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首页 > 资阳市人民政府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 专项规划
【十三五】关于印发《资阳市养老与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7-04-20   录入:资阳市人民政府

资府办发〔2017〕20号

 

 

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资阳市养老与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临空经济区管委会筹备组,市级各部门(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资阳市养老与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4月20日

资阳市养老与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

 

 

 

 

 

 

 

 

 

 

 

20174


 

目    录

 

一、规划背景……………………………………………………4

(一)发展基础………………………………………………4

(二)面临形势………………………………………………6

二、总体要求……………………………………………………11

(一)指导思想………………………………………………11

(二)发展原则………………………………………………11

(三)发展目标………………………………………………12

三、空间布局……………………………………………………14

(一)一核…………………………………………………15

(二)两区…………………………………………………16

(三)五带…………………………………………………17

(四)九园…………………………………………………19

四、主要任务……………………………………………………20

(一)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20

(二)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23

(三)全面推进医养融合发展……………………………22

(四)加快实现养老与健康服务业智慧化…………………27

(五)大力发展养老与健康服务关联产业…………………28

五、保障措施……………………………………………………31

(一)加强组织领导………………………………………31

(二)加大政策支持………………………………………32

(三)强化要素保障………………………………………33

(四)健全制度及标准体系………………………………35

附件1………………………………………………………………37

附件2………………………………………………………………38

 

 


加快发展养老与健康服务业,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养老与健康需求、提升全民健康素质的必然要求,也是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为贯彻落实国家和四川省支持养老与健康服务业发展政策精神,促进全市养老健康产业加快发展,依据《四川省养老与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和资阳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服务业发展规划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16—2020年。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

1.多元化养老格局基本形成,养老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资阳市城乡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格局基本形成。城乡“三无”人员以及低收入的高龄、独居、失能老年人的养老得到重点保障。截止2015年底,资阳市城市和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49.04%。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建成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5个。公办养老机构引领社会力量逐步参与,建成养老机构173所,养老床位(含社区照料、农村幸福院床位)达2.24万余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0.4张。农村养老服务得到重视和发展,建成农村幸福院322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3个。政府基本养老保障托底作用明显,5799名城市“三无”老人集中供养率达82%,2.6万名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48.4%。养老从业人员已达2000余人。

2.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医疗条件明显改善。“十二五”期间,资阳市建立起以市、县级医院为龙头,基层医疗机构为基础,社会办医为补充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截止到2015年底,资阳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671所,其中:医院43所,基层医疗机构3628所;共有床位16190张,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6.43张,公立医院床位数3.26张,民营医院床位数0.68张,基层医疗机构床位数2.32张;共有医疗卫生人员18405名,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2850名,医疗机构执业(助理)医师5146名,注册护士4624名,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数分别为2.03名和1.93名,居全省中等水平。

3.健康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服务网络覆盖城镇和农村,为满足基本健康服务需求提供了保障。资阳市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已基本实现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截止到2015年底,资阳市城乡居民健康电子建档率达98.39%,高血压患者管理率62.10%,糖尿病管理率51.59%,65岁以上老年人管理率94.70%。同时,通过“健康四川”健康服务云平台,资阳市人民可享受到健康体检、健康咨询、体育健身、养生美容等服务。另外,已建立9个质量控制分中心,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4.借助优势资源,养老与健康服务关联产业不断发展。资阳市依托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特色农产品资源,相关的医药产业与保健品产业得到不断发展。发挥雁江区“长寿之乡”品牌优势,依托城东医药食品产业园、中和工业园,引进一批康养医药、食品企业,壮大康养产业集群,形成点线面协同推进的发展趋势。截止2015年底,已有一部分医药企业入驻资阳,其中,近一半的药品生产企业通过新版GMP认证。以保健食品和保健器械为代表的保健品行业也稳健发展。另外,依托安岳石刻、陈毅故里等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资阳市的康养旅游与养老地产等产业正加速发展。

(二)面临形势

1.重要机遇

(1)养老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资阳市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养老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截至2015年底,资阳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73.5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0.5%,高出全国4.4个百分点。需要政府提供养老保障的城市“三无”老人5799人,其中4792人在机构集中供养;农村“五保”老人26598人,其中18067人在机构集中供养。据预测,到2020年,资阳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79万余人,老龄化率达21%。老年人口不断攀升,老年疾病和老年慢性病等越来越多,对养老与健康服务的需求将持续增加。另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端养老服务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也将不断扩大。因此,资阳市养老与健康服务业市场前景广阔。

(2)区位优势明显,处于全省养老与健康服务创新发展核心区。资阳市位于四川省养老与健康服务创新发展核心区,有丰富的健康医疗资源及一定基础的相关支撑产业。资阳市位于成渝“双核”区域中心,作为对接成都、重庆的交通节点,其区位优势明显。另外,成渝高铁开通,成都经济区环线、成都二绕、成资快速通道等交通建设完成,资阳进入成都半小时经济圈。另外,根据资阳市“十三五”综合交通规划,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同步建设的有成安渝高速公路、资三快速通道、国道351、资安快速通道等多条公路,次级交通枢纽正在加快形成。资阳市可依托紧邻成都新机场的地理优势和便捷的交通,承接成渝两地、全国机场客户对高端养老与健康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服务能力,逐步实现全面融入成都,成为四川省养老与健康服务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

 

图1  资阳市区位图

(3)作为新兴先导型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大。养老与健康服务产业作为四川省五大新兴先导型产业之一,受到国家和四川省相关政策支持。资阳市在养老与健康服务业的投融资、土地供应、税费优惠、补贴支持、人才培训和就业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同时,规范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的拨付、使用和监督,保证了各类养老服务机构运营的连续性。另外,资阳市政府还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公益慈善组织支持养老与健康服务,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与健康服务业,为养老与健康服务业参与主体多元化创造了条件。

(4)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智慧养老成为新业态。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养老与健康服务业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撑,智慧养老成为养老与健康服务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资阳市推进“无线资阳”、“光网资阳”的建设正在稳步进行,为全市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化平台和老年人口数据库的建设奠定了技术基础。特别是“互联网+养老与健康产业”、“智慧医疗服务”、“个性化养老健康服务”等新型养老与健康服务业态,通过对养老与健康服务信息平台和服务热线等的使用,金融健康卡、远端监测医疗设备、可穿戴智能设备、移动医疗信息系统等的研发与应用,将推动养老与健康相关服务机构间、机构与个人间数据互通与共享,逐步实现资阳市养老与健康服务发展的信息化、网络化、远程化和智能化。

(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大力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养老与健康产业连接微观家庭和宏观经济两端,既能满足家庭和个人的康养需求,也是宏观经济增长的源泉。老年人所需的养老、护理和康复服务并不完全属于公共品,不能完全由政府提供。养老与健康产业的供给侧改革,为满足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安,老有所乐”中“养”、“依”、“安”、“乐”的需求提供了思路,为从供给侧发展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指明了方向。同时,延长了养老与健康服务业的产业链条,使相关产业全产业链的综合效应得以发挥,特别是对医疗卫生、医药器械、保健、旅游、金融等相关产业与养老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创造了条件。

2.面临挑战

(1)养老服务水平滞后于老龄化。资阳市养老服务水平滞后于老龄化程度。一是养老服务产品结构不平衡。养老服务资源城市相对集中,农村相对薄弱。床位总量绝对不足与相对剩余现象并存。现有床位中,医护型、养护型比例偏低。二是养老服务队伍专业人才相对匮乏。从业人员多为“40”、“50”后人员,年轻化、专业化程度较低,养老服务专业素养不足,只能提供简单低层服务,高端专业人才匮乏。三是养老服务标准化程度不高。我市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养老服务质量评估和等级评定标准尚未建立,养老服务与健康服务业缺乏行业规范和标准。

(2)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政府和社会对医疗卫生投入不足,资阳市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为6.34%,达到四川省平均水平;全国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06名、注册护士2.05名,四川省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数均为2.2名,资阳市分别为2.03名和1.93名,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全市医院病床使用率为87.33%。医疗卫生行业人力资源专业素质亟需提高,卫生领域领军人才缺乏。

(3)养老与健康服务机制体制创新不足。随着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养老与健康服务业快速发展,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政策法规体系完善、行业规范化管理和养老与健康服务资源整合等多方面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养老与健康服务业被列为四川省五大新兴先导型产业之一,其体制机制必然面临重大的改革与调整。目前,我市的养老产业大部分仍由政府包办,社会资本参与程度不高。原因在于:一方面作为新兴先导型产业,部分企业对健康服务业发展认识不足,不愿将资金投入养老与健康服务业领域;另一方面政府政策对社会资金进入养老与健康服务业的引导力度不够,体制性障碍较多。

(4)养老与健康专业人才相对缺乏。资阳市的养老健康服务专业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资阳市的老龄化程度高,养老健康专业服务人员需求较大,但目前相关的从业人员数量不足,供需缺口较大。按照规定,农村五保供养机构工作人员与机构供养对象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10,资阳市现有农村2.6万“五保”对象,最少需要2600名养老从业人员,但资阳市目前的养老从业人员仅为2000余人,加上城市养老与健康服务业对工作人员的需求,供需之间缺口更大。同时,在很多乡镇的养老机构中,服务人员大部分来自当地的村民,在养老机构中担任兼职服务人员,专业素养达不到要求。同时,缺乏专门的养老与健康服务培训机构对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全省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战略部署,坚持“立足资阳、面向成渝、辐射全球”的服务方向,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与健康服务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政府提供基本保障的引导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以建设“康养福地健康资阳”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依托优势资源和先进技术,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技术和新产品,完善养老与健康服务业产业体系,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推动养老与健康服务业融合化、集聚化、社会化、信息化发展,把资阳打造成全省康养融合、医养结合、创新发展示范区,全国健康养老试点示范先行区。

(二)发展原则

1.政府主导、保障基本

强化政府在基本养老与健康服务中的主导作用,着力保障农村“五保”老人、城镇“三无”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养老与健康服务需求,提升农村地区养老与健康服务水平,确保人人能够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2.市场驱动、提升效率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扩大社会参与,营造平等参与、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引导社会资本投向资源稀缺的养老与健康服务领域,满足人民群众养老与健康服务多元化需求。

3.深化改革、创新发展

深化养老与健康服务相关领域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充分激发社会资本潜力,有效释放人才资源活力。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培育新型业态,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养老与健康服务规范化、专业化水平。

4.突出特色、示范引领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培育产业集群,实现特色优势产业跨越发展,着力推进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大项目、产业集聚区和产业基地建设,培育打造产业发展平台,引领养老与健康服务业加快发展。

5.产业互动、融合发展

在产业融合发展理念指导下,以养老与健康服务业为基础,以打通、延长产业链与价值链为方向,打破要素瓶颈制约和体制机制障碍,探索多类型产业融合方式,培育多元化融合主体,建立多形式利益共享机制,形成养老与健康服务业与医药医械、保健(食)品、体育健身、旅游文化、金融保险等关联产业相互融合、互促共进的抱团发展格局。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立与资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居民养老健康需求相匹配、覆盖城乡、功能健全、结构合理的骨干企业(机构)和知名品牌,使养老与健康服务业成为推动资阳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把资阳市真正建设成为以健康养老、健康养生、健康疗养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康养服务创新发展示范区,为建设“康养福地健康资阳”奠定坚实基础。

2.具体目标

——养老服务业。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信息服务为支撑的主体多层次、投资多元化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到2020年,基本养老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养老服务业加速发展,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9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养老床位数达到3.0万张以上,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5张以上;养老服务业市场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一批有品牌、有实力的养老服务企业(机构)实现规模化发展。

——健康服务业。到2020年,卫生总费用达75亿元;人均期望寿命达77.2岁,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控制到6.5‰以下和0.19‰以下,达到全省中上水平;基本形成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健康服务业体系。

——发展环境。到2020年,养老与健康服务业发展深度融合,医药器械、保健(食)品、康养金融保险、康养旅游和文化、第三方服务等支撑产业发展迅速,养老与健康服务大数据平台等支持体系基本建立,行业规范与标准体系更加完善,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机制更加有效,形成全社会积极支持养老与健康服务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空间布局

在保障基本养老健康服务全域覆盖的基础上,依托现有发展基础,优化整合相关资源和要素,加快构建“一核两区五带九园”的养老与健康服务业发展格局。

 

图2 资阳市养老与健康服务业网点图

 

图3  资阳市养老与健康服务业空间布局图

(一)一核

即资阳养老与健康服务业核心区。依托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和雁江中心城区,努力打造全市养老与健康服务业核心区,加强核心发展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图4  “一核”分布图

功能定位。托“中国长寿之乡”品牌优势,推动雁江区各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康养产业综合服务水平,创建绿色和谐康养区,加快形成养老与健康服务产业集群。以临空经济区资阳片区为核心,辐射四川资阳金竹湾万亩森林公园、四川资阳文化产业园,发展临空养老与健康服务业,主要提供中高端、多元化的养老健康服务。

发展方向。在政府托底的养老与健康网保障基本养老健康服务的基础上,发展服务成渝、面向国内外市场的多元化中高端养老与健康服务,发展临空养老与健康产业,打造四川省和国家健康养老试点示范先行区。

(二)两区

即指乐至森林康养区、安岳休闲养生区。

——乐至森林康养区

充分发挥生态和旅游资源优势,推进健康养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重点建设川中生态旅游文化康养园、蟠龙湖生态康养园、孔雀湖生态康养园,打造乐至森林康养区。

功能定位。充分利用乐至县丰富的森林资源,优质的生态条件,打造以健康养老、修身养心、体育健身、疗养保健及休闲旅游等为一体的乐至森林康养区。依托紧邻成都的地理优势,积极承接成都高端养老健康需求,不断提升服务能力,逐步实现全面融入成都。

发展方向。积极发展乐至多元化的养老与健康服务业,提升服务能力,配套建设养生、医疗、康体等服务设施,建设全省森林康养旅游目的地,发展成为我省重要的独具特色的森林康养区。

——安岳休闲养生区

充分发挥中医药和柠檬资源优势,加大中医药、食品养生研发,重点建设文化镇生态康养园、八庙卧佛生态文化康养园、关刀湖生态康养园,打造安岳休闲养生区。

功能定位。依托安岳县丰富的中医药资源、优质的农产品,打造以乡村休闲、自然生态、中医药保健、柠檬养生等为一体的休闲养生区。积极发展多层次养老与健康服务业,提升服务能力,形成对重庆地区的辐射吸引能力,为打造成渝经济区康养服务业次中心奠定基础。

发展方向。打造柠檬营养品和保健品、有机食品产业链,对接航空食品,发挥引领作用;积极推进中医医院发展建设,推动医养结合;结合安岳特色旅游景点,以休闲保健养生为重点,打造安岳休闲养生区。

 

图5 “两区”分布图

(三)五带

依托我市重点交通干道,重点打造五条服务业发展产业带,即资三产业带、资安产业带、资乐产业带、资(阳)资(中)产业带和安(岳)乐(至)产业带。

 

 

图6 “五带”分布图

功能定位。依托优越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借助资阳特色农产品和中药材,在交通要道沿线培育一批养老与健康服务企业,加快形成养老与健康服务业产业集群,打造交通沿线养老与健康产业带。

发展方向。引进营养和保健企业,培养相关产业龙头企业,发展保健、健康养生等产业,打造我市独特的营养和保健产品品牌。

专栏1  交通要道沿线产业带

名    称

发展方向

资三产业带

依托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空港健康城)的地位优势,积极承接机场客户休闲养生需求,对接机场航空食品、飞机维修等临空商务服务,带动资阳市有机食品保健业的发展,打造资三产业带

资安产业带

依托安岳的柠檬资源,积极培育有机食品、保健食品龙头企业,建设资安产业带

安乐产业带

依托交通干道沿线的地理优势,承接成渝两地高端养生养老需求,建设安(岳)乐(至)产业带

资资产业带

依托道路交通沿线的自然资源景色,积极发展旅游养老,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承接资中乃至内江的高端养老需求,打造资(阳)资(中)产业带

资乐产业带

依托资阳市特色农产品及中药材等,积极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以中医药、柠檬等养老养生为重点的资乐产业带

(四)九园

——九大生态康养园

雁江区重点建设空港康养城、资阳民政福利医养园、花溪河生态景区康养园;乐至县重点建设川中生态旅游文化康养园、蟠龙湖生态康养园、孔雀湖生态康养园,安岳县重点建设文化镇生态康养园、八庙卧佛生态文化康养园、关刀湖生态康养园。

 

 

图7  “九园”分布图

功能定位。发挥雁江区、乐至县和安岳县等各县(区)的区位优势、生态环境优势和医药文化优势,探索医养结合、康养结合的发展模式,打造成在全省养老与健康服务业具有较大影响的九大生态康养园区。

发展方向。积极发展医养结合、季节性康养、中医药养生、休闲度假养老等功能,打造四川省养老与健康服务业产业融合、医养结合示范区和生态康养试点示范先行区。

专栏2  九大生态康养园区发展方向

名    称

发展方向

雁江区

空港康养城

主要承接成渝两地自驾游客户和机场客户,采用“健康城”的发展模式,建设以商务休闲、健康养生为主的高端康养基地,打造空港康养城

资阳民政

福利医养园

依托位于城区的区位优势,夯实医疗卫生基础,发展多元化养老与健康服务业,打造资阳城区民政福利创新园

花溪河生态

景区康养园

利用优越的区位优势、完善的城市功能和丰富的医疗资源,打造以乡村休闲为特色的养老与健康服务业生态康养园

乐至县

川中生态旅游文化康养园

依托陈毅故居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建设劳动镇文化休闲古镇,打造集养老、健康、旅游、教育、休闲为一体的川中生态旅游文化康养园

蟠龙湖生态

康养园

依托邻近G318国道的地理区位优势,积极承接资阳、简阳、遂宁等地的高端养老健康需求,着力打造以休闲健身、养老养生为重点的蟠龙湖生态康养园

孔雀湖生态

康养园

依托川中丘陵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创意发展林业休闲景观,配套健身步道等健康基础设施,打造集乡村休闲旅游与健康养老为一体的孔雀湖生态康养园

安岳县

文化镇生态

康养园

依托已有的现代科技农业、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养生养老三大板块,大力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全国现代农业、名贵中药材及高端花卉种植的休闲观光与康养基地

八庙卧佛生态文化康养园

依托八庙卧佛及周边特色旅游资源,推进旅游与康养产业融合,打造安岳八庙卧佛生态文化康养园

关刀湖生态

康养园

依托自然生态环境优势,积极发展高端康养服务,吸引周边城市的高端康养需求,打造关刀湖生态康养园

四、主要任务

(一)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1.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

支持建立以养老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为主体、以社区为纽带,满足老年人各种服务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积极培育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定制服务;大力发展家政服务,为居家老年人提供规范化、个性化服务。

2.加快发展社区养老服务

通过租赁、购买、租金补贴、新建小区配建等多种形式,加快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为家庭日间暂时无人或无力照护的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鼓励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建和运营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对符合要求建设的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和营运补贴。倡导社区互助养老,鼓励低龄老人、健康老人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参与社区养老服务,协助照顾社区失能、半失能老人。到2020年,实现100%的城市社区、60%的农村社区建有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3.有效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加强孝道宣传教育,将孝亲敬老、定期看望慰问老人列入新农村道德建设内容,并制定村规民约,明确规定子女特别是外出务工子女每月给父母的生活费和精神慰藉次数;加快农村敬老院转型,扩展其养老功能与服务范围,在确保“五保”供养对象基本养老需求的前提下,对独居、空巢、高龄、失能等老年人实行免费或低收费开放,逐步形成农村“分散养老”与“集中养老”并重的格局;在医疗方面给予农村老年人更多优惠和照顾,减免贫困、高龄农村老年人参加新农合的参合费用,提高新农合的报销比例,扩大报销范围;建立专项资金用于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如建立村老年活动室,开展定期的文化和体育交流、汇演和比赛等,丰富农村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加强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乡镇全民健身工程、“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健身路径工程”设施建设,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健身需求。

4.全面推进养老机构建设

将规模小、公共设施及服务设施不完善的公办乡镇或城市养老机构归并到规模较大、公共设施及服务设施较完善的公办养老机构,并按照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如健康、失能、半失能等)予以分类管理,以提高养老机构的专业化水平。加大公办养老机构的投入力度,有效提高政府供养对象的集中供养率。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连锁化的养老机构,鼓励个人举办家庭化、小型化养老机构,引导民间资本对企业厂房、商业设施及其他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进行整合改造,用于养老服务。到2020年,实现新增民办养老机构床位数达6000张以上。


专栏3  养老服务领域主要项目

资阳市精神病医院老年精神残疾人托养康复大楼项目、资阳市老年护理院养老建设项目2期工程、资阳市老年护理院老年养护大楼建设项目、资阳市康养实训大楼建设项目、资阳市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改建项目、雁江区社会福利中心长弘养护院、雁江区中心敬老院等16所公办敬老院建设项目、雁江区仁爱养护中心等14所民办养老机构建设项目、安岳县李家镇敬老院等18所公办敬老院建设项目、安岳县仁爱养护院等5所民办养老机构建设项目、乐至县高寺镇敬老院等21所公办敬老院建设项目、乐至县养老康复中心等7所民办养老机构建设项目。

(二)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1.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坚持公立医疗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主导地位,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医疗服务业,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

落实非公立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在市场准入、社会保险定点等方面的同等对待政策,着力解决非公立医疗机构在发展过程中的“落地难”、“融资难”、“运行难”、“发展难”等问题。调整和完善城乡医疗机构对口支援方案,加快实施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对二级及以上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对口帮扶,鼓励公立医疗机构医师到非公立医疗机构自由多点执业。力争2020年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占总量的30%以上。

2.着力提高基本医疗服务能力

切实落实政府的医疗保障责任,按照“总量控制、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的原则,合理制定全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公立医疗机构的数量、规模和布局,确保每个县(区)办好1—2所县级公立医院、市上办好2—3所市级公立医院。坚持公立医疗机构面向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主导地位,并促进新增、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基层倾斜和转移,保障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基本需求。实施以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岳县人民医院、乐至县人民医院等大型综合医院为依托的区域医疗服务发展战略,鼓励连锁经营或组建医疗集团,提高全市基本医疗服务能力。

3.合理促进特需医疗服务

在满足常规医疗服务需求的基础上,适应社会多样化医疗服务需求,支持发展社会办特需医疗服务。鼓励和引导非公立医疗机构提供健康体检、健康咨询、体质测定、心理干预、母婴照料、疗养康复、残疾人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等多样化医疗健康服务。积极培育扩大医疗美容服务市场,发展“新美容经济”,提供医疗美容、生活美容、形象设计、瘦身减肥等多元化美容服务;在发展手术类美容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非手术类医学美容服务项目。

4.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

充分利用中医药特色优势,鼓励各级各类中医医院开展融医疗、康复、预防于一体的全链条服务模式、多专业联合诊疗模式和多种中医药方法综合应用的治疗模式,并大力培育中医药品牌。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治、慢性病康复中的优势作用,积极开展中医“治未病”和老年病康复工作,依托市级中医医院建成市级“治未病”基地;推动医疗机构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中医体质辨识、亚健康调理、季节养生和预防保健等服务。积极支持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鼓励有资质的中医师在养生保健机构提供医疗保健咨询和调理等服务,在药店开展中医坐堂诊疗服务。不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三)全面推进医养融合发展

1.支持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以医养融合为目标进行调整改革

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根据服务需求和自身能力配置相应医疗设施或设置相应医疗机构,符合条件的可申请纳入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范围。在医疗资源丰富的地区,鼓励部分公立医疗机构转型为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等紧缺型医疗机构。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整合,鼓励利用闲置低效医疗床位开发养老护理床位。推动有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位和临终关怀床位,大力开展老年慢病防治、康复护理和临终关怀等服务,到2020年,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比例达到40%以上。

2.建立健全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机制

鼓励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协议合作,建立健全合作机制,本着互利互惠原则明确双方责任、权利与义务。医疗机构为养老机构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为养老机构老年人提供医疗巡诊、健康管理、保健咨询、预约就诊、急诊急救、中医养生保健等服务,确保养老机构老年人能够得到有效医疗救治。发挥医疗机构的专业技术优势,对养老机构护理人员进行定期指导,提高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护理服务能力。养老机构内设的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作为医院(含中医医院)收治老年人的后期康复护理场所。鼓励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含中医医院)与养老机构开展对口支援、合作共建。

3.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向社区及家庭延伸

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居民家庭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社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向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健康体检、保健咨询、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中医药保健等服务。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能力,推动为失能、半失能老人设立“家庭病床”,优先对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责任医生签约服务。规范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的医疗和护理服务项目,将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4.鼓励兴建医养综合体

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便捷的立体交通,引进整合优质医疗资源与高端养老服务机构,大力推动融养老、医疗、康复、养生、休闲、旅游及居住为一体的医养综合体建设。通过完善的健康医疗档案管理系统,医养综合体提供综合健康管家式服务,为老人量身定做医养服务方案,老人也可有计划地选择多种不同医养服务计划或模块,逐渐改善和提升自身健康状况。

专栏4  医养融合重点项目

安岳仁爱医院(养护院)、蟠龙湖健康养老服务建设、孔雀养老中心、安岳爱晚医养结合中心、雁江区社会福利中心长弘养护院、资阳市雁江区五行养生长寿康养苑、资阳仁爱养护中心、资阳市精神病医院老年精神残疾人托养康复大楼项目、资阳市老年护理院养老建设项目二期工程、资阳市老年护理院老年养护大楼建设项目、资阳市康养实训大楼建设项目、陈毅故居健康养老中心、安岳县森林养心宫老年会所、清流河疗养院、乐至县养老康复服务中心(二期)。

(四)加快实现养老与健康服务业智慧化

1.构建养老与健康服务信息平台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新技术,建立市、县(区)两级老龄事业信息数据库,健全老年人生活状况跟踪监测系统,逐步实现对老年人信息的动态管理。统筹全市人口健康信息基础资源,整合和共享全市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资源,加快建成市、县(区)两级人口健康管理信息平台。

2.推进智慧养老服务终端建设

加快完成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系统建设,依托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和老年人居家呼叫服务系统等信息平台,推进养老服务健康监测进入家庭、社区和养老机构,提供集紧急呼叫、家政预约、健康咨询、远程监护等内容于一体的实时、高效、低成本、物联化、智能化远程养老服务,实现智慧养老。

3.积极开展网络医疗

加快普及金融健康卡,推进远端监测医疗设备、可穿戴智能设备、移动医疗信息系统的研发与应用。以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信息化系统为基础,尽快在全市实现相关服务机构间、机构与个人间数据互通与共享,促进服务预约、个人健康、专业咨询、远程医疗等领域的服务模式创新,发展“智慧医疗服务”、“个性化健康服务”等新型健康服务业态。推进健康监测进家庭,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基于金融健康卡、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健康管理平台,提供预防、保健、监测、呼叫等内容于一体的远程医疗及健康管理服务。

专栏5  养老与健康服务业智慧化建设重点项目

资阳市社会福利院国家智能养老物联网工程、资阳市网络医疗管理中心、资阳市健康管理与网络诊疗中心、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网络医疗诊疗中心、资阳市智慧健康工程、资阳市智慧体征监控系统、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信息化系统、金融健康卡、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健康管理平台、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系统、老年人居家呼叫服务系统、应急救援服务网络、12349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智能化远程养老服务平台、资阳移动医疗健康信息平台、医联体远程医疗会诊体系。

(五)大力发展养老与健康服务关联产业

1.医药医械产业

构建以中药材种植业为基础,生物技术药物为先导,现代中药为主导,化学药为重点,医药相关产业为补充的医药产业体系。依托资阳已有医药生产企业,扩大中成药生产并积极发展川产道地中药材种植;依托资阳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大力发展生物制药;依托科伦集团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化学药生产;依托现有药品经营企业,整合医药资源,强力推进GSP改造,提升规范化经营水平。

创新发展医疗器械产业。依托医疗器械企业,开发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医疗器械产品。鼓励支持医疗器械企业与国内、国外优势企业合作,开展关键性技术攻关,创新产品,提升资阳市医疗器械产品竞争力。鼓励和支持外来投资者开办新的医疗器械工业企业,壮大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口腔装备材料产业,按照“整合投资实体、促进标准制定、贯通产销衔接、发展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打造“一基地五中心”,努力把资阳打造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产学研销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口腔装备及材料的产业基地。

2.保健(食)品产业

利用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依托丰富优质的森林产品和农牧产品资源,大力发展保健(食)品产业。鼓励开发适合孕妇、婴幼儿及儿童、老人、临床病人等的特殊膳食食品。大力扶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保健品基地建设,积极引进知名的保健食品企业,延长保健(食)品产业链,实现保健(食)品产业的集聚发展。

3.体育健身产业

全面实施全民健身战略,完善体育健身设施,满足群众多元化的体育健身需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要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旧城改造和新建小区要依照国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和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指标的有关规定配套建设公共体育设施。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提高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

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发挥体育产业的综合效益和拉动作用,打造成渝健康走廊。大力发展体育健身休闲市场,做大做强体育用品业,打造体育运动休闲业,壮大体育教育培育业。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化、多样化的活动场馆和健身设施,政府以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研究开发科技含量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运动器材装备,重点支持可穿戴运动装备和智能运动设备的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建设一定的体育健身活动中心,提升老年人的身体素质。

4.旅游与文化产业

推动医疗、中医保健、体育健身等产业与旅游业的联动发展,支持发展以特色医疗、疗养康复、森林康养、抗衰老等为主题的养生医疗旅游和以体育娱乐、健身、经济、康复、探险等为主题的体育旅游。以乡村旅游为抓手,促进乡村旅游与养老、养生、保健(食)品、中医药及休闲体育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强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鼓励开发特色医药文化科普教育基地。加强健康文化传播与交流,举办形式多样、多层次的公众性健康文化活动。在旅游与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中,植入养老与健康服务元素,推出长寿养生文化。

5.金融保险产业

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老年人的储蓄、保险、投资等金融产品,适时开展以房养老试点。在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稳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鼓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多样化、多层次、规范化的产品和服务,支持发展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的商业健康保险。稳步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继续推进医疗责任保险,发展医疗意外保险等医疗执业保险。加强对医疗行为的监督和对医疗费用的控制,建立商业保险公司与医疗、体检、护理等机构的合作机制。

专栏6  关联产业重点项目

医药产业:资阳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科伦集团生产基地、博凯企业、默森企业,口腔全产业链生产基地、国家级口腔检验检测中心、西部研发创业创新中心、国家级健康大数据中心、全国性口腔职业培训中心、区域性交易物流中心;

体育健身产业:山地运动、森林运动、水上运动、体育场馆、健身俱乐部、户外运动基地;

旅游与文化产业:花溪河旅游、安岳石刻、安岳柠檬、陈毅故居;

融保险产业:商业健康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医疗意外保险、医疗执业保险。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各级服务业发展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健全由本地政府统一领导,卫生计生和民政部门牵头,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健康养老服务业协调推进机制和督查考核机制。各县(区)人民政府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好养老与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并分年度制订工作计划,明确和落实目标任务。民政、卫生计生部门要履行监督管理、行业规范、业务指导职责。发展改革部门要将养老与健康服务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财政部门要在现有资金渠道内对养老与健康服务业发展给予财力保障。国土资源部门要对养老与健康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统筹规划、分年安排,及时下达年度用地计划。商务部门要把养老与健康服务业作为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要内容统筹推进。老龄工作机构要综合协调,加强督促指导。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形成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加大政策支持

一是放宽市场准入。放宽养老与健康服务业准入条件,减少对非公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在数量、规模、用地等方面的限制。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建立公开、透明、平等、规范的养老与健康服务业准入制度,加大养老与健康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鼓励社会资本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参与养老与健康服务业设施建设和公立医疗机构、公办养老机构改制。依法下放、简化对康复、老年病、护理等紧缺型医疗机构的立项、开办、执业资格、医保定点等审批手续。落实对非公立机构和公立机构在医疗保险定点、重点专科建设、职称评定、学术地位、等级评审、技术准入、运行监管等方面同等对待的政策。在符合区域医疗资源规划总量和结构的前提下,取消对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具体数量和地点限制。

二是投融资政策。创新投融资方式,完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与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投融资政策。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保险机构参与养老金融产品、贷款抵押、服务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创新。落实国家有关促进服务业发展的金融政策,拓宽信贷抵押担保物范围,加大对养老与健康服务业的有效信贷投入。鼓励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和融资担保机构对养老与健康服务领域新业态、小微企业开展业务。政府引导、推动设立由金融和产业资本共同筹资的养老与健康服务业投资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与健康服务企业上市,加强债券市场对相关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外资进入养老与健康服务业领域,为其提供跨境结算便利。

三是补贴支持政策。建立健全养老服务评估机制,完善对高龄、失能、重残等特殊老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建立老年人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通过补助投资、贷款贴息、运营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大对社会各类养老机构的支持力度,尤其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切实缩小城乡养老服务差距。

四是税费优惠政策。鼓励各地采取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建设医疗、养老、康复、体育健身等设施。对符合条件、提供基本养老医疗卫生服务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其专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纳入财政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对非营利性医疗、养老机构建设要免予征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对营利性医疗、养老机构建设要减半征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养老与健康服务业相关企业,依法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养老机构用电、用水、用气,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

(三)强化要素保障

一是加强用地保障。加强养老与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城乡规划衔接,统筹考虑养老与健康服务业发展需要,优先保障非营利性机构用地。将各类养老与健康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在年度用地计划中明确养老与健康服务业用地布局和用地比例,明确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养老与健康服务业用地的开发强度和四至范围,优先安排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养老与健康机构建设用地。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条件下,鼓励盘活存量土地用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鼓励以出租或先租后供应等方式使用土地,支持利用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存量房产和原有土地兴办养老服务业,土地用途和使用权人可暂不变更。经规划批准临时改变建筑使用功能从事非盈利性养老服务且连续经营一年以上的,五年内可不增加土地年租金或土地收益差价,土地使用性质也可暂不做变更。健康服务业用地在不违背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前提下,可参照养老服务业的政策执行。

二是强化科技与人才支撑。强化科技支撑,加强老年医学、精准医疗等相关医学研究和创新药物、新型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产品研究,开展新技术、新产品应用于养老与健康服务业集成示范研究,创新服务模式和发展业态。建设一批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机构,促进科研与临床、科研与产业的成果转化与应用。实施人才援助和紧缺人才培养行动,开展养老与健康服务业创新创业扶持计划,加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养老与健康服务人才培养。实施行业领军人物、学术技术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支持普通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养老与健康服务业相关学科专业,有序扩大相关专业招生规模。促进校企合作办学,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养老与健康服务类职业院校。建立区域性医疗卫生人才有序流动机制,加大对非公立医疗机构人才培养、培训和进修支持力度。扶持发展各类服务志愿组织,为志愿者提供专业职业技能培训,逐步提高志愿者服务能力。

(四)健全制度及标准体系

加快制订、完善促进养老与健康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法规与政策。健全服务标准体系,鼓励龙头企业、地方和行业协会参与制订服务标准,强化标准的实施。强化行业自律,推行服务承诺、服务公约、服务规范等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创新监管方式,推行属地化管理,依法规范健康服务机构从业行为。加强工商、食品药品监管、卫生计生等行政主管部门的联合监管和执法,强化对医疗、养老、体育健身等机构服务质量、服务行为、收费标准等方面的约束和监管。


附件1

 

名  词  解  释

 

居家养老:居家养老具备了家庭养老的基本特征,即老年人居住在自己的家里,但老年人在生活照料、医疗健康以及心理等方面的问题都是由社区内相关的机构来进行解决,居家养老是家庭养老与社区服务的结合。依托社区,以社区的机构与设施为基础,把社区养老服务延伸到家庭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

社区养老:社区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在为居家老人照料服务方面,以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的整合社会多方力量的养老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老人住在家里的同时,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组织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

机构养老:依靠国家资助、亲人资助或老年人自助的方式,将老人集中在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综合性服务的机构中养老的模式。常见养老机构有养老院、福利院和敬老院等。目前我国的机构养老,主要以公办为主,民办为辅。

“9073”养老格局:90%的老人依托居家养老,7%的老人依托社区养老,3%的老人进入养老院等机构养老。

12349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以社区为中心、整合各种相关养老服务资源,依托居家养老呼叫服务信息化平台,以12349服务热线、服务门户网站及智能救助终端为纽带,针对老年人群提供包括“紧急救援、日常照顾、家政服务、休闲娱乐、法律咨询、精神慰藉”在内的服务项目,构建“安全、便捷、周到”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智慧养老:以老年人多样化需求为导向、以现代智能技术设备为平台的养老服务方式。在智能化养老服务平台上,可以承载生活照料、健康管理、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内容,为老年人提供人力做不好、人力做不到和人力不愿做的多样化服务,提高服务效率和效益,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医养融合: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有机结合,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等为一体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

网络医疗:网络医疗,是互联网在医疗行业的新应用,其包括了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管家服务。


附件2

 

《资阳市养老与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

重点任务分工

 

序号

   

   

时间进度

1

完善养老与健康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

市统计局  市民政局  

市卫生计生委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201612月底前完成

2

制定养老与健康服务业的工作推进与发展实施方案

市卫生计生委  市民政局

201712月底前完成

3

积极争取社会资本参与养老与健康服务业

市卫生计生委  市政府金融办

市投资促进局  市商务局

市委编办

持续实施

4

制定完善促进社会办医的政策措施

市卫生计生委  市发展改革委

市财政局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201612月底前完成

5

发展基本医疗服务

市卫生计生委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市委编办

持续实施

6

加快推进医养融合发展

市卫生计生委  市民政局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市旅游局

持续实施

7

积极推进特需医疗服务发展

市卫生计生委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持续实施

8

极推进金融保险产业与养老健康服务融合发展

市财政局  市保险行业协会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市卫生计生委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持续实施

9

积极发展中医养生保健和特色康复服务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市卫生计生委

市民政局  市残联  各县(区)政府

持续实施

10

健全12349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功能

市民政局

持续实施

11

建立市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

市民政局

20176月底

前完成

12

建市级人口信息化平台

市卫生计生委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

20176月底

前完成

13

开展网络医疗服务试点

市卫生计生委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持续实施

14

建立覆盖全市的健康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

市卫生计生委  市科技知识产权局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20176月底

前完成

15

积极推动健康教育服务

市卫生计生委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市委编办  市教育体育局

持续实施

16

发展生殖健康服务

市卫生计生委

持续实施

17

推进健康体检及咨询服务

市卫生计生委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市教育体育局

持续实施

18

积极推进养老与健康科研支撑服务

市卫生计生委  市科技知识产权局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市商务局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

持续实施

19

促进养老健康服务业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市民政局  市卫生计生委  

市旅游局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各县(区)政府

持续实施

20

加快发展养老与健康服务业相关支撑产业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  市商务局

市科技知识产权局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市旅游局 市教育体育局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市政府金融办  各县(区)政府

持续实施

21

制定养老与健康服务业项目管理办法

市发展改革委  市民政局

市卫生计生委

201612月底前完成

22

制定养老与健康服务价格管理办法

市发展改革委  市财政局  

市民政局  市工商局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市商务局

201612月底前完成

23

建立养老与健康服务业重大项目库

市发展改革委  市民政局

市卫生计生委  市教育体育局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各县(区)政府

持续实施

24

深化公共卫生服务

市卫生计生委

持续实施

25

统筹利用养老与健康服务业发展资金支持养老与健康服务业发展

市财政局  市民政局  

市卫生计生委  市发展改革委

市商务局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持续实施

26

加大养老与健康服务业市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市委宣传部  市民政局

市卫生计生委  市商务局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市教育体育局

各县(区)政府

持续实施

27

积极完善养老与健康服务业配套措施

市民政局  市卫生计生委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市商务局

市城乡规划管理局  市国土资源局

市发展改革委  市统计局

持续实施

28

建立老年人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市财政局  市卫生计生委

市民政局

2017年

12月底

29

全养老与健康工作机制,组建健康服务业发展推进专家组,建立调查研究制度,开展项目评估

市卫生计生委  市民政局

市养老与健康服务业发展推进小组各成员单位

持续实施

 

 

 

主办:资阳市人民政府 承办: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联系电话:028-26655501 市政府网站联系电话:028-28000836
网站标识码:5120000001  蜀ICP备05007295号-1 川公网安备 512002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