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障、惠民”。一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市美术馆新建、市图书馆迁建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为更好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提供基础保障。二是落实公共文化服务资金,督促各县(区)按时拨付和合理使用免开资金、专项资金。三是进一步完善“村村响、户户通”运行维护保障体系,确保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四是继续开展“文化进万家”惠民演出活动,将群众需要的、喜爱的文艺节目送到乡村、社区、景区、校园、企业、军营。
二、“巩固、提升”。一是巩固利用好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确保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不闲置、不挪用。二是巩固文化馆评估定级成果,启动并完成市、县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三是提升艺术创作水平。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主题和省级重大赛事活动打造一批舞台文艺精品。四是提升文化活动影响力。继续创响“蜀人原乡文化大讲堂”“百姓大舞台·志愿服务展风采”惠民展演以及“一县一品”等文化活动品牌。五是提升公共文化数字化水平,依托智游天府文化旅游综合管理平台,加大我市数字平台和多种基础资源的整合,为广大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线上文化服务。六是提升文化馆、文化馆分馆质量,避免将分馆建成没有实际作用的“挂牌馆”。七是围绕“巴蜀春风”文旅志愿服务品牌开展志愿活动,完善文旅志愿服务评价激励机制,培育推广一批具有资阳特色的志愿活动。
三、“试点、示范。一是在2020年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乡村文化理事会”试点和文旅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选取1-3个试点进行示范。二是指导第二批乡镇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试点镇(乐至县石佛镇、雁江区丹山镇)开展工作,加强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做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全面推动乡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质增效。三是组织参加新一轮国家级和省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推荐评选。四是指导安岳县开展第三批公共文化服务省级示范县创建工作。
四、“传承、创新”。一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开展“非遗四进”和“戏曲六进”活动。二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展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评审认定和“非遗四进”活动,筹备举办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资阳分会场。三是创新编排“非遗广播操”。四是高质量生产一批资阳特色广播电视节目。
五、“融合、发展”。一是推动成都资阳、资阳大足公共文化融合发展,积极争取纳入成渝地区公共图书馆“一卡通”融合项目,挤进“书香成渝”全民阅读服务体系。二是开展区域文化交流合作,与成都、大足互展互演优秀剧目、舞台文艺作品,打造“资足常乐”群众文化活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