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江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首页 > 雁江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资阳市雁江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关于切实做好雁江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05-19   录入:雁江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一、总体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着力在理顺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质量、创新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到2021年底,全面完成农村公共文化阵地的资产清理登记、网点布局调整,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文化产品供给更加丰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作用发挥更加充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效能大幅提升。到2025年底,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农村“十里文化圈”,文化供给更加符合农民需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效能全面整体提升。

二、重点任务

(一)优化公共文化服务网点布局。结合实际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点布局,着力解决文化阵地被闲置、被挤占的问题。未涉改镇(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管理模式不变,继续由所在镇(街道)指定相关单位管理;未涉改村(社区)文化室、广播室等网点,继续由所在村委会(社区居委会)管理。被撤并的镇(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由改革后的镇(街道)统筹管理使用,确保文化阵地不闲置、文化服务功能不变。各镇(街道办)要认真组织开展农村公共文化阵地资产清理登记工作,掌握近5年来中央、省、市、县补充的文化设施设备使用现状,加强国有公共文化资源管理利用,确保不闲置、不流失。

(二)突出中心镇(街道)文化服务能力建设。我区要结合实际,切实发挥中心城镇(街道)资源优势,打造一批集图书阅读、党史教育、文艺培训、便民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文化综合体,切实加强周边镇(街道)、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抱团发展。雁江区丹山镇作为全省第二批乡镇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试点镇,要切实做好试点工作,为我区乡镇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积累经验。认真落实《四川省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振兴样板村镇,2021年建成区级样板镇2个、样板村20个,到2025年配合我市达成建成20个市级文化振兴样板村镇、80个县级文化振兴样板村镇,力争申报成功5个省级文化振兴样板村镇的目标。

 (三)实施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下沉优质城市文化资源,着力解决农村文化资源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开展“结对子、种文化”活动,公共文化单位要主动联系帮扶中心镇(街道)文化建设,开展文化干部下基层活动,且每年深入镇(街道)、村(社)开展文艺活动和辅导培训不少于8次。鼓励文艺演出走出剧院、图书走出书屋、展览办到村头,让基层的艺术进城来、城里的精品下乡去,实现城乡文化资源共享共用。组织基层文艺骨干参加“群众广场舞大赛”等文艺活动,为乡村文化人才提供更多才艺展示的平台。

(四)丰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提供内容丰富的公共文化产品,着力解决文化活动形式单一、供需对接不够精准的问题。以区文化馆、图书馆分馆及服务点为载体,加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培育力度,到2025年形成“一镇一品牌”。继续实施文化进万家惠民活动,采取“订单式”服务方式,让农民自主选择喜欢的演出节目及服务内容,满足农民基本化、多样性的文化需求。支持镇(街道)、村(社区)结合实际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帮助建立“秧歌队”“坝坝舞队”“舞龙舞狮队”等乡村业余文艺队伍,实现“一村一队伍”。加大农村题材文艺作品创作力度,深入挖掘乡村优秀文化资源,创作一批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五)开展数字文化建设行动。推进镇(街道)、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综合体)无线网络全覆盖,实现电脑、电视、手机等终端便捷高效获取数字文化资源。加强农村广播系统建设,建立健全广播电视设施运行维护长效机制,保障广播电视系统正常运行;加强广播“村村响”运行维护资金保障,切实做好广播电视传输工作;巩固提升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率,全面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时时通、优质通”。我区公共图书馆要加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的成果运用,主动向基层开放资源,确保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成果全民共享。

(六)推广社会共建创新行动。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积极申报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培育和扶持民办图书馆、民办文化馆(站)、非国有博物馆和群众文艺团队等文化非盈利组织,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各类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发展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深入开展“百姓大舞台 志愿服务展风采”等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七)实施文化铸魂工程。加强传统优秀文化保护,补充乡土文化资源库,积极培养并培训一批乡村文化能人。重点加强古建筑、古遗址等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利用,发掘研究乡村传统文化,保留乡村记忆。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打造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体验基地、保护传承基地。围绕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文化节日,开展“乡村村晚”“千龙千狮闹新春”“万人赏月诵中秋”等节日文化活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蒋晓梅局长任组长、刘涛副局长任副组长,公共服务股、规划产业股、文艺文博股、开发宣传股、广播电视股及区文化馆、图书馆、文管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股室抓落实的工作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公共服务股,负责日常工作。

(二)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资金,及时拨付、配套资金,重点支持涉改镇(街道)、村(社区)合理利用公共文化服务资金,保障涉改镇(村)公共文化服务阵地高效运行。鼓励企业、社会以赞助、赠送等方式,参与或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更多资金来源。

(三)强化人员保障。严格执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相关规定,切实按照本地公共文化设施的功能、任务和服务人口规模,合理设置公共文化服务岗位,配备相应文化人员。鼓励和支持文化专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和志愿者到基层从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

(四)加强业务指导。加大对涉改镇(街道)、村(社区)文化队伍的业务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基层文化队伍业务水平。区文化馆、图书馆要充分发挥专业职能,指导涉改镇(街道)、村(社区)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活跃乡村精神文化生活。

(五)强化考核督查。加强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指导,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督查调研、跟踪问效等方式,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提质增效,对进展缓慢的及时提醒,对不符合标准的责令整改。

主办:资阳市人民政府 承办: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联系电话:028-26655501 市政府网站联系电话:028-28000836
网站标识码:5120000001  蜀ICP备05007295号-1 川公网安备 512002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