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抬头望去,是明媚的“乐至蓝”;苍树吐翠,碧水泛波,放眼四顾,是怡人的“生态绿”。2020年乐至绿色发展更进一步: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累计334天,优良天数率95.7%,县城集中式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全县20条河流43个监测断面水质提升32%……
乐至生态环境的稳中向好,究竟有何秘诀?据悉,去年以来,乐至不断加大科技治污建设力度,建设完善了一套“技防+人防”相结合行之有效的管控措施,进一步提升了科学化、精准化治污能力和环境监管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污染排放,促进全县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
33个空气质量微观站让污染无处遁形
2020年12月的一天上午8点17分,乐至县空气质量网格化监管平台发出警报,监测数据显示宝林中心小学点位数据出现异常,pm2.5数值超预警值,巡检人员立即前往现场,采取污染减排、洒水降尘等措施,数值很快恢复了正常。能够准确及时地发现空气污染源,这得益于乐至县建设的33个空气质量微观站。
去年下半年,乐至县按照城区、乡镇设置不同网格,安装空气质量微观站33个,覆盖城市生活区、污染物传输通道、工业园区、道路交通等场景,实现“全区域、全天候、高密度”监测大气环境质量。
33个空气质量微观站在实现全方位监控乐至县大气污染分布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大气环境网格化监管系统数据平台和手机APP等可视化的表达方式,集成污染源分布图、环境质量实时图、污染趋势变化图等,提高源解析精度,精确找到污染来源。
“以前,由于缺乏技术手段,工作人员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靠的都是经验,防范效率不高,时效性也差。自从采用了网格化精准检测平台收集空气质量数据,工作人员可以在手机上查看大气污染变化,准确查找污染源位置,工作更方便,更有效率。”乐至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管理股股长舒适如是说。
截至目前,乐至依托空气微站系统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1次,检查建筑工地36个(次)、工业企业30个(次),开展机动车路检3次、抽检柴油车128辆,巡查秸秆焚烧6次。重污染天气期间,乐至县空气质量均为优良。
“智慧河道”让流域管理智能化
水质监测数据一旦有异常,流域智能监控平台会立刻发出报警声。同时,河长还可通过手机远程遥控……乐至县引进蟠龙河智慧河道智能监管平台后,蟠龙河流域情况尽收眼底。
蟠龙河为我省内跨市河流,地跨资阳、遂宁两市,属涪江水系,为涪江右岸支流,河流总长约89公里,涉及14个行政村和蟠龙社区,以前村民的生活、农业污水直排蟠龙河,造成了水体污染。经过乐至县委、县政府大力整治后,水质有了一定改善,但并不稳定。2020年8月,乐至县对蟠龙河开展新一轮水质提升工程,对蟠龙河流域分段开展“纳米曝气+生态浮床+水下森林”系统治理,激活水体生态,实现生态重构,进而提升水质,同时引入智慧河道智能监管系统。
据了解,智慧河道智能监管平台,可实现多项水质数据实时远程采集监测与分析控制,可确保河道、增氧设备、污水处理厂等全天候、全时段处于监控状态之下,结合远程控制系统、故障报警与自动分析等推进河道管理科学化、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进程,做到实时监控、快速调度、智慧管理。
“自从用了智慧河道智能监管平台,方便了很多。以前工作人员巡河,费时费力,还不一定能掌握到具体情况。现在通过屏幕就能掌握蟠龙河流域的所有情况。一旦发现问题,我们会第一时间联系‘河长’,确保问题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乐至生态环境局水环境管理股股长张博表示。
据乐至县生态环境局提供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乐至县城集中式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乡镇饮用水源地正分批开展内源治理,成效明显,蟠龙河元坝子断面水质平均浓度达Ⅲ类标准,全县20条河流43个监测断面水质提升32%。(记者 谭茜 记者 卢凌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