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江区农业农村局
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首页 > 雁江区农业农村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资阳市雁江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资阳市雁江区秸秆综合利用2023年工作方案》的通知(资雁农发〔2023〕44号)
发布时间:2023-04-22   录入:雁江区农业农村局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

为进一步推进我区秸秆综合利用各项工作,我局制定了《资阳市雁江区秸秆综合利用2023年工作方案》,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资阳市雁江区农业农村局

2023419

 

资阳市雁江区秸秆综合利用2023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生态建设、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决策部署,根据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市农业农村局有关工作要求,进一步推进2023年度秸秆综合利用各项工作,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目标

深入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秸秆田间处理、收集、储运体系和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建立可持续的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2023年,区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4%,新增综合利用主体2个。

二、重点工作

(一)开展农作物秸秆“五化”利用。一是肥料化利用。大力推行以农作物秸秆粉碎直接还田、堆沤还田、翻压还田为主、离田利用为辅的秸秆肥料化利用途径,推进秸秆肥料化利用。充分发挥村集体组织作用,提高小型粉碎设备使用率。结合种粮大户补贴,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专业组织开展秸秆集中处置。二是饲料化利用。以规模养殖企业为主,发展玉米青贮、黄贮。三是基料化利用。鼓励推广秸秆基料化转化利用项目,引导和带动以秸秆为基料的食用菌生产、秸秆育苗等产业发展。四是燃料化利用。鼓励、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工业企业和农民应用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秸秆沼气、秸秆发电等技术,发展生物质能源。逐步建立“秸秆+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利用机制。五是原料化利用。鼓励、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农民以秸秆为原料制作加固材料板材、工艺品等产品,拓展秸秆原料化利用途径。

(二)做好资源台账。持续做好秸秆资源台账建设,规范调查方法和操作流程,选取当地有代表性的农户作为基准户进行调查,对市场化秸秆利用主体全覆盖开展调查,切实摸清秸秆资源底数,掌握农作物秸秆的产生量、还田量、离田利用量等基础数据,把握时间节点,安排工作计划,做好数据的审核把关,准确录入农业农村部信息系统,按时完成2022年度秸秆资源台账建设工作

(三)完善农作物秸秆产业链条。一是科学规划收储网络。按照乡镇分布特点构建覆盖县域的秸秆收储和供应网络,打通秸秆利用瓶颈。二是强化收储运产业主体培育。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充分利用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种粮大户补贴、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社会化服务、集体经济组织中省扶持资金和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努力发展培育市场化利用主体和村集体组织,建设收储运用设施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结构优化和提质增效。

)提前谋划油菜秸秆综合利用。一是对购买秸秆还田的农业机械,按政策予以补贴。争取秸秆综合利用作业奖补试点项目,按照“谁还田,补给谁”的原则,重点对油菜秸秆粉碎还田作业开展补贴。二是村集体组织发挥小型机械作用,将油菜秸秆粉碎后就地还田。三是组织本地农机专业合作社大型收割机械开展秸秆收割切碎、一次还田作业等集成技术,降低作业成本,实现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目标。四是积极联系垃圾焚烧发电厂,由乡镇动员将公路沿线秸秆转运至路两边,将油菜秸秆收集运送至垃圾焚烧发电厂统一处置。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镇人民政府、街道办负责抓好农业领域秸秆资源化利用和秸秆资源调查工作。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过问,统筹谋划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整合有关项目资金,把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责任落实压实到部门和具体工作人员各乡镇要主动召集焚烧发电厂研究燃料化利用工作,为经营主体营造良好环境。

(二)强化宣传培训引导。镇人民政府、街道办通过印发资料、张贴标语、以会代训、街头宣传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全面宣传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做到逢会必讲,不断提升群众环保意识,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要深入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大力推广各类高效轻简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讲好秆粉碎翻埋还田技术的关键环节,减少秸秆粉碎还田带来病虫害增多的影响。要建立秸秆资源化利用示范片(点),引导群众积极开展秸秆综合利用。

(三)强化激励考核约束。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纳入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环境保护目标考核、河长制考核体系,统一考核指标。鼓励将秸秆利用纳入村规民约,杜绝秸秆沿河岸堆放现象。

主办:资阳市人民政府 承办: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联系电话:028-26655501 市政府网站联系电话:028-28000836
网站标识码:5120000001  蜀ICP备05007295号-1 川公网安备 512002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