共性+个性”服务理念合理配置。“共性”坚持“五化”原则,即:标识统一化、场所规范化、管理制度化、设施人性化、服务信息化。

1.标识统一化。零工市场统一命名为“资阳市※※县(区)零工市场”,零工驿站统一命名为“资阳市※※县(区)※※镇(街道)零工爱心驿站”,在室外醒目位置予挂牌明示,并配以通俗易懂接地气的宣传标语。logo均采用全国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介”字图案,标志牌配色均为蓝底白字,与资阳市城市标识图(蓝底)用色一致。

2.场所规范化。通过国有资产调剂、现有场地重装、适当场所新建、两新组织共建共享等方式,合理建设零工市场和零工驿站,要保障交通便捷、满足车辆(含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短停需求,综合性零工市场原则上要能满足50名零工候工休息、求职登记、对接洽谈等基本需求。

3.管理制度化。各县(区)零工市场要建立统一的管理制度,明确场所开放时间、服务事项、服务对象,以及管理人员服务守则和日常运营管理规范(包含设施设备使用规范、用电用水安全节约规范、室内和周边环境卫生规范、共享物品借用登记规范等)。

4.设施人性化。零工市场基本设备设施配备应满足零工群体休息小憩、手机充电、安全饮水、餐食加热、读书阅览、医疗辅助、卫生如厕、金融服务等基本共性需求,各县(区)根据实际情况,按照零工市场建设服务定位,个性化配备提供政策宣传、求职登记、职业指导、培训登记、用工维权、社保查询等服务的设施设备。

5.服务信息化。整合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公共招聘网、QQ群、抖音等平台资源,建立灵活动态、触手可及的信息发布渠道网络,方便零工群体及时掌握最新需求信息、随时随地享受服务。开设“留言意见版”,收集零工群体对零工市场功能设置、服务质量等方面意见建议。

四、功能支撑

(一)强化零工市场信息服务。加强“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等技术手段运用,通过办理招聘登记、走访调研企业、电话联系、发放问卷、在线征集等方式,广泛收集非全日制用工、临时性和阶段性用工等零工需求信息。依托零工市场信息发布渠道网络,广泛发布求职、招聘、培训等服务信息。

(二)强化零工快速对接服务。优化零工快速对接流程手续,简化求职招聘登记表格事项,设立零工信息快速发布通道,引导分职业(工种、岗位)对接洽谈。拓展零工招聘对接形式,在举办行业、企业招聘会中增设零工招聘区或因时因需举办零工专场招聘会,组织流动招工大篷车、定向招聘等活动,促进供需匹配对接。

(三)强化就业创业培训服务。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提供符合市场需求、易学易用的培训信息,引导有就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零工人员参加急需紧缺职业技能培训,组织有创业意愿的零工人员参加创业培训,对符合条件的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和培训期间生活(交通)费补贴。

(四)强化困难零工帮扶服务。建立零工人员分级服务机制,加强待工时间长、低收入家庭、残疾等大龄和困难零工人员就业帮扶,优先组织其与适合的用工主体开展“点对点”对接洽谈,按规定开展个性化就业援助,引导用工主体优先招用困难零工人员,善用公益性岗位予以安置。

(五)完善零工市场秩序维护。公开零工市场地址、运行时间、职业(工种、岗位)、联系方式、服务制度、服务热线和投诉举报方式等信息,为供求双方对接提供指引。指导和督促用工主体合理确定招聘条件,规范招聘行为,依法合规用工,落实用人单位用工主体责任。

(六)开展零工市场动态监测。编制本地零工市场名录,包括零工市场名称、运营性质、详细地址、求职人员规模、主要招聘工种和日均招聘成功人数等。监测零工市场运行情况,对零工市场求职人数、招聘岗位等信息进行定期监测分析,及时掌握零工市场供求变化趋势。

(六)扩大零工服务多元化供给。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兜底服务的公益属性,加强信息真实性审核,示范带动零工市场诚信建设,结合实际引入市场化服务资源,拓展职业规划、企业管理、法律援助等专业化服务。鼓励零工市场招募志愿者,组建志愿服务团队,多渠道开展零工求职招聘对接服务。

五、运营管理

(一)健全运行机制。零工市场体系推行“属地社区+县(区)行业主管部门+社会机构(平台企业)+志愿者(义工)”四方联管机制,各县(区)人社部门负责做好零工市场及零工驿站建设前期调研、选址布局、整体设计、项目施工、资金保障、后期管理等事宜;属地社区积极发挥“属地管理”职能,具体负责号召辖区内零工群体报到、收集汇总用工主体零工信息、招募社会志愿者充实管理力量等事宜。

(二)充实运营力量。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社会资本和职能部门、群团组织等优质服务资源参与零工市场建设和运营管理,依法依规提供招聘求职对接等多元化服务,县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要以派驻或联系的形式,支持零工市场规范高效运营,助力公共就业服务下沉基层。

(三)强化经费保障。经费保障主要包含零工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和后期运营经费,建设经费由各县(区)人社部门牵头,考虑争取地方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对口工作经费支持等方式筹集;零工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和运营维护相关支出,可按规定从就业补助资金等渠道列支。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有序推进实施。规范发展零工市场是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就业服务质量、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下顺应就业形态变化趋势、有效改善民生、保障市场主体用工的必然要求。各县(区)务必提高思想认识,深入贯彻学习部、省零工市场建设有关精神,把加强零工求职招聘服务作为稳定扩大就业、深化为民惠民服务、提升就业服务品质、优化就业服务形象的重要举措,注重零工市场服务综合性、全面性,切忌与基层就业服务形成“两张皮”,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细化行动方案,确保在5月底前,将零工市场名录和建设计划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并坚持半年更新机制;在10月底前,各地至少建成1家零工市场,并投入运行。

(二)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各(县)区要充分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微信、短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灵活就业劳动者和用工主体广泛宣传推广零工市场信息,提升群众对零工市场体系的知晓率与认知度,要及时总结推广优秀示范典型工作经验,大力发挥典型引领作用,营造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良好氛围。

(三)严格管理考核,注重长效运营。各县(区)要积极探索零工市场长效运营机制,杜绝“一建了之”的“面子工程”,要建立零工市场年度考核制度,及时优化运营思路、调整运营措施、提高运营实效,推动各地零工市场高质量建设运行,助力实现全市高质量充分就业。

主办:资阳市人民政府 承办: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联系电话:028-26655501 市政府网站联系电话:028-28000836
网站标识码:5120000001  蜀ICP备05007295号-1 川公网安备 512002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