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江区卫生健康局
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首页 > 雁江区卫生健康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健康雁江2030”行动方案
发布时间:2021-05-07   录入:雁江区卫生健康局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幸福生活的基石。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是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以健康为根本”新健康观的根本途径,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卫生与健康领域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逐步提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人民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大幅度提高人民健康获得感明显增强2018年我区人均寿命提高到77.59岁,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3.56‰、5.72‰、17.97/10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是,传统的疾病和健康问题以及健康不平等状况依然突出,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流动人口增加、疾病谱变化、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改变等又带来新的难题,人类面临着多重疾病威胁、多种健康因素影响交织的复杂局面,健康领域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有待进一步增强。

从现在起到2030年是推进健康雁江建设的战略机遇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为健康雁江发展注入新活力,消费结构升级将为发展健康服务创造广阔空间,科技创新将为健康服务升级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不断完善的各项健康制度将为健康领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政策保障。为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加快推进健康雁江建设,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省市规划纲要的要求,制定本行动方案

第一章  总体战略

 

第一节  指导思想

推进健康雁江建设,必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按照健康中国的总体要求,密切结合雁江健康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通过倡导健康观念、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推进长寿之乡、生态雁江建设,大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建设成资同城化创新发展先行区提供坚实的健康基础。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健康优先,全程保障。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促进健康的理念融入所有公共政策。加快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使全体公民均享有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实现从人的胚胎到生命终点的全程健康保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创新。以人民健康需求为导向,坚持政府主导,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进医疗卫生、体育健身等健康服务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构建全民健康服务新模式。

坚持均衡发展,公平可及。把握医疗卫生公平性、可及性规律,坚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推动健康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

坚持政府引导,共建共享。强化政府在健康领域的领导、保障、管理和监督责任。强化个人健康责任意识,引导人人加强自我健康管理,有效控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统筹形成维护和增进健康的强大合力。

 

第三节  战略目标

 

2025年,健康环境进一步优化,健康生活方式深入人心,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高,全民医保制度进一步健全,健康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体制机制活力明显增强、服务能力有效提升,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人人享有较高水平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体育健身服务,城乡居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2030年,健康优先的制度设计和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健康领域整体协调发展,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健康服务更加优质公平,健康产业进一步壮大,人人享有高质量的健康服务和高水平的健康保障,城乡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省内平均水平。

 

健康雁江建设主要指标

 

领域

指标

2018

2025

2030

健康

水平

人均预期寿命(岁)

77.59

78.8

79.5

婴儿死亡率(‰)

3.56

3.5

3.45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5.72

5.6

5.5

孕产妇死亡率(1/10万)

17.97

14

11.8

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

83.7

90

92

重点疾病控制

符合治疗条件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

78.6

91.5

93

肺结核发病率(1/10万)

67.13

49

40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

5.8

3.8

3

高血压患者管理率(%)

60.00

83

85

糖尿病患者管理率(%)

51.5

72

75

重点癌症早诊疗(%)

55.56

63

65

健康

生活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8

20

25

中小学健康教育课开课率(%)

60

90

100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万)

35

45

50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平方米)

1.5

1.7

2.0

健康

服务

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

18.74

2018年下降20%

2018年下降30%

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2.29

3.1

3.4

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

31.74

<30

<30

健康

环境

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80.5

持续改善

持续改善

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

--

80

85

主城区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

45.3

持续改善

持续改善

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

98.4

保持

保持

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极差比例(%)

5.9左右

持续改善

持续改善

健康

产业

健康服务业总规模(亿元)

48

72

84

 

第二章  主要任务

 

第一节  普及健康生活

 

一、提升健康素养

(一)完善健康教育体系。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健康教育工作运行机制。保障健康教育工作经费投入,建立健全区街道)、村(社区)健康教育服务网络,逐步完善覆盖镇街道、机关、学校、企业的健康促进工作网络,健全健康教育队伍,加强专业培训,提高健康教育人员专业能力水平。广泛开展大众人群宣传,以报刊、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为载体,大力宣传“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增强健康意识。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各中小学校要以健康生活方式和习惯养成教育为核心,加强青少年和儿童健康教育,丰富学校健康教育内容,积极开展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工作;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充分发挥社区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的作用,广泛动员社区内卫生健康专业人员、单位、家庭、个人参与,以提高社区群众的卫生知识水平、健康意识以及自我保健、群体保健能力为目标,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目标转化为社会活动,积极开展健康社区(村)的创建工作;加强职工健康教育,制定促进职工健康的规章制度和措施,落实公共场所无烟、促进职工采取健康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积极开展健康促进机关(事业单位)、健康促进企业的创建工作。开展主题健康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对新发、季节性重点传染病防治控烟禁毒等知识开展大众宣传、健康巡讲积极创新健康教育方式和渠道。到2030年,健康知识知晓率城镇≥80%,农村≥65%,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5%

(二)大力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使之成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中小学为重点,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构建相关学科教学与健康教育活动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集中式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培养健康教育师资,将健康教育纳入教师入职教育和继续教育。利用每年4·25全国预防接种日和7·28世界肝炎日等卫生宣传日大力开展预防接种和学校传染病防控相关知识宣传,并严把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关,督促漏种儿童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确保每种漏种疫苗的补种率达95%以上,保证托幼机构和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加强青少年学生控烟教育,增强学生禁烟意识。加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三)构建身心健康的精神家园。开展心理健康专项行动,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宣传,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心理行为问题,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培育积极健康心态。针对学生、农村妇女和留守儿童、职业人群、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分别制宣传教育策略,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创造有益于职工身心健康的工作环境,为其提供健康宣传、心理评估、咨询辅导等服务。各级各类学校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推进区域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综合性医院及其他专科医院对就诊者进行心理健康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向辖区内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指导,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和服务。加强突发事件心理干预和援助,倡导家庭心理援助,创造良好和睦环境,发挥心理热线作用。

(四)强化个人健康责任。强化个人健康责任意识,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观念,促进全社会关注健康、重视健康。引导形成自主自律符合自身特点的健康生活方式,筑牢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基石,有效控制影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因素,培养良好的健康行为。强化家庭和高危个体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及干预,依托村(社区)委会和基层医疗机构,组织医务人员、志愿者、体育指导员、健康管理员等,科学指导社区居民开展健康自我管理活动,引导群众自主参与、自我监督、自觉改变。开展面向个人健康行为的监测与评估,实现人人热爱健康、人人追求健康、人人生活健康。

(五)建设促进健康的场所和公共环境。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加快健康社区(村)、健康家庭健康促进医院、学校、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健康促进场所建设,充分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提高场所内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2025年,全区建成20%的健康社区(村)20%的健康家庭,评选出100示范健康家庭40%的健康促进医院,50%的健康促进学校,50%健康促进机关(事业单位)20%的健康促进企业。创新体制机制制定符合区实际可推广的健康促进综合干预模式,建立促进区域健康工作发展的长效机制。

(六)广泛开展健康促进重点活动。一是以提升全区居民科学健康观、基本医疗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妇幼健康素养、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为重点内容,在电视、移动媒体和新媒体播放健康公益广告,传播健康素养核心信息,深入村(社区、学校等场所开展健康巡讲,发放健康教育传播材料,组织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健康素养促进行动的质量和覆盖面,每年直接受益人数达总人口的30%二是与全国行动一致,围绕健康中国行年度主题,联合相关部门同步启动健康雁江活动。充分发挥卫生健康机构主体作用,发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优势,有效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将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深入人心,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三是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通过发放健康教育资料、设置宣传栏、健康知识讲座、健康咨询、个体化健康指导等服务,鼓励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倡导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创建健康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积极参与改善自身健康的过程,有效落实健康教育服务内容。

二、增强身体素质

(一)加强公共健身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实现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制定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统筹推进公共体育场、全民健身中心、足球场、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建设,居住区全面配建公共体育设施。着力构建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到2030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公共体育设施对公众进行全面开放;学校、机关(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在保证校园安全的前提下节假日对公众开放;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健身设施,城市公共场所配套体育健身设施,加大农村体育健身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全覆盖。

(二)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普及科学健身方法,实现全民健身生活化。蜀人原乡”“长寿雁江为理念,组织开展好届制性体育活动两年一届农运会、老年人运动会、机关职工运动会、气排球等赛事活动进一步完善雁江区业余足球、篮球、气排球、网球等全民健身赛事体系。继续大力推广川剧资阳河体操、气排球将我区气排球赛打造成全省气排球特色体育健身项目和雁江城市体育名片鼓励开发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地域和不同行业特点的特色运动项目,扶持推广武术、太极拳(剑)、健身气功、健身秧歌、健身腰鼓等传统运动项目。完善老年人健身保障体系,以村(社区)为单位普遍开展适合老年人的体育健身活动。发挥行业体育协会、机关(事业单位工会、职工体育协会的作用,广泛建立职工体育健身团队,在所有镇(街道)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等公共设施为依托,举办文化体育赛事活动,让更多群众享受到全民健身工程带来的便利,形成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运动会等为主线的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到2030年,城市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0%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占辖区户籍总人口数的2

(三)加强体卫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促进体卫融合,培养科学健身与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为群众提供更全面更科学的健康指导服务。加强全民健身科技创新平台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站点建设,积极推进在公共卫生机构设立科学健身指导部门,发挥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和慢性病预防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制定并推广符合我区群众需求的健身方案、健身活动指南,建立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积极推进社会运动处方专业体系建设,完善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开展体质测试及运动风险评估,推动形成体卫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到2030年,雁江区市民体质达标率超过97%,市民体质明显改善。

(四)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将提高青少年的体育素养和养成健康行为方式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不断改善学校体育运动条件,保证学生在校的体育运动场地和设施;强化体育课和课外活动,落实每天校内锻炼1小时。创新职工体育锻炼模式,引导机关(事业单位)开展工间健身活动,组织符合单位特点的健身和竞赛活动,使更多职工参与体育锻炼,不断增强职工身体素质。加强老年人体育工作,广泛开展老年人气排球、篮球、太极拳等赛事活动,积极开展妇女儿童体育活动。到2030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50万,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配置达标率达到100%,青少年学生每周参与体育活动达到中等强度3次以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达到93.5%以上,优良率达到30%以上。

三、倡导健康生活

(一)落实国民营养计划认真贯彻《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立足我区人群营养健康现状和需求,落实六项重大行动提高人群营养健康水平。实施生命早期1000天营养健康行动,提高孕产妇、婴幼儿的营养健康水平;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行动,包括指导学生营养就餐,超重、肥胖干预等内容;实施老年人群营养改善行动,采取多种措施满足老年人群营养改善需求,促进健康老龄化;实施临床营养行动,加强患者营养诊断和治疗,提高病人营养状况;实施贫困人群营养干预行动,采取干预、防控、指导等措施切实改善贫困人群营养现状;实施吃动平衡行动,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运动人群营养支持能力和效果。加强营养能力建设,包括提升营养科研能力和注重营养人才培养。强化营养和食品安全监测与评估,定期开展人群营养状况监测,强化碘营养监测与碘缺乏病防治。发展食物营养健康产业,加快食品产业营养化转型。大力发展传统食养服务,充分应用现代营养学的理论和方法挖掘传统食养的内涵,发挥传统食养在现代营养学中的作用。加强营养健康基础数据共享利用,开展信息惠民服务。普及营养健康知识,推动营养健康科普宣教活动常态化。

(二)加强禁烟限酒力度。围绕减少烟草烟雾危害、推广科学戒烟方法等主题,开展中国烟草控制大众传播、提高公众对烟草危害的正确认识。积极开展无烟公共场所、无烟机关(事业单位)、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无烟社区、无烟学校、无烟家庭等无烟环境创建工作。机关(事业单位)加大控烟力度,力争达到无烟单位标准。强化公共场所控烟监督执法,力争实现城区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鼓励有条件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开设戒烟咨询热线,提供戒烟咨询和服务,引导公众科学戒烟,降低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尤其要降低青少年人群吸烟率。加强限酒健康教育,广泛宣传过量饮酒的健康危害,以及对家庭、社会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学校广泛开展专项教育活动,宣传饮酒对未成年人体格和智力发育等方面的影响,引导未成年人远离酒精。加强烟酒生产与销售监管,严格落实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有关规定,减少烟酒危害。

(三)控制不安全性行为和药物滥用。强化综合管理老年人、青少年、育龄妇女及流动人群为重点,开展性道德、性健康和性安全宣传教育,大力推广使用安全套,减少意外妊娠和性相关疾病传播。大力普及有关毒品危害、应对措施和治疗途径等知识。加强全区戒毒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与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和社区康复的衔接。建立集生理脱毒、心理康复、就业扶持、回归社会于一体的戒毒康复模式,最大限度减少毒品社会危害。到2030年,社区抗病毒治疗保持率≥85%HIVHCVTP检测率分别≥85%、≥85%、≥80%

(四)普及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低碳环保的理念,构建起绿色自然的生活方式,全面推行绿色出行,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设施,倡导5公里步行,10公里骑行运动,逐步完善绿色出行激励政策,切实减少因出行带来的碳排放。普及绿色居家生活方式,推进无害化、低碳化家庭装修,减少家庭装修带来的健康危害;进一步完善餐饮、洗衣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服务,通过共享设施和共享服务减低能耗,保障健康。

四、普及健康文明

(一)传承健康养生文化。结合雁江长寿之乡特色文化,精心铸造寿乡品牌,促进雁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推广运用长寿品牌“中国长寿之乡四川雁江”地域商标,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旅融合,推动全区旅游业向寿乡生态旅游业发展;运用寿乡地域商标,提升雁江产品价值。发展养老产业,加大养老产业招商力度,加强对养生企业的支持力度,进行地域商标品牌贴标,扩大产品销路、提高产品价值。研发养生产品,建立长寿养生食品基地。

(二)强化健康道德建设。强化健康行为的社会价值,明确不健康行为对他人、对社会、对公众健康的危害。树立健康行为荣辱观,营造健康行为者荣,不健康者行为者耻的社会道德氛围。逐步形成国民健康行为准则,严重的健康危害行为应该受到全社会谴责。加强公益性健康活动的普及推广,引导群众树立环保健康的生活理念,主动维护和遵守社会健康文化,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习惯。加强教育和监督,引导群众参与社会公共健康环境建设,自觉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主动选择有益于公众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大力普及健康道德教育,提升居民健康道德素养,提高居民健康道德水平。

(三)普及健康文化理念。加强健康科普知识的研究与开发,为人民群众提供易读易懂健康知识产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文化宣传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健康养生理念的推广,使科学的健康养生理念深入人心、落到实处。树立科学健康观,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全方位增进人群健康。加强健康美学研究和宣传,增强公民维护和增进健康的原始动力。加强健康哲学研究和普及,帮助民众正确对待健康与疾病,生存与死亡问题。

(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建立贯穿诊疗全程的科学完善的医患沟通机制,主动营造良好沟通氛围,建立医患之间、医院和其它社会组织之间良好的信任及合作关系。规范医患沟通内容,提高医患沟通效果,构建参与协商或指导合作的新型医患模式,根据患者疾病情况设计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尊重患者知情权、选择权和隐私权,有效化解医患矛盾。提高医务人员人文修养,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尊重病人隐私及诉求,把医学人文精神落实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中。

 

第二节  优化健康服务

 

一、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全覆盖

(一)健全公共卫生服务全体系。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能力建设,推进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等级达标,加强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建设。2025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达到三级乙等以上标准2030年前,区妇幼保健院达到三级甲等标准(中心)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AAA预防接种门诊建成率达100%提升区精神卫生保健院服务能力级综合医院均设立精神卫生科,建立规模适当的精神病区,与精神卫生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中心)卫生院等共同搭建精神卫生疾病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以120指挥中心、区急救中心和院前急救网络为主体的急救网络。

(二)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国家、省、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城乡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实施有效干预,控制或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丰富和拓展服务内容。全面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减少因人口流动而产生的健康风险。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监管与考核,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得到有效落实。

(三)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进一步完善政府领导、部门作、全社会参与的重大传染病防控机制,提高重大传染病防控能力。加强重点人群肺结核病筛查,最大限度发现肺结核病患者实施全程规范治疗管理,到2030年,肺结核病的发病和死亡人数进一步减少,全区肺结核发病率下降40/10万以下,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率达到90%以上。强化政府主体责任,明确部门职责,调动全社会力量,在巩固现有防控成效的基础上,聚焦艾滋病性传播,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突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和重点环节,注重疾病防控、社会治理双策并举,创新防治策略,精准实施防控工程。增强艾滋病防治意识,避免和减少不安全性行为,最大限度发现和治疗艾滋病感染者,遏制艾滋病性传播上升势头,推进消除母婴传播进程。推广检测咨询、诊断治疗一站式服务,强化抗病毒治疗质量控制,加强耐药监测。建立感染者流出地与流入地信息交流管理机制,对流入半年以上的感染者,在尊重感染者本人意愿前提下,由流入地负责随访和治疗将我区艾滋病疫情继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到2030年底,符合治疗条件的感染者和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达93%以上。坚持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依托卫生健康农业农村、水交通、国土等血防综合治理项目,彻底改造钉螺孳生环境、压缩钉螺面积,强化对流动人口、家畜和螺情的监测,开展重点人群健康教育,有效切断人畜感染血吸虫继续巩固消除血吸虫病成果完善乙肝常规疫情监测系统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乙肝防治意识,医疗机构继续开展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疫苗首剂及时接种率2025达到92%2030达到95%,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2025下降至3.8%2030下降至3%

(四)强化慢性病防控。加强慢性病防治机构和队伍能力建设,构建慢性病防治结合工作机制,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提升综合防控水平。进一步推动医防合作,全面实施健康促进,规范健康体检,开展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加强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慢病的早期发现与管理,实施慢性病早诊早治,降低高危人群发病风险,强化规范诊疗,提高治疗效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职能设有独立的慢性病防治科室,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组织开展包括肿瘤、慢阻肺、心脑血管疾病、慢病与营养等相关危险因素监测,掌握辖区重点慢性病状况、影响因素和疾病负担,制定慢病综合防控干预策略,指导全区慢病防治工作,定期考核慢病防控效果;区级医院做好慢性病病例登记报告、危重急症病人诊疗工作,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承担所在区域慢病防控工作。以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四种重大慢性病为重点,开展慢性病防治全民教育,基本实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干预全覆盖。到2030年,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70%,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较2018年降低30%。逐步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有效控制慢性病疾病负担。

(五)完善生育服务管理。持续巩固计划生育工作转型升级成果,加强人口形势研判,强化服务意识,继续提高基层服务工作水平。提高站位,加大全面两孩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建立健全出生人口监测和预警机制。深化生育服务证书制度改革,推行网上办证登记、生育咨询,落实一站式服务。强化制度保障,构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全面贯彻落实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关怀政策措施。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机构建设,开展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试点。继续发挥计生协会等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作用,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长效化,把服务群众工作落到实处。继续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加大打击“两非”力度。2030全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实现自然平衡。

二、做好重点人群健康管理

(一)促进健康老龄化。推进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加强居家老年人健康监测评估和健康管理,强化居家养老与医疗服务的有效对接。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预防、养生、医疗、养老深度融合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坚持养老与养生相结合,为老年人提供住院、康复、护理、生活照料、舒缓医疗及临终关怀等一体化的健康与养老服务。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老年人家庭提供长期、主动、连续的健康管理与医疗服务。推进老年医学发展,加强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的健康指导和综合干预。营造老年人健康生活环境,为老年人发挥个人知识、技能、经验等创造条件,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建立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人补贴制度,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和商业保险等多层次护理保障制度。促进老年协会健康发展,引导协会开展好娱乐健身活动及爱老互助等活动,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2030年,全区所有镇(街道)、村(社区)全部建立老年人协会,90%以上老年人加入老年协会。大力建设老年大学(学校),提高老年教育普及程度,提升老年大学(学校)建设水平,全力办好区老年大学,优化教学环境,在保持A老年大学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到2030年,镇(街道)老年学校建校率要达到100%以上,80%以上的行政村(社区建有老年社区学习点。

(二)加强妇幼保健管理。健全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中心)卫生院、村卫生室为基础,妇幼保健院为核心,公立医院和社会办医院为技术补充的妇幼卫生服务体系,掌握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实施母婴安全计划。倡导优生优育,向妇女提供生育全过程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构建覆盖城乡居民,涵盖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各阶段的出生缺陷防治服务制度。实施健康儿童计划。开展儿童保健服务,包括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学龄前期及学龄期保健。加强早产儿的干预治疗,加大儿童重点疾病防治力度,逐步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将儿童出生缺陷疾病诊断治疗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加强确诊病例的治疗和干预,提高确诊病例治疗率,减少新生儿疾病发生。加强儿童营养不良和贫血的预防工作。实施健康妇女计划。推行妇女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的新策略,开展好青春期保健、婚前和孕前、孕产保健、更年期保健、老年期保健。全面落实免费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做好免费避孕药具发放,减少非意愿妊娠发生。加强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防控工作,降低重大传染疾病对妇女健康的危害。加快提高妇女病筛查率和早诊早治率。

(三)维护残疾人健康。进一步完善康复服务体系,加强残疾人康复和托养设施建设,建立医疗机构与残疾人专业康复机构双向转诊机制,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优先为残疾人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等签约服务。强化残疾人康复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各镇(街道)依托辖区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残疾人康复中心(站)。加强残疾人康复机构的运作,加大残疾人康复人才的培养力度,增强技术力量。建立完善相关机制、体制,运作好康复中心,切实做好基层残疾预防工作、残疾人康复工作。加大符合条件的低收入残疾人医疗救助力度,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将残疾人康复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实施精准康复,为城乡贫困残疾人、重度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增强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开展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残疾预防,有效控制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着力防控疾病致残、努力减少伤害致残,扎实推进残疾预防重点干预项目,实施精准康复,有效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发展。鼓励残疾人自强自立,调动残疾人自身的积极因素,鼓励残疾人参加力所能及的各项社会活动,提高残疾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四)加强流动人口健康管理。建立与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相适应的流动人口综合服务管理制度。加强流动人口健康促进示范场所建设,将流动人口的健康服务纳入属地化管理,把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服务,养老服务、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服务落实到所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开展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工作。落实流动人口传染病防控措施,对建筑工地、商贸市场、生产加工企业等流动人口密集地区,加强传染病监测工作,切实落实流动人口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的免费救治等政策。加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各镇(中心)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季度到流动人口聚居地开展流动儿童的主动搜索,并及时为其建卡、建证、建网和补种应种未种疫苗。力争到2025年流动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5%,到2030年流动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100%,建立健全流动人口健康档案流动人口传染病报告率和报告及时率达到100%

三、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一)优化区域诊疗服务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突出(政府)项目引领、市场驱动,鼓励支持社会资本,以医养结合为导向,加快康复、老年病、长期护理、慢性病管理、健康养老等接续性医疗康养机构建设。定位医康养融合,按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建设新区人民医院。规范区级影像诊断中心、医学检验中心、病理诊断中心运行。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满足居民健康需求。加快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三乙创建,综合考虑城镇化、地理位置、人口聚集程度等因素,选23镇(中心)卫生院建设为区域医疗卫生中心。鼓励镇(中心)卫生院建成二级医院和爱婴医院。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建设工作。继续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标准化建设村卫生室多元举办优质民营医疗机构支持区人民医院建设区域口腔病防治中心。以镇(中心)卫生院为依托夯实基层基础,以村卫生室为网底筑牢乡村一体底层平台,以民营医院为纽带架好多元化服务需求桥梁,全面建成体系完整、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运行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030年,形成15分钟基本医疗服务圈和1小时医疗急救圈,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3.4人、注册护士数达到3.6人、床位数控制6张以内

(二)推进高质量发展工程。继续加强区妇幼保健院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区中医医院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区人民医院与四川省肿瘤医院区域联盟建设,借助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省肿瘤医院平台,深化开放办医、合作办院,巩固提升三大医联体,加快医学人才培养、特色专科建设、理论技术创新、品牌推广,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为群众提供更具特色、更高层次医疗服务。到2030年,区人民医院成功创建雁江区癌症防治中心;区中医医院打造成为辐射成渝中部康养、医疗及产学研区域中心;区妇幼保健院成功打造集生殖不孕不育区域中心、产前诊断中心、产后康复中心、儿童康复中心、月子中心一体的区域妇幼保健中心,并创建为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推进区医院服务主体提升工程,向高端、精准方向突破,二级医院对标同等优秀医院,加强重点学科和专科建设。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实施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为契机,加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诊疗能力建设。落实医疗质量核心制度,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全面加强人才建设、信息化建设、后勤供给建设等支撑保障。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及危急重症、疑难病症诊疗和专科医疗服务同质化。推进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功能互补,提高医疗资源整体利用效率。全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规范诊疗行为,优化诊疗流程,增强患者就医获得感。推进合理用药,推行同级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加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行为监管,实现全行业全方位精准、实时管理与控制,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提升医疗服务同质化程度,住院率、抗菌药物使用率等主要医疗服务质量指标达到或接近省内先进水平。健全医疗用血安全机制,大力宣传无偿献血,到2030年,千人献血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保证临床用血需求和安全。加强医疗服务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依法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伤害医务人员的暴力犯罪行为,保护医务人员安全。

(三)推进成资同城化进程。紧紧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坚持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成资同城化战略引领,深化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医学院及成都市龙泉驿区医疗卫生机构的深度合作,建立体现雁江特色的现代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

(四)夯实卫生计生综合监督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在确保依法履职需要的前提下,坚持精简高效原则,综合辖区人口、工作量、服务范围和经济水平等因素,把卫生计生综合监督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列入人才培养整体规划,加强人才队伍培养,进一步优化充实卫生计生综合监督行政执法工作力量。加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行政执法车辆建设,依据《卫生部关于印发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卫监督发200576对车辆配备的要求,2025年配备卫生监督执法车2辆,2030年配备卫生监督执法车3辆。

四、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

(一)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立以区中医医院为主体,覆盖区、镇、的层级分明、专业齐全、优势互补、中西协作的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和重点专科集群。实施中医临床优势培育工程,大力实施名院、名科、名医战略建设区域性中医医疗服务中心,推进中医医疗联合体,健全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和协作机制,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提高急危重症、疑难复杂疾病的中医诊疗服务能力,提高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门诊诊疗服务和研究能力。大力发展中医非药物疗法,使其在常见病、多发病、老年病和慢性病防治中发挥独特作用。巩固和扩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成果,2030年,区中医医院建成区域性中医医疗服务中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二)发展中医药特色项目。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和作用,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提升拓展中医医院、综合医院与妇幼保健机构治未病科、镇(中心)卫生院中医馆职能,推广中医特色技术干预,开展健康状态辨识及评估,提供健康调养咨询,推介健康产品,开发新的技术方法,适应个性化健康需求。推进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示范区、示范性中医药养生保健星级服务机构建设。鼓励中医医院、中医医师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提供保健咨询、调理、药膳和食疗等技术支持。挖掘具有特色的中医健康大讲堂,普及推广武术、太极等具有养生保健效果的传统锻炼项目。争创省级老年病重点中医专科。

(三)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相关意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强中医药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推进中医医疗机构数字化诊疗平台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大中医药文化传播和普及力度。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实施中医药传承工程,不断弘扬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推进中医药文化、理论和实践发展。加强中医药协同创新能力建设,力争在咳嗽失眠、月经等常见、多发疾病取得明显科研成果。依托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联体建设整合区中医医院院内制剂、经验方等的开发、应用,配合相关部门开发中草药、中药新药和以中药为基源的新产品。支持临床疗效好、用药安全可控、符合国家和省相关规定的院内中药制剂在全区医疗机构中调剂使用。

(四)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利用。借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资同城化,做好规划制定、政策导向和产业布局,着力夯实中医药发展基础。制定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规划,明确中药材发展方向,形成农户、基地、公司一体化模式,特别是道地药材种植,争取地理标志产品。优化中药材产业布局,培育和引进一批有实力的制药企业、研发机构或通过依托、挂靠知名药厂,深度开发中药材品种。

 

第三节  完善健康保障

 

一、健全医疗保障体系

(一)完善全民医保体系。建立健全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大病医疗、补充医疗和其他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保障体系,最大限度减轻城乡居民医疗费用负担。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个人为主体、社会参与的多渠道筹资机制,将居民个人缴费与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挂钩,在精算平衡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方承受能力相适应的稳定筹资机制。科学制定报销政策,积极推行支付方式改革,努力实现城乡医疗保障待遇均衡。进一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范围,提高联网结算率,减轻参保群众资金垫付压力,让群众少跑路。加强基金监管队伍和监管能力建设,完善监管举措,加大监管力度,强化部门联动,确保基金安全高效可持续运行。进一步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机制,切实减轻重特大疾病患者经济负担。加强基本医保、大病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有效衔接。到2030年,全区医保体系成熟定型,筹资水平与保障待遇相适应。

(二)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保障失能人员基本生活权益。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保险原则,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医疗救助等多种筹资渠道,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基金,将重度、中度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费用纳入保障范围。按照全市部署,适时将基本医疗基金保障的长期失能人员医疗护理费用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基金保障范围。保障失能人员充分享受包括住院、养老机构和社区居家等全方位护理。开发长期护理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护理需求服务与支付、监管、评价等全程一体化

(三)壮大商业健康保险。鼓励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城乡大病医疗和补充医疗保险,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基本医疗保险经办管理服务工作。鼓励企业、城乡居民参加商业医疗保险,以解决参保群众在享受基本医疗保险之外的医疗需求。帮助商业保险公司做好与医疗、体检、护理、日间照中心等机构的合作,建立完善新型健康管理组织。鼓励商业保险机构不断护送健康保险产品,为城乡居民提供多样化、多层次、规范化的医疗保障服务。到2030年,现代商业健康保险服务业更加完善,商业健康保险赔付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显著提高。

二、保障低收入人群健康

(一)推进低收入人群签约服务。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特别是开展低收入人群的签约服务,大力推广个性化签约服务,实施一对一、面对面的签约服务,满足低收入人群个性化签约需求。努力为广大农村地区群众提供更加有效、连续、便捷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引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针对性开展诊疗服务和转诊服务,实现由“重治轻防”向“预防为主”的转变、坐等患者主动上门的转变、由单一服务连续性、综合性的转变。

(二)认真落实三大专项行动大力实施低收入人群公共卫生保障行动,精准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降低传染病发病率,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强化健康生活方式养成。大力实施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引入并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强化区、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加强镇(中心)卫生院和卫生室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开展基层医疗机构技术大练兵行动和健康管理全覆盖行动。大力实施卫生人才培养行动,建立乡村医生养老保障机制,稳定乡村医生队伍,鼓励优秀卫生人才服务基层,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

三、构建食品药品安全屏障

(一)加强农产品安全监管。加强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建立检测结果通报、反馈和运用等相关工作制度机制。建立覆盖域城乡的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健全信息报告系统。加强农产品源头污染治理,深入开展禁限用农药、兽用抗菌药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治理行动,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加大农产品和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力度,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协作机制,基本建成全程追溯体系。

(二)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健全从源头到消费全过程监管格局,建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制度,健全投诉举报奖励机制,提高全社会食品安全科学素养、参与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提升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水平。组织开展已创建的食品安全示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乡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示范单位、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等创建活动。到2030年,全区食品检验量不低于3份/千人/年,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稳步提升。

(三)加强药品安全监管。加强药品经营环节(零售)和使用环节的监管及药品安全风险监测。加大辖区内药品日常监督检查力度,深入开展药品质量安全专项治理行动,落实药品经营企业及药品使用单位主体责任,推进药品追溯体系建成运行,形成全品种、全过程、全环节完整追溯和监管链条。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不断推进覆盖全区的监测哨点建设工作。全力保障我区药品经营使用质量安全。

 

第四节  发展绿色健康环境

 

一、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一)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持续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完善城乡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长效机制,统筹治理城乡环境卫生问题。以治脏、治乱、治差为重点,开展大整治、大清除、大清运、大管理、大提升等专项活动,健全城区环境卫生分区保洁制度,创新农村环境卫生保洁模式,完善生态工业园区分类保洁制度,构建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体系。以环境卫生整治、环境污染治理、市场秩序规范、社会治安管控、安全生产防范等为主要内容,对我区城乡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梳理整治,实现干净整洁,美丽亮堂,和谐稳定,重点整治城区、农村和城乡接合部实施公厕改造升级,加大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实施美化亮化工程。到2030年,国家级卫生镇达到50%,省级卫生镇、村覆盖率分别要达到100%50%

(二)建设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认真落实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印发的《关于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全爱卫发20205,针对我区居民主要健康问题,编制实施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发展规划。将健康政策融入城乡规划、建设、治理的全过程,广泛开展健康社区、健康村镇、健康单位、健康家庭工程,提高社会参与度,加强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监测与评价。通过开展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建立健康管理工作模式、完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加强饮用水安全管理、改善环境质量、完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推动健康城市建设。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加强农村改水改厕、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提高群众文明卫生素质,推进健康村镇建设。到2030年,建成一批健康村镇建设示范区和示范村镇。

二、治理生态环境问题

(一)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持续开展扬尘治理五大专项行动,包括建筑工地抑尘行动、城区道路降尘行动、油烟烟尘除尘行动、生物质禁烧控尘行动和工业企业压尘行动。深化资阳中学片区、区人民法院片区、四三一厂片区、师范校片区、莲花山片区为重点的城区五大片区集中整治工作。坚持不懈抓好关键时段及季节防控,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工作,抓好夏秋季节秸秆禁烧工作,做好春节及节庆烟花爆竹管控,加强冬季烟熏制品管控,积极实施重污染天气气象干预,全力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

全面落实河长制要求,常态化开展河长制工作,保证巡河人员和频次,大力推进清河、护岸、保水、净水行动,按照划定的沱江河岸线管理保护范围,积极开展保护工作。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污染整治攻坚。持续维持工业企业污染整治高压态势,确保企业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在完成雁江涉磷工业(润丰化工)污染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监管。进一步推进农村村庄治理工作,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开展备用水源建设、提升水源地水质。实施良好水体保护行动,严格控制开发建设活动。加快推动阳化河水质修复工作。

实施严重污染河流综合整治行动,开展沱江、城市黑臭水体等重点污染流域攻坚。实施水污染防治设施建设行动,推进工业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推进污水处理建设提标升级,推进涉磷工业污染整治,推进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实施饮用水环境安全保障行动,建设优质水源地,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实施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实施良好水体保护行动,严格控制开发建设活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实现五有(有垃圾收运处理设施、有清扫保洁队伍、有再生资源回收点、有村规民约、有资金投入机制),实施沱江雁江段沿江生态廊道修复与保护工程,构建沱江流域生态隔离带,开展河湖滨岸生态拦截工程。

实施土壤环境监测预警建设行动,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动态监控土壤环境质量,建立统一的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实施耕地土壤污染分类管控行动,按照优先保护、安全利用、严格管控三个类别,完成全区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分别采取相应管控措施,保障耕地土壤环境安全。实施建设用地污染风险防范行动,加强建设用地准入管理,把土壤环境质量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编制依据之一,防范人居环境风险。实施工矿企业污染综合整治行动,对排放重点污染物的建设项目,明确土壤环境污染调查评估内容,落实防范措施。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行动,制定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加强治理修复先行先试。

(二)强化环境风险防范。建立健全完善的环境应急管理体系,构建环境应急管理机制,强化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深入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档案,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着力解决在环境风险隐患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加强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全面提升环境风险防控水平,增强环境应急应对能力,切实防范各类突发环境事故的发生,确保环境安全。到2030年,我区环境风险防范机制健全,制度齐备,技术全面,资源共享,有效将突发环境事件解决在初发状态,有能力将重点事件控制,全面避免环境事故。对累积环境风险建立政府和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研究解决生活造成的累积环境风险治理技术和策略。

(三)持续实施重点领域环境综合整治。多渠道拓展天然气气源,积极推进天然气供应向村镇延伸,加快推进散煤清洁化治理。大力推进重点工业行业污染防治,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科学推进工业企业冬季错峰生产,持续推进重型柴油运输车管控。打好消除劣类水体攻坚战,制定不达标断面水体达标方案,强力整治工业污染源,实施河湖水域岸线综合治理,结合河长制河湖问题排查,组织对河湖岸线(含水库)分期分批开展清理整治,综合整治入河排污口,开展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渗改造。大力整治黑臭水体,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和管网配套。加强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着力防范饮用水水源地和调水干渠环境风险,深入开展纳污坑塘综合整治。

(四)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评估制度。建立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中心,将环境评估等研究工作纳入统一管理,有效推进我区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风险评估制度,了解不同地区空气污染、重金属、有毒有害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核与辐射、噪声对居民产生的健康影响和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加强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科学研究,通过风险评估识别优先控制的污染物,降低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营造健康支持性环境,为全面、客观和及时评价环境污染健康风险、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提高环境管理效率提供支撑。

三、营造公共安全环境

(一)强化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加强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监管,加快构建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机制,减少一般事故,有效防范较大及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加强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道路运输、水上交通、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以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强化政府主导、行业自律和监督管理职责,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推进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开展职业病危害基本情况普查,加强高危尘毒噪治理,健全有针对性的职业健康干预措施。建立完善重点职业病监测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报告和管理网络。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对职业病危害风险企业实施分级分类重点监管。开展重点行业领域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强化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报告制度,加强职业卫生源头管理,全面开展用人单位职业健康基础建设工作,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到2030年,职业病危害严重的行业领域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达到10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率达到90%以上,劳动者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率达到100%

(二)促进道路交通安全。加大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继续强力推进公路安保防护工程,逐步建立道路安全隐患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落实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全面落实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建立农村交管工作考核机制,保障乡镇交管办工作经费和专职工作人员经费。推进道路交通管理智能化建设,建立健全执法信息共享机制,保持重点违法行为常态化严管,加快形成各部门快速反应、高效运转的群治格局。建立和完善政府领导、部门负责、全社会广泛参与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格局,加强交通安全普法教育,抓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实施,以运输企业驾驶人、农村群众、中小学生为重点,深入推进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程,不断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大力倡导文明交通、在全社会营造文明出行良好氛围,形成人人遵守交通安全法规的社会好风气。到2030年,力争实现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下降30%,道路交通事故死伤比基本降低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三)强化社会治安防范。落实防控责任,明确党政主导责任、公安主抓责任、单位主体责任落实基层主创责任,构建治安防控大格局。抓住防控重点,突出高危人群管理、重点场所管理、治安巡逻防控、平安社区创建,着力提升警务实战化水平。创新管理,推动社区治安防控建设,全面推进区级智慧平安小区建设,强化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完善单位内部防控建设,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管理,提高治安防控的社会化水平。立足科技支撑,以资阳公安大数据综合应用服务平台为依托,践行互联网警务战略,加快构建纵向贯通、横向集成、共享共用、安全可靠的平安建设信息化综合平台,创新社会治安防控手段,提升公共安全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四)提升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和自救能力。健全完善全区应急指挥平台体系,融入市政府应急指挥平台,整合气象、地质、公安、环境、卫健、食品药品监管、安全生产监管、网络舆情监测等各类专业监测信息系统,逐步形成条块整合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网络化管理平台,以动态管理及监管模式处理可能发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建立健全区、镇、村、组四级联动的群防群测体系,分级落实突发事件预警预测、隐患监测和信息预报通报及应对处置责任。建立应急交通保障制度、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护和疫病防疫制度、应急保障物储备制度,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制度。逐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保障机制,加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建设和救援物储备和管理,提升应急物资储备水平,科学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加强应急救援演练,确保应急救援体系稳定运行。进一步完善医学救援体系,切实强化区、镇、村三级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建设和联动机制。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紧急医学救援素养,加强紧急医学救援知识和技能普及力度,推动紧急医学救援知识与技能普及活动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家庭。2030年,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和紧急医学救援能力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第五节  创新升级健康产业

 

一、完善多元办医格局

制定完善加快社会办医的政策措施,拓展社会办医发展空间。鼓励社会资本在城市新区、城乡接合部、新兴产业人口集聚区举办医疗机构。在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基础上,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大型高端综合医院,鼓励社会资本举办美容等高端医疗、第三方检查检验、影像和血液透析中心等新型业态和二级以上专科医院,鼓励有资质人员依法开办个体诊所、门诊部。推进和实现非营利性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强化大型公立医院对民营医院的指导,建立对口帮扶机制,有条件、成规模的民营医疗机构可按照分级医疗服务规范和区域卫生规划,分别与上、下级医疗机构逐步建立规范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医疗、上下联动的医疗服务模式。强化协作,鼓励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到民营医院开展多点执业,完善有效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二、构建健康服务新业态

(一)发展医疗养老产业。大力发展医养经济,依托良好生态资源、生物医药产业基础和长寿之乡金字招牌,推进乐寿养老项目,做强做长医养产业链,培育发展长寿餐饮、度假养生等新业态,争取到2030年建成一座新兴的生态健康新城。依托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和雁江中心城区,努力打造全区养老与健康服务业核心区,打造雁江长寿健康颐养区和服务业发展产业带。着力打响中国长寿之乡品牌,以推进长寿之乡建设为引领,充分挖掘雁江长寿之乡特色文化,树立健康养身观念,通过加入中国长寿之乡绿色发展区域合作联盟、多媒体宣传等平台在全国范围推销雁江,提高知名度。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加快发展社区养老服务,有效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全面推进养老机构建设。支持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以医养融合为目标进行调整改革,建立健全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机制,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向社区及家庭延伸,鼓励兴建医养综合体。加快实现养老与健康服务业智慧化,构建养老与健康服务信息平台,推进智慧养老服务终端建设,积极开展网络医疗。大力发展养老与健康服务关联产业,包括医药医械产业、保健(食)品产业、体育健身产业、旅游与文化产业、金融保险产业,壮大生产养生农产品农业合作社,开发多种老年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

(二)发展健康旅游和旅游医疗服务。调整旅游产业结构,拓展旅游发展空间,创新产业旅游发展模式,做好雁江区全域旅游规划,规划构建大康旅篇章,结合资阳文旅大学城、天府花溪等重点项目,积极推进研学旅游、养老旅游、养生旅游、医疗康复旅游等业态发展,推进旅游小镇、旅游绿道、旅游度假区、旅游产业集聚区、养老旅游基地等康旅产品建设。大力培育和扶持以休闲农业、乡村度假、特色民宿、乡愁体验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新业态,打造以蜀人原乡”“长寿雁江为品牌的成渝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依托雁江良好的区位优势及长寿文化、三贤四杰、沱江山水、特色物产等自然人文资源,大力开发养生度假产品,重点打造一批山地、森林、滨水养生度假基地。培育集旅游、生态、文化、现代服务业四位一体的大旅游综合产业生态链,重点在文化产业、旅游商品、康体休闲与健康服务业等领域不断向旅游业延伸产业链,促进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协调发展。鼓励医疗机构积极推动旅游医疗服务,在景区和主要旅游路线设置医疗服务点,开展医疗服务、养生服务、康复服务、心理服务等综合服务项目,把旅游医疗作为推动驻地旅游的主要手段。

(三)发展绿色食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按照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结合本地优势,推进绿色有机)食品原料的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养殖,统筹推进高标准生态农田、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基地和互联网种植基地建设,与消费市场和加工企业需求对接,加快建设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原料生产基地,提高优质农畜产品供应能力。完善农药、化肥的生产使用的技术标准,从源头上保障绿色农业的生产。加快农产品品质结构调整,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完善区、镇二级检验检测体系,将经费纳入区、镇两级财政预算,扎实开展风险监测,逐步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监管体系和追溯体系。到2030年,绿色食品生产和认证达到全省较高水平。

(四)发展突出雁江特色的健身休闲运动产业。加快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培养群众科学健身意识,科学规划健身休闲项目空间布局,积极打造全民健身中心,形成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的体育健身休闲市场。实施健身服务精品工程,打造一批优秀健身休闲俱乐部,丰富业余体育赛事,打造2个以上雁江制造”“雁江创造知名体育品牌,创建35个特色体育运动基地。加快推动健身休闲设施与住宅、文化、商业、娱乐等综合开发,推进事业单位等有条件的体育设施向社会有序开放,充分发挥体育彩票公益金在资助健身休闲相关项目方面的积极作用。利用雁江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发展登山、自行车、徒步、钓鱼、自驾游等户外运动项目,拓展游泳、网球、气排球、广场舞等休闲运动项目,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健身休闲运动区。大力发展体育旅游,加强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融合,依托雁江花溪河风景区建设等打造户外运动休闲基地。

三、发展健康服务相关支撑产业

(一)推动医药产业基地建设做大医药产业经济总量,加快构筑集食品、中药、康养、旅游全产业链大健康产业发展体系。加快建设医药食品产业园,抢抓成资同城化发展战略机遇,积极争取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省市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做强医药产业集群,开展产业整合、延伸和完善医药产业链,引导企业集聚发展,培育形成一批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大型企业集团,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着力把禾邦生物科技产业园建设成为集创新、生产、销售、物流于一体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鼓励禾邦、仁德、金辉等企业导入先进绩效管理模式,加强品牌建设,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对产业带动作用大的医药知名产品和品牌企业。

(二)推动医疗器械制造业发展。对全区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经营、使用进行全环节监督管理,遵循《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加强医疗器械风险管理,以临床需求为导向,贯彻《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鼓励创新。建立第三方评价机构,对企业上市产品进行长期的科学、客观、公正的跟踪评价,推动本地医疗器械产业可持续发展。组织协调多方力量、促进技术交融、推出产品研发方向,在生产标准、价格、知识产权保护、财税等方面给予具体的支持措施,注意医疗器械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结合发展,注重知识创新对医疗器械研发的支持作用。加强对医疗器械市场的监管,加强对医疗设备的后期监督,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

(三)推动中医药产业链发展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并举原则,加快中医药产业链发展做大做强中药材种植业。发挥我传统中药资源优势积极推进生态中药产业发展着力做大做强黄精、姜黄、白及、丹参等优势品种创建雁江品牌。指导农户提升中药材种植管理技术全面提高中药种植水平和中药材质量打造一批优质中药材种植基地推进中药材产地初加工,鼓励建设初加工基地。推进中药工业企业振兴发展。配合市政府加强资阳医药食品产业功能区建设优化工业园区的功能区域布局加大园区招商引资力度吸引省内外优质中药企业入驻支持中药骨干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开发新品种及传统验方引导中小型中药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多种形式做大做强鼓励中药企业转型升级推进中药大健康产业发展鼓励中药工业企业上市筹资,支持符合条件的发行公司债券和企业融资券加快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鼓励设立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与中医药健康管理相关的保险产品鼓励开展药膳、食疗等研究、开发和利用围绕长寿文化品牌,打造蜀人原乡”“长寿雁江名片结合花溪河风景区建设推动中医药文旅、农旅、康旅深度融合加强中医医院中药制剂室建设支持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鼓励医疗机构间调剂使用院内制剂

(四)依托中国牙谷建设口腔疾病治疗中心。依托牙谷科创园、四川天府口腔医学职业技术学院、学术交流展览馆一园一校一馆功能性项目,以区人民医院口腔专科为基础,打造区域口腔疾病防治中心。到2030年,口腔疾病防治中心业务用房面积不少于8000平方米,二级专业设置5个以上实现年诊疗量10万人次,产值8000万元。

四、推动智慧健康建设

(一)推动健康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和服务共享。以市级平台为核心,建成三医一体化大健康信息共享平台。推进医疗、医保、医药等数据信息互联互通,促进信息便民惠民应用,推进数据资源的跨部门、跨区域互联共享,推进雁江区全面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基本建立适应本区的健康信息服务发展模式,初步形成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体系。以信息网络带动服务网络,促进我区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推动人口信息与卫生信息整合,促进生育服务管理与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深度融合,推动公共卫生信息与医疗服务数据融合,助推医防一体、防治结合的服务模式建立。整合跨区域健康信息,协同促进跨区域健康服务。

(二)以信息化推动健康服务现代化。以信息化建设助推健康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发展,形成便民利民、服务整合的健康服务新业态。以信息化推进健康养老模式的建立,形成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有机衔接。以信息化推动医体建设,形成跨区域的标准化的连锁服务。以信息推进延伸服务,促进健康预约服务和随访服务的开展。以信息化推进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建立,实现健康风险评估、健康状况监测,行为干预和生活指导、用药指导、就医导航全流程信息化。

(三)发展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依托区人民医院、区中医医院建设临床检验中心、影像中心和病理检验中心,发展覆盖区级医院和基层卫生机构的网络医疗联合体,为人民群众提供线下明确诊断,线上指导用药和咨询服务的虚实结合的网络医疗服务。鼓励发展针对老年、儿童、妇幼等特殊人群专科互联网健康管理服务。进一步推动物联网技术在互联网健康服务的应用,促进健康指标检测自动化,药物配送自动化,进一步推动知识库在互联网医疗中的应用,提高互联网医疗的智能化水平。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医疗相关政策法规,加强互联网健康服务,尤其是互联网医疗服务的监管,保障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

(四)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整合我区人口数据库、居民健康档案数据库、电子病历数据库、公共卫生数据库以及其他健康相关数据库,配合建立资阳健康大数据中心。运用大数据挖掘技术,综合分析利用健康人口健康数据,服务于居民健康状况和疾病发生发展监测,医疗机构和医疗行为监管,临床决策指导,药品供应保障和合理用药监管,病人流向及医疗市场预测。推动卫生与健康大数据与相关部门相关行业的互联互通,实现健康大数据跨部门跨行业共享,通过信息通联促进各部门各行业的分工协作,形成合力,推动健康雁江建设健康发展。

 

第三章  健全支撑保障

 

第一节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一、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

优化就医格局,合理划分和落实各级医疗机构诊疗职责,明确转诊程序和标准,引导群众合理就医。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优质服务基层行”为契机,全面加强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软硬件建设,加快培养基层全科医生,大力推行远程医疗,把大医院的技术传到基层,为分级诊疗打好基础。建立健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同步完善医保支付、价格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推动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秩序。

二、建立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系统推进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医药价格、药品采购、人事薪酬等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医院治理体系,形成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和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治理机制,重点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积极推动医药分开,切断医院、医务人员与药品、医疗耗材之间的利益链,让医生通过提升服务水平获得更多绩效收入,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全面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同步建立医疗服务补偿新机制,在确保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总体不增加的基础上,通过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和适当增加财政补助等方式,保障公立医院良性发展。

三、建立完善全民医保制度

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筹资机制,逐步建立缴费标准与居民收入、政府补助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使筹资水平、保障水平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完善支付方式,加快推动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复合支付方式改革,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支持商业保险健康发展,丰富保险产品,着力解决基本医保之外的群众健康需求。

四、建立完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

做好药品短缺情况监测,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低价药、救命药及儿童用药的供应问题,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药品的违法犯罪行为。深化药品流通环节改革,压缩中间环节,降低虚高价格。深化药品使用环节改革,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规范用药行为,促进基本药物公平可及,努力让人民群众用上安全有效的药品。

五、建立完善综合监管制度

构建医药卫生综合监管体系,推动监管重心转向全行业监管,加强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引导和规范医药卫生机构建立内审制度,加强自查自纠。强化医务人员法治意识,提高依法执业水平。健全对包括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社会办医等在内的全行业监管机制,促进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严格自律、诚信服务、规范发展。

 

第二节  加强健康人力资源建设

 

一、健全医教协同和互派交流机制

与成都市开展医疗卫生人才互派交流工作,特别是加强紧缺型人才、高层次人才的互派挂职,建立长效性的两地人才培养培训和科研项目对接合作机制。优化继续医学教育内容、形式和手段,健全继续医学教育考核与评价机制,支持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发展,提高继续医学教育质量,提升医疗工作者业务水平。

二、健全完善人才管理机制

创新公立医院机构编制管理方式,推进编制备案制。落实用人单位自主权,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岗位管理制度和公开招聘制度,健全完善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性用人机制,实现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建立健全符合行业特点的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医德、能力、实绩和贡献为导向的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倾向。大力开展县村卫生计生人员一体化管理改革,村医乡聘覆盖全区,乡村医生服务能力、收入待遇和养老保障水平得到提高,乡村医生队伍不断优化、稳定。

三、加强紧缺人才及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卫生和健康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通过柔性引才的方式让更多的人才为我所用,积极搭建平台,加强交流合作,推动不同学科和领域之间的交叉融合创新。立足实际,找准短板,抓好顶层设计和发展规划,建设高质量的、全面精准的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高层次和紧缺人才引进工作的主体作用。加强培养卫生和健康领域首席专家、领军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加强医学重点专科、特色专科等建设,培养、聚集一批优秀人才。全科、儿科、精神科等紧缺人才培养得到加强,公共卫生、药学、护理、康复、医学技术等人才培养协调发展,加大养老护理、营养师、康复治疗师、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健康人才的职业技能培训,为健康服务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四、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

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加快推进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培养一批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领域领军(后备)人才、骨干人才和师资,推进保健、养生、康复领域的人才培养。建立健全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与使用机制,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增加中医类别全科医生数量。依托成都中医药大学资源优势,促进院校与用人单位在医疗业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协作等方面提质增效,为雁江培养用性高端中医药人才。建立完善西医学习中医制度,鼓励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攻读中医专业学位,鼓励西医离职学习中医。加快发展中医药现代职业教育和健康服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现师承教育常态化和制度化,引导鼓励各医疗机构实施中医药传承、中医临床特色疗法传承。提高医疗机构发展中医的积极性,提高中医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五、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加快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完善职称晋升办法,拓宽医务人员职业发展空间。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对急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紧缺专业人才,可由医院采取考察的方式予以公开招聘。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单位招聘高层次和全科等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可直接考察聘用。完善医师多点执业和互联网医疗制度体系,鼓励医生开展签约服务或组建医生集团,强化社会舆论引导和医患权益保障,建立医务人员表彰制度,提升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营造尊医重卫良好社会环境。

 

第三节  推进健康科技创新

 

一、完善健康科技创新体系

坚持需求和问题导向,持续提升医学科技创新能力,强化科技创新对医学与健康事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和支撑作用。立足本土,广聚英才,持续优化用人环境。坚持发展大医学、大健康、大卫生,统筹科技资源配置,创造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与医疗设备。坚持制度创新,在资金、人才、科研组织、政策等方面优化推进,为攻坚克难提供全方位持续性保障,切实解决疾病防治的瓶颈问题。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引进、应用和推广新技术解决疑难问题,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指导各级医疗机构以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成果。进一步加强卫生健康适宜技术推广工作,积极争取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建设,建立更加完善的卫生适宜技术推广模式。按照需求导向、明确定位、完善布局、分类管理、共建共享的原则,把薄弱区域、薄弱领域、薄弱环节补起来,形成平衡发展的结构和态势,增强发展后劲。充分发挥雁江区农村卫生协会科研、学术的引领作用,打造科研平台,建立科研贮备题库,通过专家指导、课题整合,争取形成具有特色优势的科研项目,提升科研质量。

二、推进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

科学研判疾病谱变化、医疗技术进步和健康需求发展趋势,紧密围绕健康需求和旅游康养、养老康养等新业态发展,加强大健康产品和服务技术基础研究,强化大健康产品和服务技术循证研究和安全性研究,加强大健康服务创新。支持以道地药材为主要原料的创新中药研发,加强现代中药研发相关领域的二次开发、技术升级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等,开展按照全产业链整合式开发模式培育的中药和中药大品种深入研究和二次开发,开展创新中药和大健康相关产品研究,形成以我区特色优势资源为依托的中药产业链系列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关键技术和成果,加强现代中药科技创新。鼓励开展新型智能化的高性能诊疗设备研发和应用,支持互联网医疗设备技术创新,开展新型生物医用材料、植入介入器械、高值医用耗材研发等引领性、关键共性技术成果的引进和运用,加强医疗器械科技创新。

 

第四节  促进健康合作交流

 

带动社会组织、智库和企业积极参与,积极推进健康领域的区域合作,密切与成都、全省乃至全国的卫生协作,紧密协作关系,完善区域合作机制。拓展健康领域对外交往空间、丰富载体、夯实内容,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健康交流合作。搭建雁江中医药国际培训平台,培养国外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推动中医药技术、药物、标准和服务走出去,在中医医疗服务、养生保健、产业开发、中医文化、中国长寿之乡联盟等方面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在全国范围推销雁江,提高雁江知名度。按照省委部署要求,加强国际卫生发展援助与合作,积极参与中非卫生合作计划、国际应急医疗救助,加强专科技术中心建设、疾病预防与控制、人才培养和中医药等合作,提升健康领域影响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充分利用创新资源,依托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等支撑平台建立国际卫生创新体系,积极参与健康相关领域国际标准规范的研究。促进人才与技术的综合引进,推动我区医疗卫生重点学科、临床技术的突破性发展。

 

第五节  加强健康法治建设

 

全面贯彻落实卫生与健康领域的法规、政府规章和部门规范,持续强化各部门在医疗卫生、食品安全、健康环境、体育健身等领域执法监督力度,健全健康领域标准规范和指南体系。推进依法行政,强化政府在医疗卫生、食品、药品、环境、体育等健康领域的监管职责,建立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相协调的监督管理体制。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促进公平竞争,建立行政决策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推进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卫生与健康领域行政许可、日常监督和行政处罚等制度建设,建立高效有力的执法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违法行为。建立行政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全面公布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确保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

 

第四章  强化组织实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多部门协作联动的工作格局。完善健康雁江建设工作协调推进机制,统筹推进全局性工作,定期研究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问题和重要工作安排。各级各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健康雁江建设,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将健康雁江建设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主要健康指标纳入各部门(单位)及乡镇(街道)党委、政府考核指标,完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做好相关任务的实施工作。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共识和力量。

 

第二节  强化宣传引导

 

加大投入力度。健全稳定可持续的卫生与健康投入机制,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健康投入力度,科学合理界定各级政府投入职责,履行政府保障基本健康服务需求的责任。充分调动社会组织、企业等积极性,形成多元筹资格局。建立结果导向的健康投入机制,开展健康投入绩效监测和评价。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落实财税扶持政策。大力发展慈善事业,鼓励社会和个人捐赠与互助。

强化法治保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健康法律法规,推进依法行政。健全卫生健康全行业综合监管体系,加强卫生健康监督执法体系和能力建设,实施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强化政府在医疗卫生、食品、药品、环境、体育等健康领域的监管职责,建立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督管理体制。完善行政决策监督、信息公开、责任追究制度。

凝聚社会共识。大力宣传各级党委、政府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战略思想和方针政策,突出宣传推进健康雁江建设的重大意义、总体战略、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不断加强正面宣传、舆论监督、科学引导和典型报道,增强群众对健康雁江建设的普遍认知,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健康雁江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三节  做好监测评估

 

根据本方案,制定实施五年规划等政策文件,对各项政策和措施进行丰富和完善,明确各阶段实施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建立健全监测评价机制,定期开展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调查,健康素养监测等项目监测工作,对目标任务落实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对实施进度和效果进行年度监测和评估,并根据监测评估情况对目标任务进行必要调整和优化。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对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总结和推广。

主办:资阳市人民政府 承办: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联系电话:028-26655501 市政府网站联系电话:028-28000836
网站标识码:5120000001  蜀ICP备05007295号-1 川公网安备 512002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