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县农业农村局
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岳县农业农村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大民生信息 > 乡村振兴
安岳县农业农村局 关于健全防止耕地撂荒长效机制确保动态清零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04-08   录入:安岳县农业农村局

安岳县农业农村局

关于健全防止耕地撂荒长效机制确保动态清零的通知

 

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撂荒地治理是耕地保护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摸清底数、分类推进撂荒地利用。2024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因地制宜推进撂荒地利用,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对确无人耕种的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多途径种好用好”。近三年来,全县认真摸底数、建台账、抓整治、建机制,大面积耕地撂荒得到基本遏制,但仍然存在撂荒反弹风险高、新增撂荒隐患多等现象,需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为持续巩固撂荒地整治成果,进一步健全防止撂荒长效机制,减少存量、遏制增量,全力确保撂荒地动态清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强化责任落实

各乡镇(街道)一是要抓好农户承包耕地种植管理,加强动态监测、预警,及时发现并指导消除撂荒。二是加强土地流转审批管理,受让方弃耕抛荒连续两年以上的,承包方可依法要求终止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三是村(组)集体经济组织要严格监督承包方依照承包合同约定的用途种好用好承包耕地。对确无人耕种的撂荒地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多途径种好用好。

二、强化科学整治

实施防撂荒培地力整治行动,对于耕地撂荒风险较高的,要着力改条件、提地力、优经营、增产量,探索整治耕地撂荒、促进持续利用的有效路径。对于农业农村部反馈的耕地未耕疑似图斑,经摸排核实,具备复耕复种条件的撂荒地,要抢抓春耕生产重要时机,抓紧复耕复种,并及时销号,实现动态清零。对于缺乏水源保障、水肥流失严重、地力较差、耕层浅等不宜耕种的,要坚持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按有关政策规定和规划对接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进行土地类型调整。

三、强化主体培育

要着力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参与度,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和家庭农场培育提升行动,提升主体参与撂荒地整治及生产经营的能力和水平。要着力提高社会化服务的支撑度,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运行机制,逐步扩大覆盖范围、拓展服务领域,为撂荒地复耕后提供全程全链便捷服务。要着力提高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统筹度,全面规范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管理机制,实施扶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提升村集体经济组织治理耕地撂荒的能力和效果。

四、强化监测监督

严格落实“田长制” 要求,把耕地撂荒作为“田长”巡田的重要内容,对责任区域开展常态化巡查、核查,动态跟踪耕地撂荒及复耕复种情况。强化社会监督,广泛宣传“ 96169”撂荒举报电话及县农业农村局撂荒地举报电话“028-24502283”,各乡镇要通过设立举报信箱、举报电话等形式,畅通耕地撂荒举报渠道,让社会公众知晓并参与耕地撂荒监督。探索举报奖励机制,调动公众积极性。

五、强化宣传引导

加强政策法规宣传,通过农村大喇叭广播、张贴标语、发放撂荒地治理政策问答手册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和耕地保护政策,切实增强广大农民爱惜耕地、管好耕地、用好耕地的自觉性和责任意识。积极宣传推广代耕代种、订单农业、规模经营、土地入股、集体耕种“五种模式”,因地制宜做好农户承包耕地撂荒整治“后半篇”文章。将乡村治理与撂荒地整治相结合,运用村规民约、村民诚信管理、红黑双评等基层治理办法,引导承包户自觉履行责任,无力耕种的农户委托亲友代耕代种或规范流转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耕种。

六、强化政策落地

各乡镇要认真落实《安岳县农户承包耕地撂荒整治“回头看”工作方案》《长效防止农户承包耕地撂荒六条措施》等政策文件,结合实际建立健全撂荒耕地动态清零长效机制。严格落实“谁种粮、谁受益”原则,特别是针对撂荒耕地种植主体,要严格落实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稻谷补贴等强农惠农补贴政策。严格执行“撂荒一年以上的耕地,取消发放次年耕地地力补贴资格,待复耕复种后恢复补贴”“园区及其辐射带动区域无耕地撂荒”规定。

七、强化督导考核

各乡镇要强化督促指导,对已复耕复种的撂荒地适时开展“回头看”。将撂荒地治理纳入县级领导挂联部门联系指导乡镇(街道)工作机制指导范围,不定期督促指导。将撂荒地动态清零工作纳入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考核,对履行责任不到位的乡镇(街道)部门,取消涉农工作评先评优资格;加强对示范性家庭农场的跟踪考核,对于出现撂荒的给予降级、除名等处理。

 

 

                 安岳县农业农村局

   202441

主办:资阳市人民政府 承办: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联系电话:028-26655501 市政府网站联系电话:028-28000836
网站标识码:5120000001  蜀ICP备05007295号-1 川公网安备 512002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