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至县农业农村局
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首页 > 乐至县农业农村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大民生信息 > 乡村振兴
乐至县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1-07-09   录入:乐至县农业农村局

 

为切实巩固我县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根据《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中农组发〔2021〕7号)《四川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办法(试行)》(川农领〔2021〕10号)文件精神,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中发〔2020〕30号)、《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中农组发〔2021〕7号)和《四川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办法(试行)》(川农领〔2021〕10号)文件精神为指导,把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工作举措,聚焦“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和收入等方面,实施动态监测和帮扶,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为我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二、动态监测机制

(一)监测对象

以农村家庭户为单位,监测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状况等。重点关注有大病重病和负担较重的慢性病患者、重度残疾人、失能老年人口等特殊群体的家庭。

1脱贫不稳定户。指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监测范围(2021年为6000元,下同),因病因灾因突发意外等造成生产生活严重困难或“三保障”和安全饮水出现突出问题,依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存在返贫风险的脱贫户。

2边缘易致贫户。指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监测范围,因病因灾因突发意外等造成生产生活严重困难或“三保障”和安全饮水出现突出问题,依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存在致贫风险的一般农户。

3突发严重困难户。指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略高于监测范围,但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情况,导致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造成家庭经济严重困难,基本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依靠自身力量难以摆脱困境、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

(二)监测范围

以脱贫攻坚期国家扶贫标准的1.5倍作为我县2021年监测范围(家庭年人均纯收入6000元)。过渡期内(2021-2025年)综合物价指数变化、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和农村低保标准,适时进行调整。

(三)监测原则

1坚持全面覆盖、重点核查。采取集中排查、自主申报、日常摸排、部门预警、关联监测等方式,全面收集风险线索,对存在疑似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进行重点核查,确保不漏一户一人。

2坚持实事求是、动态监测。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收入支出状况等,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实施动态监测,实行“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应消尽消”。

3坚持协同推进、分类施策。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发挥行业部门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因户因人落实帮扶措施,对有劳动能力的,落实支持发展产业、促进就业等开发式帮扶措施;对无劳动能力的,落实综合性社会保障措施。

4坚持依法依规、群众认可。尊重农户意愿,依法取得个人信息并确保信息安全,严格规范程序,落实民主公开,发挥社会监督、群众监督作用,切实保障群众切身利益。

(四)监测内容

监测对象的致返贫风险一方面主要从因病、因学、因安全住房、因安全饮水、因残、因自然灾害、因意外事故、缺劳动力等方面,以及对上年度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但产业发展失败、就业不稳定、收入结构不合理等开展监测分析另一方面主要从造成家庭突发严重困难导致基本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原因、家庭成员健康状况以及就学情况等开展监测分析。

(五)风险排查

1集中排查。以县为主体,统筹组织力量,每年按照国家统一安排至少开展一次集中排查,包括辖区内所有农村人口和已转为城镇户籍的易地扶贫搬迁户(含同步搬迁户)。

2自主申报。乡村两级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拓宽农户自主申报渠道,由户主或户主授权他人,向村(社区)委会提出书面申请。

3日常摸排。由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等基层力量通过日常工作走访,结合信访和群众反映等途径,及时发现收集风险线索。

4部门推送。县医保局、卫健局、教体局、住建局、水务局、人社局、民政局、农业农村局、公安局、残联、应急管理局、妇联、团委、信访局等相关行业部门通过行业数据筛查、信息监测、调研督查等渠道发现可能导致农户返贫致贫的风险线索,及时推送至县乡村振兴局。县乡村振兴局汇总后推送相关乡镇(街道),由乡镇(街道)向相关村(社区)“两委”反馈。

风险线索主要包括: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导致家庭收入大幅减少、支出大幅增加,家庭住房不安全,安全饮水受到严重影响,产业项目失败,较大规模失业,突发公共事件、安全事故等。

5关联监测。通过新闻媒体、政务信箱、公共网络等渠道发现有返贫致贫的风险线索。

(六)认定程序

1分析研判。乡村两级根据集中排查、自主申报、日常摸排、部门推送、关联监测等渠道收集汇总的风险线索,适时共同组织分析研判,形成拟纳入监测对象核实名单。

2信息核实。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组成工作组(每组成员不得少于2人),根据拟纳入监测对象核实名单开展入户核实,填写《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信息采集表》中1-5项。农户签订《承诺书》,承诺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并授权依法查询其家庭存款、车辆、房屋等资产信息。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原则上不予认定,特殊情况由村(社区)民主评议认定:

1)家庭成员中有在国家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工作且工资收入持续稳定的,有作为企业法人在工商部门注册企业的、有年审记录、经营收入持续稳定的。

2)家庭成员有高价商品房、门市房等(不含因灾重建、易地搬迁和拆迁建房)的,有高价载客汽车、工程机械、大型农机具等设备的,有大额存款或基金、股票、投资型保险等有价证券的。

3)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人收入水平较高,明显具备抵御风险能力,能保障其基本生活的。

4)家庭成员中有赌博、吸毒、非法经营、非法套取医保基金等违法犯罪行为,有特需医疗(美容、正畸等)、高消费等情况的。

5)家庭成员中有生产劳动能力但不主动参与劳动的。

6)拒绝接受家庭资产核查的。

7)整户长期(一年以上)不在本辖区内居住生活的。

3评议公示。村“两委”根据核实情况,组织村民代表进行民主评议(有驻村工作队的参与评议),评议结果公示5天。无异议的,由村(社区)上报所在乡镇(街道)。

4复查审核。乡镇(街道)收集汇总各村(社区)上报的名单后,组织实地抽查,对存在疑问的进行重点复查。无异议的,召开党委会议进行审核,审核结果报县乡村振兴局。

5部门比对。县乡村振兴将乡镇(街道)审核名单反馈至公安财政局、市场监管(行政审批)、人社、住建(房管)、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开展信息比对,对存在七条情形的农户信息反馈相关乡镇(街道)进一步核查核实,对不符合条件的,乡村两级做好政策解释工作。

6县级审定。县乡村振兴局将拟确定监测对象名单,按程序报市乡村振兴局审核后,再提交县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7公告录入。县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将审定结果在监测户所在行政村(社区)进行公告,乡镇(街道)将符合条件的监测对象信息录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

(七)动态管理

1动态监测。一是对返贫致贫风险线索进行适时核查,对大病重病和负担较重的慢性病患者、重度残疾人、失能老年人口进行重点关注,对收入低于监测线未纳入监测对象的农户开展定期走访,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大宗农副产品价格持续大幅下跌、农村劳动力失业明显增多、乡村产业项目失败等可能导致规模性返贫致贫的风险隐患进行预警。对符合条件的按程序及时纳入监测对象。二是监测联系人通过各种方式每月跟踪监测对象收支情况、“两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饮水状况、帮扶措施落实情况等。三是对风险稳定消除的,监测联系人半年后进行一次回访。监测对象风险消除后,若新出现致贫返贫风险,按程序纳入监测对象。四是对监测过程中发现的新增监测对象,要按程序及时纳入监测对象。

2制定措施。县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由县乡村振兴局将名单反馈各相关行业部门,各相关行业部门及时会同乡镇(街道)逐户逐人制定、落实帮扶措施

3定期调度。建立定期研判工作机制,县乡振兴部门通过工作调度、随机抽查、督查暗访等方式,及时发现掌握县乡村工作推进情况,开展分析研判,解决各类突出问题。

4消除风险。家庭收入持续稳定,“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持续巩固,返贫致贫风险已稳定消除的,确定为“风险消除”,不再按“监测对象”进行监测帮扶。对风险消除稳定性较弱,特别是收入不稳定、刚性支出不可控的,在促进稳定增收等方面继续给予帮扶,风险稳定消除后再履行相应程序。对无劳动能力的,落实社会保障措施后,暂不标注“风险消除”。“风险消除”按照以下程序完成。

1)评议公示。村“两委”根据帮扶成效,开展“风险消除”评估,提出达到“风险消除”对象名单,组织村民代表进行民主评议,评议结果在村内公示5天。无异议的,由村(社区)报所在乡镇(街道)。

2)核查确认。乡镇(街道)收到“风险消除”对象名单后,组织力量逐户开展“风险消除”核查。达到风险稳定消除条件的,由乡镇(街道)报县乡村振兴局。

3)复核审定。县乡村振兴局牵头,组织县级相关部门对拟“风险消除”对象帮扶信息、帮扶成效进行实地复核,符合风险稳定消除对象的报县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4)公告标注。县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将审定结果在监测户所在行政村(社区)进行公告。乡镇(街道)在全国防返贫监测系统中标注“风险消除”。

三、动态帮扶机制

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纳入监测的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享受行业部门统一的帮扶政策。各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适用于监测对象。监测对象由镇级落实监测联系人针对监测对象的资源禀赋、真实意愿、自身能力和发展需求制定落实帮扶措施。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监测对象的风险类别、发展需求等开展针对性帮扶。风险单一的,实施单项措施,防止陷入福利陷阱;风险复杂多样的,因户施策落实综合性帮扶。

(一)产业帮扶。对具备产业发展条件的监测对象,可申请“防止返贫致贫帮扶资金”或小额信贷,用于发展产业。支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林果、农副产品加工、设施农业和庭院经济,大力发展电商、光伏、乡村旅游等产业,大力推进消费帮扶。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致富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和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监测群众融入产业利益链条,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二)就业帮扶。对有就业意愿且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搭建用工信息平台,延续支持扶贫车间的优惠政策,保障无法外出务工监测对象就地就近就业。加强劳务输出力度,做好返乡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确保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

(三)金融帮扶。监测户需借小额信贷的,在严格手续的基础上,做到“应贷尽贷”。

(四)公益性岗位帮扶。统筹利用公益性岗位,积极协调护林员、护路员、保洁员等乡村公益性岗位,向监测对象倾斜支持,促进就近就地就业。合理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特殊困难监测对象,健全按需设岗、以岗聘任、在岗领补、有序退岗的管理机制,优先安置特殊困难监测对象。

(五)住房安全保障。对监测对象实施住房安全动态监测,通过农村危房改造、维修加固、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等方式,及时解决新发现危房和受地质灾害威胁房屋不安全问题。

(六)饮水安全保障。积极协调落实饮水安全提升工程、自来水入户管网改造等政策。进一步完善农村供水网络,加强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建设,提高农村供水保障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农村供水工程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

(七)健康帮扶。协调落实监测对象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大病救助、慢病签约服务、先诊疗后付费、医疗费用控制等政策措施。

(八)义务教育保障。对监测对象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的进行劝返、送教上门,继续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等帮扶政策。

(九)教育帮扶。积极协调落实“雨露计划”、助学贷款、奖助学金、其他教育补助等政策覆盖监测对象。继续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十)综合保障。对无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进一步强化低保、特困救助、基本医疗、养老保险等综合性保障措施,确保应保尽保;对因病、因残、因灾等意外变故返贫的家庭,及时落实健康、残疾、灾害、临时救助等政策,保障其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十一)社会帮扶。组织开展“万企兴万村”等社会帮扶活动,充分调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帮扶的积极性,加大产业培育、消费帮扶、项目合作等力度。

(十二)易地扶贫搬迁。加强对易地扶贫搬迁户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和就业扶持,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进集中安置点及分散搬迁户有效融入乡村治理,继续施行“一户一策”后续帮扶制度,确保搬得出、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稳慎推进掉边掉角农户搬迁和帮扶工作。

(十三)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因地制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

(十四)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让监测对象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项目中通过自身劳动受益。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逐步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强通村公路和村内主干道连接。支持加快电网、通信建设和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实施。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乡村延伸。

四、组织保障

(一)压实工作责任。坚持把防止返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突出位置,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层层压实各级各有关部门工作责任。按照“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县乡村振兴局具体负责全县监测统计以及督查指导做好监测和帮扶工作,县级相关行业部门具体负责落实行业帮扶政策,乡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对本区域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负主体责任,充实保障工作力量,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各乡镇(街道)充分运用脱贫攻坚成果,结合实际,制定本级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实施方案,细化完善帮扶措施,健全动态帮扶机制。

(二)强化部门协作。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相关行业数据共享共用机制。县医保局、卫健局、教体局、住建局、水务局、人社局、民政局、农业农村局、公安局、残联、应急管理局、妇联、团委、信访局等部门,切实发挥行业数据筛查预警和比对作用,及时反馈预警信息和比对结果,督促指导开展信息核查。乡村两级加强监测帮扶工作宣传力度,重点宣讲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对象、范围、程序和行业部门帮扶政策。

(三)强化考核督查。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成效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内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和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范围。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解决突出问题,对因责任、政策、工作落实不到位导致规模性返贫的,或弄虚作假、违规违纪等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严肃处理、追责问责。

(四)减轻基层负担。县乡依托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完善监测对象基础数据库,避免重复建设。统筹利用信息资源,强化数据采集信息化手段,避免重复填表报数。落实好国家和省级统一安排的集中排查,避免层层加码。

主办:资阳市人民政府 承办: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联系电话:028-26655501 市政府网站联系电话:028-28000836
网站标识码:5120000001  蜀ICP备05007295号-1 川公网安备 512002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