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健全定期排查整治机制。采取每天定期排查+特殊敏感时期专项排查相结合的方式,找准重点区域、重点单位的安全隐患和安全风险,对安全隐患分为重大和一般两类落实管控措施,分别研判绘制形成“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分布图挂图作战,实行责任制+清单制+销号制台帐式管理。运用四川省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督促企业建立起全员参与、全岗覆盖、全程衔接的隐患自查自报自改闭环管理机制,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
二是健全常态预测预警机制。建立《资阳市安全生产预警制度》,每月底对下月安全生产形势进行分析,认真吸取全国、全省和本地事故发生的原因教训,针对当前气候变化和重要时间节点等对一些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可能带来的影响,从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角度提出工作建议、发出预警预报,有效防止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三是健全适时会商调度机制。会同自然资源、交通运输、水务、农业农村、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气象等部门,加强对森林火灾高发期、汛期、节假日和重要时间节点的自然灾害会商研判,实行重大敏感时期日调度、零报告制度,形成由应急管理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协作的自然灾害定期会商研判机制。利用市大数据中心汇聚的气象台(站)、水文监测和地灾监测等方面数据信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综合分析,进一步提升会商研判的精准度。
四是健全部门联动处置机制。发挥应急委的牵头抓总作用,制定《资阳市应急委员会工作细则》,建立健全分工负责、协调联动、会商研判、预案管理、定期演练、应急保障和监督管理等制度,强化对应急委成员单位的组织协调,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运转高效的部门联动机制。整合分散在市级相关部门单位的应急救援力量,简化调动程序,形成统一指挥、管理规范、分工负责、协同作战、运转高效、一专多能的队伍联动机制。
五是健全区域协作配合机制。加强与周边地区和军地应急救援联动协作,形成资源互补、队伍互助、信息共享区域协作联动新格局。健全完善市域范围内的区域应急联动机制,简化跨县区队伍和物资调用程序,优化市域内资源配置;主动参加成都片区洪涝灾害跨区域应急联动支援机制制定,共同推进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和阿坝等市州协作联动,共享同流域监测预警信息、共建救援物资和救援队伍,实现灾害快速有效处置;以安岳县为桥头堡,与重庆市荣昌区建立跨区域防汛应急联动机制,与重庆市潼南区、铜梁区、大足区签订应急联动备忘录,进一步深化成渝经济圈应急救援区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