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至县民政局
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首页 > 乐至县民政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乐至县民政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打算
发布时间:2021-11-20   录入:乐至县民政局

乐至县民政局

2021年工作总结2022年工作打算

 

2021年,县民政局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在省市民政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牢牢兜住民生底线,充分发挥民政保民生的基础性作用,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圆满完成目标任务

一、2021年工作开展情况

)着力疫情防控,保障特殊群体安全

    1.强化民政机构疫情管控。疫情期间,局党组持续强化管控,对全县22个乡镇敬老院7个民办养老机构中心敬老院、九龙山公墓等民政服务机构一律实行封闭式管理,殡仪馆加强疫情应急处置,制定应对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坚持养老机构“凡进必检”的原则,严防“外防输入”,确保养老机构“零感染”。加强对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和院内老人接种疫苗宣传和指导,共接种疫苗1556人,7月起持续对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开展每月2次的集中核酸检测,目前已累计核酸检测1350人次。

2.全力保障受疫情影响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困难群众,符合救助条件的,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今年以来共新增农村低保对象1703人、城市低保对象67切实解决受疫情影响群众临时生活困难,对因疫情导致无法外出务工、经营、就业,收入下降严重影响基本生活质量的城乡居民,符合条件的及时给予临时救助全县共救助560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55.232万元。

(二)着力推进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不断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

我县紧紧围绕省市相关部署,严格按照“五个一”机制推动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乐至“两项改革”为县域发展添“四力”》经验被中国改革报刊登。截至10月底,今年206项重点任务,达到时间进度156项,已完成111项(提前完成40项),达标率75.7%、完成率53.8%一是多样化用好盘活资源。进一步向乡镇(街道)扩权赋能,全县共下放行政审批事项86项、增加乡镇编制35个。分层分类盘活镇村闲置资产资源,盘活率分别达85.7%67.8%二是高效化推动乡村发展。投资8000万元的高凉路建成投用,劳动镇等入库“省级百强中心镇”,东山镇孔雀寺村、劳动镇旧居村分获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首批“天府旅游名村”荣誉三是优质化提供公共服务。便民服务“三化”试点有序推进,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建成镇(村)史馆4个、县文化馆分馆2个、县图书馆分馆1个,一批原创歌曲、优秀案例、样板村镇等分获省市级荣誉。四是精细化开展基层治理。创新“党建+基层治理”行动,探索出“五事”工作法、“六色”管理模式等经验,成功打造了一批省市级基层治理示范镇、村(社区)、小区。

)着力民生保障,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1.切实发挥兜底保障作用。加强与残联、居保等部门的对接协调,实现数据共享2021年通过走访、调查排查出边缘户395户,其中59户纳入低保、特困或临时救助,336户纳入动态监测范围。截至目前,全县共有11345名贫困对象纳入低保兜底,937名贫困对象纳入特困供养,3931名贫困对象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2797名贫困对象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2.规范社会救助管理。完善社会救助审核审批程序,严格执行救助金一卡通发放监管,持续推进社会救助标准化、规范化、精准化。加强与社保、公安、税务、金融、交警、房管等部门横向联系,扩大信息共享核对数据源,实现数据精确,对象精准。目前,累计为272064人次发放农村低保金8868.4135万元;累计为15901人次发放城市低保金721.3857万元;累计救助特困供养对象66040人次,发放供养金3530.124万元、护理补贴204.942万元;困难残疾人困难生活补贴累计发放116271人次1162.71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累计发放119118人次645.5226万元。

3.积极开展慈善救助。围绕安老、扶孤、助学、济困、救灾工作重点,积极组织各类慈善救助活动,济困慈善救助活动共捐助12000元;大力宣传慈善助学工作,全县4家单位共资助困难学生31人,总共8.06万元;积极开展先心病救助,2021年共筛查患儿31人,其中7名先天性心脏病确诊患儿由荷福泰心专项救助基金全额资助完成手术治疗;不断扩大慈善扶贫济困的社会影响力,两位爱心人士分别捐赠天然红米米粉260斤、牛仔裤100余条,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为高寺镇高峰小学、宝林镇新建小学共20名贫困家庭的学生发放壹基金温暖包

)着力补齐短板,强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1.着力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一是积极推动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结合省级养老服务业发展补助资金使用规定和我县实际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养老服务方案,将8732名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分解落实到21个乡镇(街道)。截至目前,已为8732名老人上门开展三次服务,力争11月底全面完成服务并进行数据汇总申请验收。二是积极组织开展养老服务行业技能培训。举办全县养老机构护理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班,组织40余名护理人员参加全省“百千万养老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养老护理员培训和资阳市第一届养老护理人员职业技能竞赛以及第四届中国(四川)国际养老服务业暨养老产业博览会,不断提高从业人员专业服务水平,提升全县养老服务质量。

    2.强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一是着力实施养老服务项目。积极争取省市养老服务建设项目,6所敬老院适老化项目顺利落地,到位资金725万元,改造床位725张。截至目前,725张床位改造任务已全面完成。二是加快在建工程项目建设。加快推进300张床位的社会福利院、200床位的童家镇敬老院项目建设。目前,社会福利院建设项目有序推进,童家敬老院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三是实施家庭适老化改造试点项目。按每户补助改造资金1000元的标准,为184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个性化适老改造,并于7月成功承办资阳市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专题调研座谈会

)着力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强基层治理

    1.全年完成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健全清单、组织培训、全程指导,切实提高镇村干部换届实操技能,依法依规组织每十一届村(居)民委员换届选举,取得圆满成功。320日,全县315个村(居)民委员会全部选举成功,4月上旬,新一届村(居)民委员会组织民主推选出村(居)民代表、村(居)民小组长、村(居)委会各下属委员会通过换届选举,全县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达98.7%,“两委”成员普遍交叉任职,村干部平均年龄下降2岁,村(社区)“两委”年龄、文化结构不断优化。

2.着力提升社区公共服务能力。一是积极争取社区阵地亲民化项目。过资金、资源、项目整合,争取落地天池街道棉花湾社区和南塔街道三里社区2个亲民化改造项目,争取资金总额为110万元,目前正在进行改造方案设计。二是争取2022年社区基层治理建设项目。根据省、市安排,今10月上旬,经对天池街道、南塔街道相关社区调研后,确定两个街道和天池街道仙鹤观社区等5个社区作为申报名单,分别从综合服务、社区组织参与、社会企业带动、智慧科技等五个方面作为特色亮点进行创建,申报资金总额为370万元。三是切实推进社区减负。根据2016年两项清单内容和市级部门下发的“三项清单”内容,进一步细化社区“依法履职和协助政府”事项清单,要求“三项清单”以外事项按准入制度交由社区落实,明确社区挂牌数量和挂牌内容,对社区考核考评作了进一步明确,为社区减负增效打下基础。四是全面提升社区服务质效。会同县委组织部、县行政审批局联合出台贯彻落实《村级民事代办制度建设的通知》,对村级代办事项、代办网络、代办流程等作具体要求,县上统一制定参考模板,各村(社区)根据实际参考落实。依托合并村原阵地服务延伸、村(社区)干部坐班、代办(代理)等方式,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全部实现“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协同办理”,切实便捷高效服务于民。

)着力基本社会事务管理,提升服务效能

1.持续深化殡葬改革。一是大力营造殡葬改革、文明祭祀良好社会氛围通过微信、QQ、短信等方式大力宣传绿色惠民殡葬信息,发放宣传资料20000余份,发送宣传短信4余条,悬挂宣传横幅200余幅,营造良好宣传氛围。二是深入落实全惠民殡葬政策。为符合条件丧家免除和补助五项基本丧葬项目服务费,标准为780/1-10月共为1263名对象减免98.51万余元基本丧葬服务费。三是加大殡葬执法管理。开展殡葬服务机构、中介服务及丧葬用品市场联合整治,突击检查12次,监督殡葬服务市场;加大违法土葬案件查处力度,截目前共查处违法土葬案件2153件。

    2.健全儿童关爱救助体系。强化监护责任落实,为全县7367名农村留守(困境)儿童落实监护责任。依托全县21个留守儿童之家、7支爱心志愿者服务团队,在疫情期间为留守儿童提供临时照料、健康心理咨询等服务。在全县63个村开展“百镇千村、助爱牵手”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实施留守娃梦想剧场、童伴计划、新华文轩全民阅读进农村、四点钟课堂等关爱活动,惠及留守儿童两千余人次。全面落实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救助政策,自今年1月起,将父母双方均符合重残、重病、服刑、失联被撤销监护权、被驱逐出境等情形或父母一方死亡或失踪,另一方重残、重病、服刑、失联等情形的儿童,依照规定纳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供养。今年累计发放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 1481人次,金额94.33 万元,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1117人次,金额100.53万元,对2065名儿童实施城乡医疗救助政策,帮助30名儿童督促其父母及其他监护人履行抚养义务,并将65名儿童纳入重点关爱对象。发放孤儿福彩圆梦助学工程款15.92万元

3.加强婚姻登记管理服务。一是强化学习教育着力提高人员素质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民法典》《婚姻登记条例》《四川省婚姻登记工作规范》积极参加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心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政策水平、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二是严格政策标准,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坚持依法为民,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思想,严把婚姻登记质量关,杜绝办理“关系证”“人情证”,做到既严格执行婚姻登记的政策法规,又让群众满意。三是优化服务环境,着力提升服务能力水平。今年三月县婚姻登记大厅搬迁至乐至县二环路南一段,新建的登记大厅400余平方米,添置了一体化服务设施,配备必须服务硬件设施,服务环境更加优化。截至目前共办理结婚登记2856对,离婚登记960对,补发婚姻证件2963份,登记合格率为100%。四是加强婚姻登记档案管理。实施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两套婚姻档案,保障婚姻档案完备齐全,方便群众查阅;实施婚姻档案数字化,对历史婚姻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目前,全县30余万份历史婚姻档案数字化和归档工作已接近尾声。

4.大力推进社会志愿服务通过多渠道宣传,积极动员广大群众在所在的村、社区进行志愿者注册登记,同时积极组织全县志愿服务队伍及志愿者在中国志愿服务网进行实名登记注册,目前我县有实名注册志愿者77877人,占常住人口15.57%,有志愿服务时长47103人,占注册志愿者的60.48%

(六)着力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1.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压紧压实党建责任,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党建工作责任制,把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融入到民政事业各项工作中,做到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分管领导以抓业务工作同等的注意力抓分管领域的党建工作,推进廉政建设及风险防控。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党的组织生活基本制度,强化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机关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风清气正的思想舆论氛围。

2.强化队伍教育管理。一是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强化思想认识。根据党史学习教育计划,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各党支部定期开展集中学习,重点学习四史内容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跟进学习中央、省市县重要会议精神,鼓励和引导干部职工自主参加网络专题学习、专题辅导培训和网络知识竞答,学习新理论新知识,今年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及集中学习研讨13次,党组书记上专题党课1分管领导上专题党课3人次二是积极开展“为民办实事”和“双报到”。结合民政工作实际、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和群众反映集中的普遍问题,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纠纷矛盾,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保障基本民生需求,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干部职工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党员到居住地社区“双报到”、机关党员到北街社区“双报到”,了解掌握基层和群众的实际问题,共为群众办实事30余件。三是严格执行《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进一步严肃相关纪律的若干规定》,狠抓督查检查,在重要时间节点采取“暗访”“抽查”等方式,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县有关规定执行情况进行专项监督检查,严防“四风”问题隐形变种。

二、2022年工作打算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落实之年,全县民政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民政三最一专职能定位,切实抓好各项具体工作,全面提升民政工作在群众中的满意度。

(一)抓好基层政权建设,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持续推进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推动村(社区)相关管理制度的落实,规范约束村(社区)专职干部的行为,进一步提升村(居)民参与基层自治治理的意识。继续加强对村(居)务公开监督检查,按照《四川省村务公开条例》和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要求,指导各乡镇按照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准确化的要求,抓好所属村(居)务公开工作。加强村(居)委会常职干部的培训,提高基层干部和城乡社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一是提升救助管理能力,优化救助管理和服务流程,切实提高救助管理水平,全面构建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为基础,以特困救助、临时救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为补充,以医疗、教育、住房、取暖、就业、法律等专项救助制度和优惠政策相配套,以日常捐助、慈善募捐、社会互助为辅助,政府责任明确、管理规范、社会广泛参与、运转协调、资金落实、网络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覆盖城乡所有困难群众的救助体系。二是继续完善救助安置渠道,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通过多途径多方式向群众宣传民政救助相关政策,做到应救尽救三是切实加强儿童关爱保护。对照省、市文件,依法做好孤儿、弃婴收养登记及孤儿供养工作;定期召开县级部门联席会,强化县级部门、乡镇的职能作用,充分调动各类资源强化对困境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关爱保护。

推进养老产业发展,提升全县养老服务水平结合全县行政区划改革调整,加快构建“1+N”公办养老服务联合体,推动乡镇(街道)敬老院转型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通过新建一批、改扩建一批、撤并一批、适老化改造一批,提高特困供养机构服务设施保障;建立县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三级网络;着力构建覆盖城乡、深度融合的养老+”“旅游+”“文化+”“互联网+”产业体系,坚持多元化、多样化发展方向,有力推动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社会服务工作,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持续实施绿色惠民殡葬,进一步扩大惠民殡葬覆盖面,在全县所有中心乡镇逐步规划建设农村公益性公墓;控制农村墓穴面积,规范和整治殡葬用品市场,杜绝大操大办丧事和祭祀活动中的封建迷信活动。切实开展社区标准化建设,按照省、市、县要求,抓好社区阵地和社区服务站的功能完善。推进三社互动工作,积极引导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加强社区社工服务,培养建立覆盖各行业的专(兼)职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参与、督导、引导各类社会服务。推进婚姻登记规范化管理做好婚姻登记档案归档及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婚姻登记档案查询利用率。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民政为民服务水平。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深入推进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把党建工作与民政业务有机融合,促进“两手抓两促进”。加强班子队伍建设,扎实抓好班子成员思想政治建设,引领全局党员干部队伍全面向好。狠抓民政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切实增强民政干部精准服务本领、精准施助能力,全面提升民政事业发展服务能力。加强民政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持续深入开展“转作风,强服务”活动,努力打造一支作风优良、取于担当、忠于职守的民政干部队伍,为加快建设成渝中部绿色发展示范区贡献力量。

 

  乐至县民政局

 20211110

主办:资阳市人民政府 承办: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联系电话:028-26655501 市政府网站联系电话:028-28000836
网站标识码:5120000001  蜀ICP备05007295号-1 川公网安备 512002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