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集全市之智、举全市之力,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到2019年底,全市325个贫困村如期全部退出、23.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部完成,为确保资阳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如今,漫步资阳乡村田野,映入眼帘的,处处是喜人的变化:道路平坦通畅,新房子一片连着一片,贫困群众吃穿不成问题,群众脸上洋溢着真诚淳朴的笑容……资阳人民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得到解决,全面小康的梦想即将实现。
坚持党的领导
党建聚力真抓实干
作为川中典型丘区,我市的贫困状况、深度虽不及甘阿凉一带,但却是四川省“四大片区”外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市(州)之一。全市贫困村数量大、较分散,贫困人口小集中、大分散,大多分布在水库淹没区、深丘地区、旱山区、边界区。其中,插花贫困人口占63.1%,涉及1663个非贫困村,特别是安岳县有贫困村162个、非贫困村764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1.9万人,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如何向党中央、向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考量着资阳市委、市政府谋篇布局和科学决策的质量。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市委鲜明脱贫攻坚是“头等大事”的导向,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上不断探索、大干实干、不胜不休,探索建立“党组织+”,切实加强贫困村“五个一”和非贫困村“三个一”帮扶力量调整选派、培养使用、督促指导、管理考核,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转化成推动脱贫攻坚的强大正能量,让鲜红的党旗在脱贫攻坚一线高高飘扬。
市委成立了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实行双组长负责制,市委书记、市长同时担任组长。市、县(区)、乡(镇)建立起脱贫攻坚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书记一起抓的工作格局。
2015年以来,全市统筹协调131名市县(区)级领导、445个帮扶单位,选派精干人员975名组建325个驻村工作队驻村帮扶325个贫困村,组织2万余名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实现325个贫困村“五个一”帮扶力量和1663个非贫困村插花式贫困户“三支力量”全覆盖。全市共派出825名第一书记、325个驻村工作队奋战脱贫攻坚一线。
全市各级帮扶力量认真履职,主动作为,经常性到村开展帮扶工作,通过思想上引领、经济上资助、心理上疏导、产业上扶持,变“输血”为“造血”,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引导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今年,为确保脱贫攻坚质量,我市又组建了“2+1+6”指挥体系,全程开展“任务和问题清零”督战行动,坚决确保资阳的脱贫攻坚实效经得起历史和群众检验。
ldquo;王书记是好书记,如果不是因为她,我家房子早都垮了。”82岁的乐至县贫困户尹庆德感激地说。市发改委王桂琴被组织选派到乐至县佛星镇马桑坡村担任第一书记以来,她配班子、建阵地,跑项目、引资金,修道路、兴水利,用一桩桩实事、一片片真情,推动脱贫攻坚,赢得群众点赞。马桑坡村的今昔巨变,是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成效的缩影。
如今,全市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的2435元增加到2019年的6969元,年均增长19.2%。全市累计投入各类专项扶贫资金47.36亿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4.52亿元,行业专项资金22.84亿元。全市贫困人口“两不愁”全面实现,“三保障”根本解决。贫困地区群众出行难、用水难、通信难等问题得到普遍解决。
以人民为中心
精准施策啃下“硬骨头”
在距资阳城区20多公里的雁江区保和镇六石包村,多年来同其他贫困村一样一直面临路难行、病难医、无产业的困境。在脱贫攻坚政策帮扶下,该村通过精准扶贫,完善基础设施,发展柑橘、雷竹等集体经济,持续带动村民增加收入,成功脱贫退出贫困村。
贫困村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不足;贫困群众因病、因残、因灾致贫现象突出,贫困程度深,自我发展能力弱,居住分散,脱贫难度很大。据悉,我市直到2016年渝蓉高速建成通车,才实现“县县双高速”,到2019年乐至县陈毅故居旅游大道正式通车,才结束了资阳市没有一级公路的历史。气象资料显示,近55年资阳境内全面干旱有43年,2个县或3个县同时发生旱灾有52年,“十年九旱”成为资阳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最真实的写照。在我市,一人患病、全家致贫,因病返贫等特点突出,因病致贫占建档立卡贫困总人口的60%以上,因病致贫返贫人口比例大、困扰程度深。而产业脆弱、不足等问题,成为贫困村脱贫攻坚的最大“短板”,导致贫困村产业基础比较薄弱。
交通落后之困、十年九旱之苦、因病致贫之痛、产业脆弱之忧,这“四大难题”是我市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贫困村脱贫致富最大“梗阻”。难题如何破解?答案就是:始终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脱贫攻坚始终,精准施策下足“绣花功夫”。
在工作谋划、推进全过程中,我市把“精准”落实到脱贫攻坚的各环节、全过程。市委制定了精准识别问责办法,推动全市各级各部门下好精准到户的苦功夫,练好因贫施治的硬功夫,做好一户一策的细功夫,找准“穷根”,明确靶向,精准发力。
在破解基础设施发展瓶颈问题方面,着力畅通贫困走向振兴“造血”大动脉。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按照减贫任务需要纳入市级财政公共预算,县(区)级财政承担主体保障责任,每个贫困村按不低于200万元标准预算投入,重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建成通村、通组、入户和产业便道1300公里,建成小型水利设施项目1600余处。
在破解因病致贫返贫难题方面,在全国全省率先探索构建“五位一体”精准救治、医疗扶贫梯次保障、“一体化”监督管理健康医疗扶贫政策公共保障 “三大体系”,将农村低保人口纳入健康医疗保障范围,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得了大病生活过得去,让贫困患者通过治疗恢复劳动能力,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最大程度防止脱贫户因病返贫、边缘户因病致贫。
在破解持续增收难题方面,实施融合式发展拓宽共同奔小康新路径。全市探索建立了 “租赁返聘”园区带动、“保底回购”订单生产、“折股量化”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十大产业扶贫模式”,实施农旅融合、文旅融合“点、线、面”科学布局,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900余个,培育特色农业31.8万亩,走出了一条融合式发展支撑贫困群众持续增收发展之路,涌现出雁江晏家坝村、安岳狮子坝村、乐至荣家沟村等闻名市内外的脱贫“明星村”“样板村”。
通过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市23.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19万人得到了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支持,5.6万人得到低保特困供养等政策兜底支持,贫困人口“三保障”突出问题基本解决,完成3774人易地扶贫搬迁和2.7万户农村危房改造,2.4万名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无一例因贫辍学、因学返贫,贫困群众医疗保险费用由财政全额代缴,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和慢性病门诊个人支付占比均控制在10%以内。
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
广泛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交通、水利、农业、环保、生态、住房、健康、医疗、文化、教育等政治、经济、社会事业各个方面,如何“弹好钢琴”,构建协调完善的扶贫格局,是我市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
我市抓住核心和基础,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政治优势,着力发挥政府投入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坚持完善大扶贫格局,形成了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社会扶贫参与机制。
做好顶层设计,把脱贫攻坚纳入全市总体发展战略,制定了“3+22” 扶贫政策体系。每年制定22个行业扶贫年度专项方案,每年开展“10.17”国家扶贫日系列活动,构建起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合力攻坚的大扶贫工作格局。
不断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市级财政每年预算投入在5000-10000万元之间,县(区)投入保持在1亿元左右,贫困人口健康医疗扶贫基金每年保障在5-7亿元。
持续深化社会扶贫,深入推进全市“有爱城市”“有爱乡村”建设,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再行动”、政协委员“我为扶贫攻坚做件事”、万企帮万村、国家“扶贫日”捐赠等社会扶贫活动广泛开展,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积极贡献。
同时,我市始终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创新开展了新时代“幸福基金·幸福超市”“扶贫120”“五点钟书屋”,广泛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注重加强典型引导,每年“10.17”国家扶贫日期间,坚持召开脱贫攻坚奖评选和表扬大会,选树脱贫示范典型,深入挖掘脱贫典型的精神内涵,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让贫困群众有目标、有方向,推动群众“敢脱贫”“勇脱贫”,让贫困群众在自强不息中改变贫穷面貌。
今天的成果,将成为历史;百年的梦想,需要去实现。当前,资阳正面临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资同城化发展、成渝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带建设等历史性机遇。面临新的机遇,站上新的起点,资阳积极谋划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部署开展实施乡村振兴三年攻坚行动、农村公路提质行动等重大工作,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更大气力、更实举措带领资阳人民向着乡村振兴、全面小康昂扬进发,让全市人民特别是贫困群众走向更加富裕的未来,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记者 王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