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首页 > 资阳市人民政府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 专项规划
【十二五】关于印发《资阳市“十二五”信息化暨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2-04-16   录入:资阳市人民政府

  

资府发〔201217号

 

 

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资阳市“十二五”信息化暨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级有关部门:

《资阳市“十二五”信息化暨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二年四月十六日

 

 

 

资阳市“十二五”信息化暨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推动资阳市信息化暨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科学发展,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川府发〔2009〕24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的通知》(川办发〔2008〕25号)、《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四川省计算机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11-2015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西部信息网络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川办发〔2012〕4号)和《资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市服务业发展的意见》(资府发〔2009〕35号)等有关文件和规划精神,结合资阳市信息化暨信息服务业发展实际,特制定《资阳市“十二五”信息化暨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市信息化暨信息服务业呈现持续上升的发展态势,通信业、广播电视业、电子政务、农村信息化和重点领域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等方面得到快速发展

1.通信业。连接国家和省级骨干网以及连通全市所有乡镇的光缆通信网、移动通信网、多媒体数据通信网已经建成。成功实现电话网并网升位,与成都共用“028”区号。3G网络建设、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等工作加速推进。截止2009年底,全市通信业固定资产达222238万元,已建成基站1822座,有线和无线语音电话组网到100%的行政村,固定电话用户达到44.623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35.1654万户;宽带接入到100%的乡镇,用户达10.0051万户;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77745万元,上交税金2841万元

2.广播电视文化业。市、县(市、区)共有电视台4个、电视节目5套,有广播电台4个、广播节目4套。2009年,全市广播电视业总收入1.2亿元,其中广播电视宣传媒体广告、栏目创收1350万元。网络电视收入1.065亿元(含模拟、数字电视、宽带数据、固定电话等增值业务)。到2009年底已完成2448个行政村通广播,行政村通率87%;2815个行政村通电视,行政村通率100%;28437个自然村(社)通电视,自然村通率92.8%。全市有有线电视用户76.5万户。全市数字电视平移7.5万户,宽带数据9000户,与铁通合作发展固定电话14000门。2009年,全市文化业实现营业收入8226万元,同比增长35.23%,上缴税金381万元,同比增长9.48%,实现增加值6563万元,同比增长52.03%。

3.电子政务。先后建成“纵向到乡镇、横向到部门”的电子政务外网“一体化”平台,实现了“市—县—乡”公文无纸化传输和“市—县—乡”政府系统无纸化办公、移动办公、远程办公,并逐步向党群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延伸,构建起以市政府门户网站为龙头的全市政府网站群。

4.农村信息化。一是在简阳市开展了畜牧业“六方合作+保险”信息管理系统应用试点;二是开展了集电子商务、党员远程教育、村务公开、信息发布和信息化应用培训等一体的全国农村信息化镇(村)建设试点;三是结合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开展了“宽带信息百镇千村工程”,在村建设农信机、在镇建设农政通,为农民朋友“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交流和沟通、快速了解市场行情、发布供求信息、进行商品交易、获得丰厚收益提供了信息化手段。

5.重点领域信息化。一是已经启动产业园区信息化建设。二是建成了城乡平安视频监控系统、民政信息管理系统和司法社区矫正系统。三是搭建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服务系统、新农村商网、家电下乡信息管理系统、汽车摩托车下乡财政补贴信息系统等。四是开展旅游信息“113”工程,拓展完善资阳旅游网,搭建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构筑大旅游宣传促销网络。五是金融、税收、国土、劳社、保险、教育、卫生、农业等重要社会公共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及应用得到较快发展。

(二)存在的不足

一是统筹规划不够;二是特色产业不强;三是投入有限;四是人才资源缺乏;五是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不够;六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三)面临的发展机遇

1.信息化暨信息服务业发展基础已经具备。通信及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具备一定基础,人们的思想认识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各级各部门对信息化的需求正逐步提高,为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2.信息化暨信息服务业已经迈上新的起点。信息服务业作为先导性、基础性、支撑性产业,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深入千家万户,成为民众生产生活的必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消费需求的升级和多样化,为信息化暨信息服务业需求的增长提供了强大驱动力。

3.国家政策取向将更有利于信息化暨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加快发展信息化暨信息服务业,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打造“一区两带四基地”、着力建设成渝经济区新兴工业城市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七大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并将信息化纳入“五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为信息化暨信息服务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将极大地拓展信息化暨信息服务业发展空间。

4.体制改革和资本多元化为信息化暨信息服务业发展带来新机遇。随着3G业务发展和信息服务市场对内对外进一步开放,信息服务市场的竞争格局将进一步发生变化,国有资产将进一步优化配置。随着信息服务市场的逐步开放,外资和民营资本也逐步进入信息服务市场,信息服务市场将形成多元化资本竞争的局面。

5.技术不断进步为信息化暨信息服务业发展注入活力。宽带技术实用化,3G技术逐步推广,IP应用网络技术成为数据通信主流,传输技术面向光网络、多业务承载发展,通信终端综合化、智能化、多样化,新技术的应用将提供丰富的信息服务业务,进一步推动业务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不断提升服务层次、扩大服务领域,拉动行业持续、快速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关键抓项目”的总体要求,以打造“一区两带四基地”为载体,按照“全市一盘棋”和“五统一”(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网络建设、统一业务应用、统一人才培训、统一运行维护)建设思路,立足长远,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整合信息网络资源,筑牢信息网络安全体系。加快推进核心网、传输网、光纤接入网、无线接入网、第三代移动通信网、农村通讯网和农村广播电视网建设,加快推进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加快推进空间地理信息、物联网、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应用系统建设。完善“数字资阳”基础框架,实施“无线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战略,努力打造“无线智慧、幸福资阳”,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拓展信息化应用,推进信息服务业发展;促进与成都信息网络一体化建设,打造成都信息化暨信息服务业的支撑基地。为推动“两个着力”、建设幸福资阳夯实信息化暨信息服务业发展基础。

(二)发展原则

1.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强政府引导,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积极引导企业发展信息化产业和信息服务业。

2.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统筹规划信息基础设施,实现合理布局,实现应用和产业在地域和规模上的协调发展。整合现有网络、信息资源,促进共享。

3.服务创新,惠及全民。创新服务方式,提供惠及全民的普遍服务,使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积极开展专业化和个性化服务,发展产业高端环节,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信息化暨信息服务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及发展体制机制环境日臻完善;传统产业、电子政务、社会事业等信息服务快速发展;信息化暨信息服务产业链进一步优化延伸;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信息资源进一步整合,空间地理信息、物联网、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6大应用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形成“数字资阳”基础框架,初步建成资阳“无线城市群”和“智慧城市群”,促进与成都信息网络一体化建设,打造成为成都信息化暨信息服务业的支撑基地,为建设数字化“无所不有、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无线智慧、幸福资阳”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应用目标。到2015年,建成覆盖全市的农村综合信息网络,全面普及农村地区信息服务业务。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无纸化办公等数字应用项目发展进程加快,政府门户网站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渠道,50%以上行政许可项目实现网上接件、办件,所有办理事项实现网上查询;全市无纸化办公应用部门力争达100%;通过整合资源,使全市资源共享、数据共用、信息互通率达30%。企业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企业网上采购商品和服务总额占采购总额的比重超过25%。固定电话用户总数达38.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220.8万户,互联网用户数达22万户。通过实施“无线城市”、“智慧城市”战略,促进“数字资阳”框架的进一步完善,促进“幸福资阳”建设上新的水平。

  (二)产业发展目标。到2015年,信息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3亿元,增值业务服务商达到30家,使信息服务业成为我市优势产业之一。

(三)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加强“光网资阳”等通信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实施“无线城市333工程”,3G及移动TD网络建设在全市实现100%覆盖。按全省安排的时间进程,建成以多媒体广播电视为基础,数字有线电视为主,无线数字电视、卫星直播数字电视为辅的“三网融合”新格局。工业信息化、城市信息化建设形成规模,农村信息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力争全市实现100%的产业园区信息化建设,信息乡镇建设达50%,信息村建设达35%以上。

四、发展重点

在巩固“十一五”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统筹规划、整合资源、优化方案,实施“29工程”,即“实施两大战略,建设九大体系”。

(一)实施两大战略:

在整合资源的前提下,实施“无线城市”和“智慧城市”战略,逐步推进“六大无线宽带应用,三大智慧工程”。

1.实施“无线城市”战略。加快“无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四川省“无线城市群综合门户平台”,启动无线宽带应用系统建设,逐步建成无线宽带公众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无线宽带电子政务系统、无线宽带工业生产应用系统、无线宽带经济服务配套信息系统、无线宽带旅游信息系统和无线宽带文化生活信息系统等六大无线宽带应用系统打造资阳“无线城市”。

2.实施“智慧城市”战略。推进“智慧政务、智慧民生、智慧产业”三大工程,逐步推进重点项目应用系统建设,逐步实现我市国民经济、民生工程和政务服务智能化。

(二)建设九大体系:

1.加快发展基础设施

(1)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光网资阳”建设,发展光纤通信,实施光纤到大楼、到园区、到小区、到企业和通镇达村工程,实现全市主城区全光网络普遍达到100M以上,乡镇普遍达到20M以上,全光网络的信息高速公路达到“100M到户、1000M进楼、T级(1000000M)出口”能力。加快3G、移动TD网络及通信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市实现100%覆盖,无线网络覆盖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将通信基础设施规划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在城乡建设特别是重要交通干线、重点旅游区、城市新区、重点产业园区建设时,同步规划建设通信基础设施。

(2)加快广电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以多媒体广播电视为基础,数字有线电视为主,无线数字电视、卫星直播数字电视为辅的新格局,有线电视全面完成数字化转换,全市主城区和所有中心场镇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双向全覆盖,资阳城区建成下一代广播电视示范网;推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市农村20户以下自然村院的村通广播电视,采取有线联网、地面数字电视发射两种技术入户方式,完成3048个自然村3有线联网、15197个自然村实现地面无线数字电视。按照全省统一部署,积极开发应用各类新型广播电视服务业务,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分阶段、分模式地开展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高清电视、网络广播影视、手机广播电视等试点。推进网络资源整合,推进各领域的紧密合作,形成支持综合业务的信息网络平台。

(3)加快应用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数据交换平台,建立健全基础数据资源和政务信息资源中心。完善“数字资阳”、“数字城市”基础框架,促进与成都信息网络一体化建设。

2.加快发展电子政务

稳步推进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等领域的电子政务建设,实现公安、工商、税务、国土等重点业务专网间数据有限共享。推进电子政务业务应用提质扩面,力争实现全市党政、事业单位电子政务外网接入和无纸化办公。

3.加快发展工业信息服务

(1)以产业园区信息化建设为切入点,推动信息服务在重点企业设计制造、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普及,实现产业园区管理网络化、企业信息管理集成化,推进现代信息服务业与传统工业的融合,推动工业企业信息化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

(2)打造信息服务产业集中发展区。依托《四川省计算机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11-2015年)》重点发展“成都-眉山+资阳-乐山”产业带和成资工业园配套园区,对成资工业园产业发展布局进行适当调整;加快资阳市暨安岳县和乐至县电子产业园规划和发展,重点发展整机、配件、外设、电源、金属加工类和转轴等产品,力争用5到10年时间将资阳打造为成都信息服务业的支撑基地,形成一批“资阳造”产品。

4.加快发展农村信息服务

积极开发、整合涉农信息资源,构建、整合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新农通”服务平台。扩大农村信息化试点范围,抓好农村信息化示范镇村和达标镇村建设。以畜牧业“六方合作+保险”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加速推进国家农村畜牧业信息化建设,加快信息技术在农村生产经营中的应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5.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信息服务

进一步加强教育、卫生、交通、文化、城管和公共服务等信息化建设,提高社会事业信息化水平。建立健全危机处理信息系统,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和处理能力。加快资源整合,构建社区综合便民服务信息平台,提供社区公共信息服务。推进“数字城管”、“数字交通”、“数字医疗”等“数字资阳”体系建设,提升交通、保险、水电气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信息服务水平。

6.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信息服务

以现代物流、商贸流通、旅游和金融等为重点,利用信息化手段深入推进现代服务业的优化升级与服务创新。培育数字产业,探索发展动漫、网络游戏、软件开发等新型服务业。

7.加快发展电子商务

深化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培育面向中小企业及不同行业、区域和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服务,实现企业等的商务电子化。推动政府采购电子商务应用。

8.加快推进国防动员信息化

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动员专业队伍建设,推进市国动委指挥控制中心建设,构建军地联合指挥通信平台,提升国防动员信息化水平。

9.加快完善信息安全体系

深化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推动信息安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普及信息安全法制意识,提高信息内容安全管理水平,规范网络行为,打击网络犯罪,构建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加强市信息化领导小组的领导力度,充分发挥其统筹规划、科学决策和宏观调控的作用。加强各级各部门的信息化组织建设,实行信息化建设“一把手”负责制。

(二)鼓励自主创新。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6〕6号)等政策,通过市场准入、研发投入、工程带动、政府采购、标准制定、投融资支持等综合措施,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二是培育创新氛围和文化。以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为龙头,设立信息服务示范和创新孵化平台,支持和鼓励自主创新。三是实施品牌战略。选择一批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信息服务项目重点培养,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加大创新投入。

(三)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其他投入为补充的信息服务业建设投融资机制。一是加强政策引导,营造良好的财税政策环境,鼓励社会资金投向信息资源公益性开发以及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二是引入风险投资,培育风险投资企业,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创造风险资本与商业信贷、股票与债券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的投融资政策环境,保障风险投资机制与企业自主创新、孵化和成长的有机结合。

(四)落实优惠政策。切实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川府发〔2009〕24号)、《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四川省计算机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11-2015年)》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西部信息网络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川办发〔2012〕4号)等精神,使信息服务企业全面享受有关土地使用、用电价费、税收、工商登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增加现代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对信息化建设应用和信息服务业的专项支持,重点用于支持关系社会民生、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和带头示范效应,但短期内不能由市场驱动的信息服务项目。

(五)加快人才培养。支持职业技术学校培养信息化暨信息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鼓励学校和社会合作培养信息化暨信息服务业人才;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培养人才,加强岗位职业培训。

(六)营造发展环境。将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保障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落实责任、强化监督,加大对通信基础设施的保护和管理力度,坚决打击破坏、偷盗通信基础设施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强教育引导和舆论宣传,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保护通信基础设施的自觉意识和责任意识。

 

 

 

附录:名词解释

信息化:是在经济、科技和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开发利用信息资源, 建设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加速现代化进程,使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

信息服务业:是利用计算机和通信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对信息进行生产、收集、处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和利用并以信息产品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行业。

资阳市信息服务业范围界定为信息传输服务产业(依托电信、广电等传输网络提供服务的基础性信息传输服务业、网络增值服务业)、数字内容服务业(数字媒体内容业、动漫与网络游戏业、数字设计与文化创意业、数据库业)、信息技术服务产业(软件与系统集成服务业,面向商贸流通、生产制造及农村的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业,空间地理信息服务业,电子商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建设、数据资源中心平台建设、数据交换平台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计算机网(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

无线城市:是在一个城市范围内,实现无线网络全面覆盖,向公众提供利用无线终端或无线技术获取信息的服务,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接入无线网络,是城市信息化和现代化的一项基础设施,也是衡量城市运行效率、信息化程度以及竞争水平的重要标志。

智慧城市:是以物联网为基础,通过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方式,让城市中各个功能彼此协调运作,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其本质是更加透彻的感知、更加广泛的联接、更加集中和更有深度的计算,为城市肌理植入智慧基因。以“设施更高端、发展更科学,管理更高效,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为目标,以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为基础,整个城市具有较为完善的“智”和“慧”的新型城市。

无线城市333工程:即中国移动资阳分公司从2011年开始,每年投资3亿元,每年建设300个基站,利用3年时间打造资阳“无线城市”。

旅游信息“113”工程:即建立一支懂网络技术、会写作、作风过硬的信息员队伍,建立一个网站集群(资阳市旅游网、各县<市、区>旅游网、旅游企业咨询网),推广使用3套软件(推广旅行社管理软件、旅游饭店数码完美联盟、旅游景区“全球眼”视频采集系统)。

主办:资阳市人民政府 承办: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联系电话:028-26655501 市政府网站联系电话:028-28000836
网站标识码:5120000001  蜀ICP备05007295号-1 川公网安备 512002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