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江区卫生健康局
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首页 > 雁江区卫生健康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雁江区医疗卫生次中心设置规划(2021—2025年)
发布时间:2021-12-03   录入:雁江区卫生健康局

 

为谋深做实医疗卫生领域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雁江区卫健系统全力整合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突出区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着力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满足全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根据《四川省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指南(试行)》要求,结合我区《资阳市雁江区“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编制本专项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现状
1.经济社会水平发展情况。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同口径增长6.8%,与全省水平持平,高于全市水平,区域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持续增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实现73.83亿元,较“十二五”增加25.54亿元,年均增长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9%,高于全省1.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632.18亿元,较“十二五”增加233.4亿元;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由15:42:43调整为16:34:50,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实现38402元,年均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实现19311元左右,年均增长9.2%。
2.人口结构情况。雁江现辖17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现有人口107万人(含临空区、高新区),其中育龄妇女25.21万人,已婚育龄妇女21.08万人。“十三五”期间共出生4.941万人,人口出生率45.21‰;死亡人口3.1248万人,死亡率28.58‰,自然增长率16.62‰;60周岁以上老年人22.4万人,其中,65周岁以上老年人19.7万人,80周岁以上老年人3.3万人,90周岁以上老年人4500人,100周岁以上老年人117人。
3.卫生健康事业现状。“十三五”期间,加快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卫生健康事业获得长足发展,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202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1.43岁,比2015年提高1.63岁,婴儿死亡率由4.65‰下降到1.7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7.95‰下降到3.61‰,孕产妇死亡率由36.71/10万下降到0/10万。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2.51人、注册护士2.42人,每千人口拥有医疗床位数4.79张,高于国、省标准0.38张。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为0.66‰。
(二)机遇和挑战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论述中,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这对于卫生健康事业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
1.面临的机遇
——从战略高度寻求和把握机遇。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关于健康治理问题中强调,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制度保障,坚持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完善国民健康政策,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构想,对于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雁江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坚持成资同城化战略支撑,着力构建“联动成渝、全面开放,市区一体、共建共兴”发展格局,围绕“临空经济、公园城市、长寿之乡”三张名片,强化“成渝联动门户、成都东部枢纽、临空经济高地、山水魅力之城”四大功能支撑,全力推进五大产业功能区建设,加快建设成资同城化创新发展先行区,这将为我区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和良好环境。
——从深化医改中寻求和把握机遇。加快建立与雁江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更加成熟定型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完善疾病预防控制、重大疫情救治、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加快推动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以家庭医生制度为基础,稳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完善全民医保制度,推动药品集中采购和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提高保障能力。推进药品供应保障机制改革,降低医药费用。健全综合监管机制,构建多元化监管体系,创新监管方式。协调推进财政投入、医疗服务价格、人事薪酬、学科人才、卫生信息化等配套改革。
——从群众健康理念转变中寻求和把握机遇。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得到极大释放,健康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健康消费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逐步显现,这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带来了新机遇。坚持健康需求导向。以健康需求和解决人民群众主要健康问题为导向,以调整布局结构、提升能级为主线,适度有序发展,强化薄弱环节,科学合理确定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规模及布局。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注重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与使用的科学性与协调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切实落实政府在制度、规划、投入、服务、监管等方面的责任,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大力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坚持系统整合,加强行业监管与属地化管理,统筹城乡、区域资源配置,统筹当前与长远,统筹预防、医疗和康复,中西医并重,注重发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促进均衡发展。
——从健康服务业发展广阔空间中把握机遇。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将基本建立覆盖人的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发展健康服务业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医疗服务,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积极发展健康保险,全面发展医养结合,支持发展健康体检咨询、全民体育健身、健康文化和旅游等多样化健康服务,培育健康服务业相关支撑产业,健全人力资源保障机制,夯实健康服务业发展基础。健康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卫生计生事业的内涵,更拓宽了事业发展的外延,为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我区医疗卫生行业必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2.面对的挑战
——体制机制弊端尚未破除。医药卫生体制机制深层次矛盾凸显,三医联动改革任务艰巨,医疗服务价格不合理、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滞后、药品和耗材价格仍然虚高、综合监管有待加强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群众就医负担较重,一些慢性病和大病医疗个人费用比例偏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病交加等现象还一定程度上存在。
——医疗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医疗卫生资源相对不足,特别是优质医疗资源短缺,难以满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进一步释放的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相对不足,难以承担分级诊疗制度中基层首诊的重任;市、区医疗卫生资源布局不够合理,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分布不均衡,病床资源与人力资源的比例失调。
——卫生发展模式亟待转变。区级以上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不健全,缺乏联通共享,重医轻防、防治脱节等问题比较突出。部分医疗机构发展片面追求规模扩张,重基础设施,轻技术能力,重物化,轻服务。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科技信息技术推广运用不够,给公共卫生服务带来新要求、新挑战。
——人口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人口老龄化趋势更加明显,老年人口呈现数量大、增速快、高龄化等特点,既使健康养老的压力陡增,又对医疗保障产生巨大压力。重大疾病对妇女儿童等的健康威胁仍未消除,三两孩政策的全面实施、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数量庞大的流动人口和频繁的人口迁移,给全覆盖服务人民健康能力提出了挑战。
二、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十四五”期间,雁江区将依托丹山镇中心卫生院、伍隍镇中心卫生院、丰裕镇中心卫生院建设区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形成“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区、康复回乡镇”的就医格局。2021 年,先行在丹山镇中心卫生院试点建设,逐步推进伍隍中心卫生院、丰裕镇中心卫生院区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到2025年,3个区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全面建成投用,确保运行机制高效顺畅、科室设置科学、服务流程规范、设施设备齐备,能初步识别和诊治 100个以上基本病种,区域外住院人次占比逐年下降。区域医疗卫生次中心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医疗整体水平明显增强,就诊率达到92%,基层诊疗人次较调整前增长5%,确保广大群众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医疗卫生健康服务的目标。
(二)具体目标
按照“区域统筹、提质增效”的工作原则,进一步整合优质资源,积极培育形成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服务能力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示范机构,建设成为区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充分发挥区域医疗卫生次中心辐射带动作用,保障全区公共卫生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改善基础设施。按照资阳市区域卫生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雁江区建设总体规划,充分利用我区现有卫生资源和基础设施,合理规划布局业务用房,避免重复建设,配置专业技术人员,更新医疗设施设备,推动区级医院医疗资源下沉、重心下移到区域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到规模适宜、功能适用、流程科学、装备适度、经济合理、安全卫生。
——发展人才队伍。加强区域医疗卫生次中心用人自主权,实现空岗有序补员,确保按照《四川省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指南(试行)》人员配备标准和核定编制基本补齐相关人员。多渠道培养以全科医生、紧缺专业、科室建设带头人为重点的医疗卫生次中心人才。整合区级公立医院优秀医疗人才资源和管理团队,采取驻点帮扶、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巡回医疗等多种形式,从技术和管理上加强指导帮助,提升医疗卫生次中心的医疗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提升医疗业务。加大资金投入,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开展医疗卫生服务,统一引进使用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软件,实现疾病预防控制服务和医疗服务信息互联互通,打破疾病预防控制服务与医疗服务“信息孤岛”,推动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实现疾病预防控制服务与医疗服务全面融合,推动疾病预防控制服务与医疗服务高效协同、无缝衔接,确保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
——增强辐射能力。区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坚持均衡分布、需求导向和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聚焦资源重点打造,以点带面,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整体水平和能力提升。组建丹山、伍隍、丰裕区域医疗卫生次中心,试点宝莲、资溪社区医院建设,床位规模根据其服务人口数量、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服务辐射半径、地理交通条件等因素,按照次中心的类型、基本任务和功能合理确定,每千服务人口设置1.0~1.5张床位,充分发挥区域医疗卫生次中心辐射带动作用。(次中心服务人口,按本乡镇常住人口加暂住人口,再加上级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划定的辐射乡镇人口的三分之一计算)
三、空间布局
(一)各医疗次中心服务范围覆盖周边乡镇,辐射人口 10 万人及以上。医疗次中心的功能定位为辐射周边乡镇的医疗急救、中医诊疗、消毒供应、医疗质控、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等,达到国家二级及以上医院水平,形成 30 分钟医疗急救圈,带动辐射区域内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发展,实现基本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全覆盖。
(二)丹山镇中心卫生院按照行政区划辐射丹山镇中心卫生院第一分院、丹山镇中心卫生院第二分院;伍隍镇中心卫生院辐射石岭镇卫生院、宝台镇卫生院、东峰镇卫生院、堪嘉镇卫生院;丰裕镇中心卫生院辐射丰裕镇中心卫生院第一分院、丰裕镇中心卫生院第二分院、迎接镇卫生院。
四、主要任务
(一)基础设施建设
1、丹山医疗卫生次中心:建成资阳市雁江区公共卫生临床医疗次中心。计划投资1.5亿元,规划用地50亩,项目总建筑面积20000-25000平方米,设置床位200-300张,其中含负压病床至少5张,建成拥有结核分枝杆菌实验室、PCR实验室、全封闭式负压系统的烈性传染病应急病区、新风系统的传染病专科病房等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成为一所拥有39种法定传染病和新、突发传染病定点医疗机构。2021年启动征地工作;2022年完成项目策划包装、研究和相关专题论证、水土保持报告、环境影响评价、节能审查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林地占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实施方案)、概算等工作;2023年完成审批招标和开工建设;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
2、伍隍医疗卫生次中心:建成资阳市雁江区医疗康养结合次中心。计划投资9000万元,新增规划用地15亩,项目总建筑面积20000-23000平方米,设置床位200-300张,康养床位至少设置100张,2022年启动征地工作;2022年12月底完成项目策划包装、研究和相关专题论证、水土保持报告、环境影响评价、节能审查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林地占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实施方案)、概算等工作;2023年6月完成审批招标和开工建设;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
3、丰裕医疗卫生次中心:建成资阳市雁江区精神卫生医疗次中心。规划用地16亩,项目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设置精神科床位200张,计划投资8000万元,2021年启动征地工作;2022年完成项目策划包装、研究和相关专题论证、水土保持报告、环境影响评价、节能审查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林地占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实施方案)、概算等工作;2023年完成审批招标和开工建设;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
(二)医疗设备配置
根据《四川省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指南(试行)》标准,各医疗次中心医疗设备配置如下表:
 
项目
单位
丹山医疗卫生
次中心
伍隍医疗卫生
次中心
丰裕医疗卫生
次中心
现已配备医疗设备
CT、DR、彩超、十二导联心电图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血凝仪、麻醉机、胃肠镜、呼吸机、除颤仪、腹腔镜、鼻咽喉镜、碎石机、肺功能检测仪、急救型救护车、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快检设备
0.35T核磁共振、DR、彩超、十二导联心电图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麻醉机、有创呼吸机、胃肠镜、腹腔镜、宫腔镜、除颤仪、急救型救护车
DR、彩超、十二导联心电图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凝仪、麻醉呼吸机、除颤仪,心电监护仪,口腔科设备,耳鼻喉内窥镜,裂隙灯,急救型救护车。
2021年配置
 
碎石机
CT、体外冲击波碎石机
2022年配置
五官科设备
CT
胃肠镜、有创、无创呼吸机
2023年配置
口腔设备
口腔及耳鼻喉科设备
腹腔镜、前列腺汽化电切设备、气压弹道碎石仪
2024年配置
C臂和骨科器械设备
重症医学科设备
现代康复设备
2025年配置
核磁共振、透析设备
 
呼吸重症科相关设备
各区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均在门急诊增设轮椅、推车、拐杖、助行器、助听器、老花镜等设备设施。各服务窗口提供坐候服务,等候区配备足够的座椅;有健康宣教栏,开展图文宣传,提供健康教育服务。完善门、急诊诊查床旁的遮挡设施。在病区,每个科室住院部常规配置治疗车、病历车、抢救车、药物振荡器、床单位消毒器、监护仪等设备。病房常规配置供氧终端、吸引终端、输液架、呼叫器等设备设施。
(三)科室设置
1、丹山医疗卫生次中心:根据《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2016版)》的要求,科室设置至少包含传染科、结核科、发热门诊、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中医科、急诊科、口腔科、五官科、重症监护室等临床一级科室,分设二级科室或医疗组至少20个。
到2023年底,增加完善口腔设备,用两年的时间规范建设和运行口腔科;2024年要规范建设骨科;2024年-2025年,根据功能和专科特长需要,逐步建设肾病专科。
公共卫生科室设置要在2022年前增设听力筛查室、智力筛查室、心理咨询室、家庭医生工作室等。并在2022年底前,预防接种门诊要达到AAAA数字化门诊标准。2025年前建成眼保健中心。
2、伍隍医疗卫生次中心:根据《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2016版)》的要求,科室设置至少包含中医康复科、中医内科、发热门诊、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中医科、急诊科、全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皮肤科、重症监护室、老年医学科、麻醉科等临床一级科室,分设二级科室或医疗组至少15个。
到2022年底,完成口腔科及耳鼻喉科、呼吸内科设置;2024年底完成重症医学科设置;2023年老年病科规范运行;2025年底投入康养中心、体检中心的使用。
公共卫生科室设置要在2022年-2023年增设听力筛查室、智力筛查室、心理咨询室、家庭医生工作室等。并在2023年底前,预防接种门诊要达到AAAA数字化门诊标准。
3、丰裕医疗卫生次中心:根据《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2016版)》的要求,到2021年底,增加完善精神卫生保健科,用两年的时间规范建设和运行精神卫生保健科;2024年要规范建设骨科;2024年-2025年,根据功能和专科特长需要,逐步建设肾病专科。
公共卫生科室设置要在2022年前增设听力筛查室、智力筛查室、心理咨询室、家庭医生工作室等。并在2022年底前,预防接种门诊要达到AAAA数字化门诊标准。2025年前建成眼保健中心。
(四)人才队伍建设
到2025年,各医疗卫生次中心人员配置基本达到以下标准:
1、病床与卫生技术人员之比:卫技人员占全院总人数80%以上;实际开放床位与卫生技术人员比例至少1:1.3;实际开放床位数与护理人员之比至少1:0.6;医护比达到1:1.5。
2、至少有3名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师;各临床科室主任均有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
3、全科医师占比不低于全院医师总数的95%,公共卫生医师不少于2名,并配备一定比例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4、其他医技科室人员须具备合法资质,满足工作需要。
(五)信息化建设
1、丹山医疗卫生次中心:2021年首年将完成基础系统建设,为后续智慧医院建设打好基础。完成HIS的更换,完成PACS、LIS、结构化病历、体检系统、排队叫号、自助服务(自助挂号、自助缴费、自主打印报告等)、预约挂号、合理用药、处方点评系统的上线,并完成电子健康卡接口建设。
2022年完成临床路径、报表统计功能、健康管理系统,完成电子病历三级创建,完成电子票据接口建设。
2023年完成患者随访互动(含PC端和手机端)及优化网线布局。
2024年-2025年发展远程医疗。利用5G网络,开展远程检查,充分利用上级优质医院优质专家诊断能力,实现跨区域、跨医院之间的业务指导、质量管控,应用于医联体,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降低患者就医成本、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全面推开远程会诊、远程查房;推行移动医护系统。
2、伍隍医疗卫生次中心:2021年首年将完成基础系统建设,为后续智慧医院建设打好基础。
2022年底完成HIS系统的更换,完成LIS、PACS、结构化病历、体检系统、排队叫号、自助服务(自助挂号、自助缴费、自主打印报告等)、预约挂号、合理用药、处方点评系统的上线,并完成电子健康卡接口建设。完成临床路径、报表统计功能、健康管理系统,完成电子病历三级创建,完成电子票据接口建设。
2023年完成患者随访互动(含PC端和手机端)及优化网线布局。
2024年-2025年发展远程医疗。利用5G网络,开展远程检查,充分利用上级优质医院优质专家诊断能力,实现跨区域、跨医院之间的业务指导、质量管控,应用于医联体,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降低患者就医成本、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全面推开远程会诊、远程查房;推行移动医护系统。
丰裕医疗卫生次中心:2021年首年将完成基础系统建设,为后续智慧医院建设打好基础。
2022年完成HIS的更换,完成PACS、LIS、结构化病历、体检系统、排队叫号、自助服务(自助挂号、自助缴费、自主打印报告等)、预约挂号、合理用药、处方点评系统的上线,并完成电子健康卡接口建设。
2023年完成临床路径、报表统计功能、健康管理系统,完成电子病历三级创建,完成电子票据接口建设,患者随访互动(含PC端和手机端)及优化网线布局。
2024年-2025年发展远程医疗。利用5G网络,开展远程检查,充分利用上级优质医院优质专家诊断能力,实现跨区域、跨医院之间的业务指导、质量管控,应用于医联体,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降低患者就医成本、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全面推开远程会诊、远程查房;推行移动医护系统。
(六)制度机制建设
1、建立政府投入保障机制。逐步提高政府卫生健康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按照财权、事权相统一和分级负担的原则,各级政府要将符合政策规定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资金足额纳入年初预算。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加强资金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健全补助资金分配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机制。建立与医疗卫生次中心医务人员劳动付出与基本相适应的工资收入分配机制,调动医疗卫生人员积极性。
2、建立医联体共建机制。建立区人民医院联系丹山医疗卫生次中心,区中医院联系伍隍医疗卫生次中心,区妇保院联系丰裕医疗卫生次中心常态共建机制。加强学科建设的指导、帮扶,使各医疗卫生次中心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得到大幅提高,科研能力显著增强,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持续推进,实现了区镇两级医疗资源互通共享分别增挂丹山、伍隍镇中心卫生院“资阳市雁江区第二、三人民医院”牌子,丰裕镇中心卫生院增挂“资阳市雁江区精神卫生保健院”牌子,突出区域医疗卫生次中心特色。
3、建立人才队伍培引机制。建立健全医学人才培养供需平衡机制,实施医、药、护、技等专业人才继续教育制度,促进医学教育协调发展。建立与省、市医疗机构人才互派交流学习培养机制。以岗位技能培训为重点,加强儿科、精神、老年医学、护理、急救、康复等各类紧缺人才以及护理员、健康管理师等健康服务型人才培养。建立卫生健康领域高层次人才引进制度。立足实际,找准短板,搭建平台,通过柔性引才等方式积极引进高层次和紧缺人才为我所用。加强培养卫生健康领域首席专家、领军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加强医学重点专科、特色专科等建设,培养、聚集一批优秀人才。完善对口支援和青年医师下基层制度,鼓励、引导高校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服务,全面实施区域内人才区、镇、村一体化管理。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领导责任。区卫健局是实施区域次中心建设的责任主体和工作主体,要以卫生健康事业区域平衡发展为统领,推进次中心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提高项目实施的科学性、有效性,要明确工作思路,狠抓中心建设项目的落实,把次中心建设项目实施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全面完成次中心建设提出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二)强化投入保障。全面贯彻落实卫生投入政策,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卫生投入机制,逐步提高政府卫生健康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要坚持以区域医疗次中心建设为主的鲜明导向,资金、项目安排重点向区域医疗次中心建设单位倾斜,加强资金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重点建设3个区域医疗次中心,逐步提升乡镇卫生服务能力,逐步缩小城乡医疗服务差距,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三)加强考核评估。本项目由区卫健局牵头组织实施,要加强对项目建设实施情况的动态监测和跟踪分析,成立专门的评估工作小组,开展中期评估和期末评估,视情况开展年度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各项目标及指标的完成情况;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进展情况;各项政策和措施落实情况;研究项目建设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总结项目实施的经验,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调整项目建设。
主办:资阳市人民政府 承办: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联系电话:028-26655501 市政府网站联系电话:028-28000836
网站标识码:5120000001  蜀ICP备05007295号-1 川公网安备 512002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