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岳县人民政府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其他法定信息 > 政府工作报告
2007年安岳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06-11-28   录入:安岳县人民政府

20061124

在安岳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查。

 

过去四年的工作回顾

 

过去四年,第十三届县人民政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动员和组织全县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扣打造绿色经济强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振奋精神图自强,解放思想求突破,实干苦干促发展,创优争先建安岳,奋力推进丘陵大县经济发展示范县建设,提前完成了县第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加快经济转型、促进统筹协调发展的新阶段。2006年,预计全县生产总值达71亿元,比2002年增长52.1%,年均递增11.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4.0:25.6:30.4,优于2002年的50.7:18.3:31.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可达1亿元,将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同口径年均递增18.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9亿元,年均递增1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7.6亿元,比2002年增长74.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200元,比2002年增长6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00元,比2002年增长60.4%20069月末,各项存款余额较2002年底增加27.3亿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8‰以下。

一、坚持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突出主线,县域经济实力明显提升

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一停三补等支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四年来,粮食年总产量稳定在70万吨左右;预计2006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0.2亿元,比2002年增长2.5%;实现肉类总产量23.5万吨,有望继续保持全省第一。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柠檬、薯类等特色产业向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发展,建成八大产业基地215个,其中柠檬20万亩,1400万株;培育市级以上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4家;制定柠檬等地方农业标准11个,建成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级1个、省级10个。《柠檬种植质量管理规范研究开发》成果填补国内空白,安岳柠檬获原产地保护和绿色食品认证,通贤柚等6个农产品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壮大,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柠檬分会今年9月在安岳成立,3个专合组织进入全省百强协会行列。劳务经济稳步发展,预计2006年劳务输出40万人次,可实现劳务收入21亿元,比2002年翻一番。

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总量增势强劲,预计2006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4.4亿元,比2002年增长133.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8亿元,比2002年增长近5倍,增长速度有望连续4年保持全市第一。工业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7.9%,直接推动GDP增长5个百分点。骨干企业和优势产业支撑作用日益明显,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55户,其中亿元企业可达9户,农副产品加工、医药、丝绸纺织、包装装饰四大支柱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可达80%以上。工业园区迅速拓展,入驻企业19户,预计2006年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在46%以上。安岳工业园列为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园,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5优秀工业园之一,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工业园。

三产水平不断提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消费网络逐步向农村延伸。海福百货、万顺家电等大型商场竞相发展,餐饮、休闲场所日趋上档次、成规模,连锁、专卖、物流配送等新兴商业形式不断涌现。安岳石刻许黄玉故里旅游品牌进一步叫响,以四方村、烽火村为代表的农家乐等乡村旅游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安岳旅游被列入省级6条精品旅游线路之一,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16.1亿元。200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0.4 %,正成为拉动我县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二、坚持把改革开放、机制创新作为强劲动力,发展活力日趋增强

改革向宽领域、深层次推进。国企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完成企业改制47户,20户已改制企业进一步规范完善。以三项改革一项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基本完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财政、金融、投融资体制以及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的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机制创新向多层面、多角度迈进。财政投资评审机制有力推进,财政资金效益趋于最大化。选人用人机制更加完善,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和用人单位考录制全面推行。项目竞争投放机制效果明显,项目投放更加科学透明。偿债激励机制探索力度不断加大,城市建设与经营整体联动、粮油产业四方合作等机制创新取得实效。

经济朝外向型、开放式发展。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特产文化节暨第二届中国安岳柠檬节中国·通贤柚节,积极参加广交会、西博会等大型会展,安岳对外形象不断提升,对外交流更加活跃。累计到位县外资金22.6亿元,年均递增54.3%自营出口获权企业达14家,外贸出口总额累计2022万美元,年均递增88.6%2006年,民营经济占GDP比重可达50%

三、坚持把克服瓶颈制约、强化要素支撑作为关键环节,服务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资金、土地等瓶颈制约得到较好克服。财税收入持续增长,争取上级资金成效明显,财政保障能力逐步增强。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公共财政框架初步形成。预计2006年地方一般预算支出7.6亿元,比2002年增长1倍。金融机构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更加有力,成功列为四川省农业银行10个直接重点联系县之一,42户企业获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金融贷款或信用社支农贷款。20069月末,各项贷款余额28.8亿元,比2002年底增加7.4亿元。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有序推进,实现土地收益1.8亿元。盘活存量土地650亩,争取用地指标取得突破性进展,工业园区、普州大道等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得到有效保障。

项目带动战略效应凸显。书房坝水库农业综合开发、3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等骨干项目全面完成,农村人畜饮用水、卫生院建设、中小学排危等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岳阳河治理、县城生活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退耕还林等项目扎实推进,内遂高速公路开工前期准备工作有序开展,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项目申报成功。四年全县累计申报国债和国家、省预算内项目203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1亿元,是九五期间投资总额的2.4倍。

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企业服务年活动取得实效,重点企业绿卡服务制度逐步推广,商业欺诈和商业贿赂得到有效治理,市场经济秩序更加规范

四、坚持把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作为重大任务,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城乡面貌呈现较大变化。完成县城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和15个小城镇、33个新村规划,编制普州大道南段等177个片区项目控规和详规,城乡规划体系逐步完善。普州大道和东大街西段主线将在年底贯通,城市发展框架迅速拉大。一道十区开发扎实推进,建成柠都大厦等标志性建筑,普州大道北段、蓝灵·时代欣城等片区初具规模,县城建成区面积达6平方公里。龙台等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全县城镇化水平达20%,比2002年提高6.1个百分点。新农村建设和扶贫新村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效,水观村、五凤村等30个市县示范村新貌逐步展现,90个扶贫村建设分期分类推进。公路建设成果丰硕,完成安大路建设和国道319安岳段、内安路改造,硬化油化农村公路320公里,改建新建村道407公里,交通骨干网络基本形成。城镇水、电、气等设施逐步配套,农村居住、水利、能源、通信条件进一步改善。

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更加深入,文明卫生县城创建工作扎实开展,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3%,安岳被破格列为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单位。两基成果继续巩固三教协调发展,教育质量显著提高,高考硬上线人数持续攀升,四年累计本科上线8816人;安岳中学成功创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城乡医疗服务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医疗质量管理不断加强,疾病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荣获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称号。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等利益导向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省级文化先进县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文化馆、演艺中心顺利完工,《安岳县志》第二轮编修有序推进。成功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被评为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有线电视村村通成果进一步巩固,广播电视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体育事业取得历史性突破,在资阳市一运会上获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团体总分第一。环境保护力度加大,朝阳水库等饮用水源保护工作扎实推进,水葫芦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森林覆盖率达33.8%。人民武装、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得到加强,双拥共建广泛开展,被评为全省双拥工作先进县。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加大,新增就业岗位12331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5%。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和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农民参合率达79.4%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城镇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农村低保逐步推开,五保供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农村医疗救助逐步推行;安居工程继续实施,廉租房制度积极推行,解决了1039户无房户住房困难;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1467例。移民扶贫262户,劳务扶贫2000人。

社会秩序保持平安稳定。大接访、大调处机制逐步健全,征地拆迁等历史遗留问题妥善解决,影响稳定的事件及时依法处置,一些集访缠访问题有效化解。平安安岳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社会治安形势良好,2006年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91.7%。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五、坚持把发展民主政治、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作为重要保障,行政能力不断提高

民主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强。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议提案办复率达100%。行业、基层依法治理工作成效明显,四五普法通过省市验收。政务公开、村民自治工作取得新进展,民主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政府自身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扎实推进双服务两增两促专项教育活动,干部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切实落实问责追究、决策听证、专家咨询、人民建议征集、规范性文件审查等制度,行政行为更加规范。坚持为民办实事,较好解决了上学难、看病贵等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强化行政监察、审计和经济监督,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进展。

四年来,统计、物价、质监、房管、消防、气象、邮政、烟草、盐业、石油事业健康发展,爱卫、地方病防治、档案、保密、老龄、妇女儿童、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继续推进,其它各项工作也取得了新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的四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改革开放纵深推进、人民群众获得实惠较多的时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我们深刻体会到,安岳各项建设和事业之所以不断推向前进,在于我们始终咬住发展不放松,突出特色抓亮点,扭住重点搞建设,在统筹兼顾中谋求科学发展,努力推动安岳进入既快又好发展的快车道;在于我们善于借势而为促发展,把国家支农惠农和西部大开发等政策机遇落实到项目上,在强化项目支撑中夯实发展基础,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在于我们敢于攻坚克难求突破,面对土地、资金等瓶颈制约,面对非典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等疫情冲击,面对各种矛盾交织的压力,不破难关不罢休,在全力攻坚中积累经验、凝聚人心,打开了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在于我们不断创新举措谋跨越,主动根据形势变化和发展需求,用新的理念和思维,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在解放思想中推进安岳超常规发展,创造了安岳新的发展速度。

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安岳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县政协支持和监督的结果,是154万安岳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历届县委、县政府工作累积效应进一步显现的结果,也是各方面大力支持和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安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安岳发展的朋友们、同志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的四年,安岳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工业总量相对较小,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产业技术层次还比较低;人才、土地、资金、能源等瓶颈制约仍不同程度存在,财源增长乏力,部分城乡居民持续增收能力不强;城市化水平不高,农村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县乡债务沉重,化解较为困难;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建设和谐安岳的任务还很重;少数公务员思想还不够解放,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突出加快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两大主题,围绕建设四川丘陵特色经济强县总体目标,强力实施工业强县、环境兴县、项目带动三大战略,以四建三化,努力建设富裕、绿色、文明、和谐安岳。

今后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社会更加和谐进步,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力争到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突破150亿元,年均增长12%;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二一三型,工业增加值7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亿元,年均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全县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较2006年末降低20%左右。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0000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420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5亿元,年均增长1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下,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率均为80%以上。全县森林覆盖率38%,城市绿化覆盖率35%,城市生活垃圾、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0%,城乡饮用水源达标率80%

要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坚持全面追赶,重点突破,奋力跨越,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对此,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因为安岳发展正面临着大好形势和机遇。一是国际国内区域合作加强,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步伐加快,西部大开发战略正深入实施,只要我们善于抢抓机遇,借智引资,借力兴业,借梯登高,就能加快壮大产业总量和经济实力。二是内遂高速公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建成,将凸显我们安岳的区位优势;安岳成为四川省农业银行直接重点联系县,将有效缓解安岳发展资金瓶颈,只要我们致力于大发展、快发展、好发展,完全有能力有条件跃上新的发展平台。三是我县丰富的农副产品、旅游、劳动力资源已具产业基础优势,品牌效应已经显现,只要我们创新思路、注重利用、深度挖掘、整合放大,资源优势势必将转化为具有综合竞争力的经济优势。四是全县上下围绕加快发展,已经形成认识统一、民心思进、和衷共济、团结一心的良好局面,只要我们有激情、有办法、有活力,必将聚集融合推动跨越发展的各种积极因素。因此,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形势,精心谋划和组织好今后五年的各项工作。

一、围绕新型工业化目标,强力推进百亿工业园区建设,培育骨干企业和优势产业

狠抓园区规划发展,增强工业经济承载力。坚持三高标准,按照四川省百亿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成渝经济圈中部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园及和谐工业园的科学定位,狠抓规划布局,加速规模扩张,建成5平方公里工业园。坚持工业向园区集中,增强吸纳、孵化功能,积极引导有潜力、有市场、有品牌的新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园区,力争园区企业达100户。坚持产业分区、专业生产、集聚发展,巩固和发展以农副产品加工、医药、金属建材为特色的安岳工业园,建设石羊化工塑麻、李家丝绸加工、周礼红薯加工、镇子汽车配件加工等特色鲜明的工业聚集区,形成县域工业竞相发展新格局

突出四大支柱产业,增强工业经济支撑力。加快农产品资源向工业产品转化,做大做强柠檬、薯类、粮油、饲料等农副产品加工业。争取国家东桑西移项目,带动和发展纺织、服装、皮革制品企业,做大做强丝绸纺织产业。鼓励医药企业进行GMP改造、认证和GAP基地建设,引进一批国家一、二类新药生产项目,做大做强医药产业。以建设西南最大的铝饰建材基地和塑麻制造基地为目标,迅速做大金属材料装饰产业和塑料包装业。2011年,力争四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85%以上。

大力发展骨干企业,增强工业经济竞争力。鼓励企业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裂变式发展模式,培育具有产业龙头和领跑作用的大企业、大集团。指导帮助企业加快资本运作,提高出口创汇能力,助推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促使企业提总量、上规模、增效益。到2011年,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160户以上,产值上亿元企业40户以上。

二、围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强力推进产业化提质转型,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

坚持基地促动,加快形成特色产业带。按照布局调优、规模调大、效益调高的原则,鼓励龙头企业自建、业主配套、农民参与基地建设,努力建成全国第一柠檬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四川第一优质畜牧生产基地,争创四川重要优质桑蚕茧基地和优质水产基地。集中要素推进八条龙建设,建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产业带,覆盖69个乡镇,带动农户35万户。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加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全国产粮大县地位。

坚持龙头带动,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依托主导产业,创新外引内育手段,在生猪屠宰、通贤柚精深加工上引进2户龙头企业,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依托农村专合组织,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拓展产业经营模式。依托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提升农业规模效应。

坚持科技联动,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步伐。健全农业科技服务网络,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加强五良配套等实用新技术培训推广。健全农业标准、科技示范推广、质量检测监控、质量认证评估和品牌运作五大体系,开展品种创新、品质创优、品牌创响三创活动,提升柠檬、通贤柚等农产品品质。到2011年,全县建成4—6个国家级、8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新培育2个无公害农产品、5个绿色农产品,新发展1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坚持培训推动,加快提升劳务经济层次。把职教中心与农技校对接、阳光工程回归工程对接、民工培训和企业需求对接,不断提高农民工素质。巩固和拓展劳务输出基地,有组织、有规模、成建制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积极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切实维护农民工权益。力争输出劳务200万人次,劳务收入突破110亿元。

三、围绕构建城乡互动体系,强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统筹区域经济布局,优化城乡经济结构。坚持以工带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思维,实行规划共绘、基础共建、资源共享,促进城乡互动相融。按照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和功能互补的原则,发挥比较优势,加快以两心、两轴、一点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在建设一批商贸重镇、工业重镇中推进协调发展。依托城镇延伸第三产业链条,构建以县城为龙头、乡镇为骨干、村级为基础的市场网络,在完善城乡市场布局中促进城镇、农村互动发展。

加快城镇建设步伐,不断拓展城镇规模。坚持新区骨架构建、行政中心建设、工业园区扩张联动,按照一年拉框架、两年成规模、五年起新城的目标,构架两横两纵城市新区道路,形成一城三区新格局。到2011年,力争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18万人,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30%。坚持优化设计、规模开发、产业发展联动,推进规模化、组团式开发,打造行政中心、工业区、商贸区和一批具有地方人文特色的小区,提升城市品质。坚持整合要素、健全机制、规范秩序联动,推进城镇建设经营管理,全面提升城镇形象,力争县城创建为省级文明卫生城市,龙台镇、通贤镇创建为全省优美小城镇。

坚持典型示范带动,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五新一好目标,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工程,完成40个示范村、60个试点村、200个启动村建设,带动全县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立足优势资源开发和主导产业培育,突出农民主体作用,多渠道增加资金投入,探索扶贫村产业扶贫方式,把新村建成产业发展示范带、绿色家园示范片。坚持分步实施、建管并举,引导农房改扩建10万户,推进农村道路、电信、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建设幸福美好、和谐文明的小康家园。

四、围绕壮大安岳特色旅游,强力推进旅游资源转化,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品牌

彰显文化底蕴,开发安岳旅游潜力。深度挖掘安岳石刻文化、宗教文化、历史名人文化、巴蜀农耕文化、民情民俗文化内涵,整合安岳石刻、名人、生态等优势资源,开发石刻艺术游、宗教文化游、名人故里游等特色旅游,提高旅游文化品位。

发挥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旅游精品。以圆觉洞、卧佛院、毗卢洞等景区建设为重点,加强与成都、大足、乐山区域协作,共建中国西南最大石刻文化旅游专线;以许黄玉故里开发为重点,建成以韩国客源为主的中国入境游精品景区;以烽火村等一批农业观光旅游区、金水岸等生态旅游度假区、团山沟宝马湖休闲旅游区开发为重点,建设国家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县。

搞好市场推销,提升安岳旅游知名度。加强安岳旅游整体形象策划包装,开发石雕、竹编等特色旅游商品,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强化旅游外宣,扩大市场占有份额。2011年,实现旅游收入34.6亿元,年均增长35%

五、围绕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发展承载能力

建设快速通道,不断完善交通网络。按照建设骨架、改造干线、外接周边、内连乡村的总体目标,加快交通大动脉工程建设,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全力争取资安路等干线公路立项建设,内遂铁路和新成渝高速公路规划过境,积极配合推进内遂高速公路建设,实施内安路、文李路改造,努力构建安岳到成都、重庆1小时快捷通道。强力推进县乡公路改造,力争90%以上乡镇到县城时间缩短在1小时内。逐步实施村道硬化,争取70%的行政村到乡集镇时间缩短在半小时内。

大中小水利并建,解决水资源匮乏问题。争取毗河引水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及关刀桥水库建设立项,完成113座水库防汛抢险配套设施建设,实施书房坝水库灌区末级渠系配套、通贤小流域水土保持等水利工程项目,推进山坪塘、石河堰为重点的小水利建设,构建防洪减灾体系、水资源供给体系和水环境、水生态保护体系

加快能源建设,提高供应保障能力。全面完成县城电网和农村电网改造任务,新建35千伏变电站5座、110千伏变电站3座,力争实现同网同价。完善天然气输配系统,加快农村沼气池建设步伐,大力推广新型节能燃料和节能技术。

加强市政建设,完善城镇配套功能。完成岳阳河治理,推进县城自来水技改扩能和乡镇垃圾集中处理站(厂)、集中供水站建设,加快城镇道路、排水、消防等基础设施和公厕、停车场、市场等公共设施的规划建设,拓展紫竹公园、城市广场等休闲空间,全面提升城镇承载能力

六、围绕完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强力推进改革开放,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强力推进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探索激励机制,促进财政增收,着力缓解县乡财政困难,逐步化解县乡债务;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加大对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建设公共财政体系。在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推进三个转变,提高资源市场化配置水平。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金融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自然资源资产监管体系。全面完成农林、供销系统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稳健推进文化、广电等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源发展社会事业。

强力招商引资,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坚持市场运作、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创新招商方式,突出小分队招商、以企招商、以园招商、委托招商,深度融入成渝经济圈,主动对接经济发达地区,积极参与泛珠江流域经济区“9+2”合作框架等对外交流活动,形成大招商、招大商格局,引进科技含量高、吸纳就业多、环境污染少、市场前景好的大项目、好项目,打造经济增长引擎,力争到位县外资金70亿元。全面推进丘陵地区外经贸样板县建设,重点加强生猪、柠檬、茧丝绸等特色农副产品出口,到2011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力争累计达到4000万美元。

强力优化环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坚持用硬措施改善软环境,放开投资领域,放大发展空间,放手支持全民创业,推动县域经济民营化。全面落实小额贷款等促进政策,吸引民间资金拓展三产,发展新型商业业态。依托特色产业打造餐饮企业地方品牌、知名商业片区,推进商贸市场化、规模化、专业化进程,建设四川盆地中部物流集散中心。

七、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力推进人才资源开发,健全智力支撑体系

培养、吸引、使用好各类人才。着力完善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聚集和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依托协会、农技校等平台,加快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培养一批农村实用人才;围绕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百千万人才培训计划,培养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以产业或项目为载体,引进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在主导产业和重点领域形成人才梯队和研发团队。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支柱产业发展为重点,鼓励企业自主研发,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战略联盟,增加技改投入,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申报,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知名品牌

健全自主创新激励机制。加大对科研突出贡献者的奖励,鼓励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加大柠檬产品开发等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投入,扶持一批科技示范工程,实行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增强创新的内在动力,努力提高集成创新能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社会。

八、围绕构建和谐安岳,强力推进三个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民主法制进程。扎实推进文明创建活动,树立荣辱观,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加强司法救助和司法人权保护。完善村民自治、社区民主管理制度,发挥社团组织、行业组织作用,加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做好新时期的民族、宗教、侨务、对台和海外联谊工作。

强化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动员机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强化食品、药品、餐饮等市场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完善大调解、大防控机制,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推进乡镇、村社(社区)和校园警务联建,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

完善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让全县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加强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指导和服务,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逐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完善城市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灾民救助、教育救助和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逐步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落实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着力抓好五大扶贫工程及散杂居少数民族扶贫,积极发展残疾人、老年人事业,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关注留守学生。

繁荣各项事业,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加快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争创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统筹三教,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逐步实现由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的转变。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公共卫生和卫生执法监督三大体系建设,巩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成果。推进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鼓励文化精品和地方特色文艺创作,加快县城图书馆、体育馆和乡镇综合文体站等城乡文体设施建设,推进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加强文物普查、研究和保护,加快安岳石刻申遗进程。提高修志质量,完成《安岳县志》第二轮编修。积极探索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切实做到规划用地、集约用地、节约用地,加快推进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加强工业污染、城市污染、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饮用水源保护,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加强人民武装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扎实推进审计、统计、物价、爱卫、地方病防治、房管、消防、气象、邮政、烟草、盐业、石油、档案、保密等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将进一步围绕建设学习型、法治型、服务型、责任型、廉洁型政府的目标,切实提高行政能力。

加快职能转变,增强驾驭全局的能力。集约、统筹、创新、节约作为科学发展的着力点,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研究,认真实施十一五规划。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环境上来,不断提高发展市场经济的能力。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提高对突发性自然灾害、重大事故、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和群体性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

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执政为民的能力。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执政的最高理念,切实解决基层干部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一步拓宽新形势下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下访、负责同志接访等制度,察民情、知民意、解民忧,认真落实惠民政策,多办实事,办好实事。切实落实方便群众、方便企业、方便投资者的措施,办好《阳光政务》,推行新闻发言人制度,逐步在乡镇建立政务服务站。

推进法治建设,增强依法行政的能力。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全面贯彻《行政许可法》等行政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搞好行政复议工作,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和社会各界建议,健全重大事项决策的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制度,完善人民建议征集、决策公示、社会听证制度,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强化行政监督,严格执行项目招投标、供地招拍挂、国有资产转让、政府采购等制度。

加强政风建设,增强务实创新的能力。把建设精干、高效、务实、廉洁的公务员队伍作为提高行政效能的重要举措,加强干部教育、管理、培训,增强创新意识,学会运用改革的办法和经济、法律的手段解决发展中的矛盾、问题。强化政务督查、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建立完善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的监督约束机制,确保工作落实。全面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活动,着力降低行政成本。坚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加快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纠建并举、综合治理,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七年的重点工作

 

 2007年是新一届政府工作的开局之年。县政府将按照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的总体要求和本次会议确定的目标,推进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突破80亿元,同比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9亿元,增长1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300元;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下;城镇新增就业3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围绕上述目标,在全面协调推进的同时,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整体推进四建,促进三化联动

以工业建园区为载体,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按《省循环经济示范工业园实施方案》推进园区建设,积极申报列入全省百亿工业示范园区。进一步完善园区建设管理机制,实行市场化、专业化运作,提高土地利用率、建筑容积率和投入产出率,确保园区四期建设如期完成,力争启动园区购物中心、医院等工程项目建设。坚持新建、技改项目齐上,改制、重组企业并举,建园、选商同步,力争入园企业达到35户,园区产值达25亿元。强化土地等要素保障,加速推进8个工业重点镇建设。

以城市建新区为突破口,着力提升城镇化水平。努力推进县城向东向北转移,实施普州大道连省道206线、东大街中段建设,加速形成新区道路主骨架;实施行政中心北移,加快普州大道、奥鑫锦城、汪家沟等片区开发建设,力争县城建成区面积拓展1.5平方公里以上。加快紫竹公园二期扩容,迁建县城天然气配气站,加强新区供水、供电等设施规划建设。积极推动小城镇开发,全县城镇化水平提高2个百分点。

以农业建基地为支撑,着力加快产业化提质增速。加大政策扶持,加强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强化标准化建设,巩固八大产业基地,新定植柠檬3万亩、200万株。扩张蔬菜产业、水产业基地,提升基地建设质量,在新村中构建2—3个骨干产业。力争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户,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以农村建新村为着力点,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四线一环新农村示范带,加快10个新村示范村、30个试点村建设,启动3000户办工程。建立村民培训中心,完成引导性培训和技能培训8万人次,转移输出劳动力40万人次。开展城乡文明互动共建八入户,实施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逐步形成健康文明的农村新风尚。

二、打造旅游精品,提升品牌效应

完善圆觉洞、卧佛院等景区硬软件建设,力争国家AAAA级旅游区创建成功。联片打造五凤村易红村水观村柳溪村陶海村农业生态旅游景点,创市级AAAA级乡村旅游点1个,AAA2个。力争将许黄玉故里寻根祭祖游纳入“2007年中韩友好年重要旅游活动,争取召开普州太后许黄玉研究国际论坛,与四川大学合作完成“‘普州太后许黄玉根文化研究重点科技项目,打造四川入境游精品景区。积极争取省旅游协会年会在安岳召开,提升安岳旅游品牌效应。力争旅游人数突破16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实现10.8亿元。

三、加大整规力度,搞活商贸流通

狠抓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加强食品、药品、农资等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治,规范行业协会运作。完成县城商业网点规划,建成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物流配送中心,新建柠都超市、穗源、恒丰农资农家店200家;积极争取信福工程试点,加快推进温州商城等市场建设。确保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4.2亿元

四、突出改革创新,大力招商引资

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积极挖掘预算管理的收入潜力;加强支出管理,逐步提高公共财政履职能力;进一步深化乡镇财政体制、财政投资评审改革。完善财政资金监管办法,确保资金安全。推进金融安全示范区建设,完善农村信用联社改革,推进六方合作。围绕工业园区扩张、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狠抓小分队招商、专业招商,盯紧抓实大企业、大集团投资项目,力争到位国内资金13亿元。鼓励支持3—5家企业获得外贸出口经营权,不断扩大外贸出口

五、狠抓重大项目,夯实发展基础

完成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等一批投资额大、影响力强的项目,启动殡仪馆等一批重点项目。配合做好内遂高速公路建设,启动文李路、省道206线通贤过境路改造工程,力争建设、改造通乡公路62公里、通达工程134公里,积极争取项目支持,推进便民路建设。尽快开工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加快推进磨滩河水库渠系配套、农村饮水安全等项目建设。

六、注重统筹兼顾,建设和谐安岳

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重点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认真落实五保供养、城乡低保、医疗救助等政策,深入开展扶贫济困、救灾救济和残疾人帮扶等工作。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基金征收、欠费清缴力度,推进私营企业职工参保。狠抓人口计生综合治理年活动,整治生育环境。启动全国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实施土地整理项目,抓好工业园区等征地拆迁安置补偿政策落实。开展生态县、生态村建设,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水葫芦治理。深入推进全省科技进步先进县和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工作。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职教中心建设。狠抓医疗质量管理,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0%以上。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力争省级文化先进县创建成功。加强与北京大学文博学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合作,力争启动中德石窟保护合作项目及卧佛院保护一期工程。

七、坚持执政为民,认真办好实事

牢固树立为民、惠民、亲民的观念,切实为民办好10件实事:一是为县城400户城市最低收入无房家庭提供廉租住房保障;二是完成朝阳水库饮水源保护工程建设,新建6处乡镇集中供水站;三是对33000名特困群众实施城市、农村医疗救助;四是为10000名农村劳动力提供转移技能培训,为100名下岗失业特困职工提供就业岗位,为1000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五是帮助200户农村特困无房户修建住房;六是新建7000口农村户用沼气池;七是为2000名中小学贫困优生提供政府奖学金;八是新开通150个村广播;九是新改扩建县城公厕7处,新建场镇公厕9处;十是新建、改造乡镇敬老院6处,维修乡镇敬老院6处,新修五保集居点12处。

各位代表,安岳全面腾飞的序幕已经拉开,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任务光荣艰巨。让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为把安岳建设成为四川丘陵特色经济强县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主办:资阳市人民政府 承办: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联系电话:028-26655501 市政府网站联系电话:028-28000836
网站标识码:5120000001  蜀ICP备05007295号-1 川公网安备 512002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