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落有致的复垦地块上重新长出了庄稼,宽敞的道路直达田间地头……从高处俯瞰,雁江区保和镇洞子湾村1组增减挂钩复垦地块俨然一幅绿意盎然的工笔画。然而,这里曾是杂草丛生、凌乱不堪的村民居住区,破败不堪的农家屋零星散落在山坡四处。
据雁江区保和镇洞子湾村村委会主任介绍,“以前这一片有十几户人家,大都住的是以前装木檩条的老房子。由于生活不便,不少人搬走了,留下老房无人打理,房子逐渐腐烂掉。”
2019年6月21日,雁江区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启动。洞子湾村破旧的房屋被拆除,瓦砾废弃物被清除,耕作层土壤再翻新,曾经荒芜的耕地逐渐栽上了庄稼、树木,沉睡多年的土地复苏了。
盘活土地 “忧”居变“优”居
据悉,洞子湾村28亩的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只是保和镇422亩复耕土地之一。
73岁的蒋世德家的老屋建在山腰上,是一座四十多年的土坯房,以往回家他都要爬坡上坎。今年依靠土地增减挂钩项目,他家拆掉老房子,建起新楼房。
走进蒋世德即将装修完成的新家,只见四室一厅宽敞明亮,崭新的铝合金门窗和木门显得格外精致,墙壁和房顶用竹木纤维扣板装饰得颇有格调,家里洗衣机、冰箱、平板电视机、热水器、抽油烟机一应俱全。
提及新房,蒋世德乐得合不拢嘴:“比起老屋可好太多啦,现在可敞亮了。在这新房子里,煮饭不用烧柴,洗澡不用烧水,洗衣服也不用挑水了,和城里一样方便。”
据了解 ,在推进土地增减挂钩项目的过程中,项目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严格对原有房屋进行评估并给予合理补偿,同时按照家庭人数进行新屋建造面积规划,最大程度保障了农民的利益。提到这一点,蒋世德深有感触:“在农村,如果自己要盖起我们这120平方米的大屋,没有十几万元根本不可能。现在原屋拆迁补偿了13万多,新屋主体由政府统一建造只花了9万多,精装修花了7万多,算下来,自己仅花3万就搬进了如今洋气的新房子!”
与蒋世德当邻居的还有原洞子湾村1组、2组的其他31户村民,他们被集中安置于交通便利、生活方便的新建村居点。通过土地一增一减,洞子湾村实现了农村居住点布局从自然形态向规划形态转变,不但改善了村民生活条件,也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而洞子湾村只是雁江区实施土地增减挂钩项目的一个缩影。目前,雁江区已实施了涉及保和、中和、堪嘉3个乡镇惠及14个村的增减挂钩项目53个。田成方、路成网、树成行;生活美了,土地肥了;村民住上了单元房,走上了水泥路,喝上了自来水……“改头换面”的村居集中安置点,让村民们大为称赞。
破题解难 全面推进挂钩试点
“如今赞声一片,最初却并非一帆风顺。”负责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的主体单位——雁江建投集团全资子公司资阳雁绿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罗忠文如是说。
“吃闭门羹是常事!”一直奋战在增减挂钩项目一线的保和片区项目负责人钟沛益对当初项目刚启动时的情景感触颇深,“反复登门做工作,总是得不到农户的信任。”
“莫事找事!”“我住了几十年了,不想搬!”“建新房没有老院子宽敞,我的鸡鸭养哪里?粮食放哪儿?”……一开始,不少村民并不支持拆迁复垦,甚至多加阻挠。
为此,项目组人员“一而再、再而三”地做解释工作,告诉村民们如果独自改善自家的居住条件,需付出更大成本。集中建造的新安置点,不仅美观大方,而且配套基础设施齐全,乡里乡亲住在一块,相互照顾和帮衬更加方便。工作人员苦口婆心向他们算了一笔明白账,大家思想上的坚冰才逐渐融化。
堪嘉片区项目负责人表示,为了彻底消除农户疑虑,项目部积极推动具备条件点位的拆旧、复垦和建新工作,同时做好宣传。对于货币安置的农户,旧房拆除后陆续复垦为农田,同时将拆旧赔偿款尽快划拨到农户手中;对于建新安置的农户,积极协调设计和施工单位,尽快拿出布局和施工效果图,在得到建新农户确认后立马开工建设。项目部工作人员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实实在在的举措赢得了农户的认可,以前持观望态度的一些农户开始主动要求参加增减挂钩项目。
随着一栋栋漂亮的小楼房逐渐“长高”,一座座旧瓦房渐次消失,集中安置点迎来了“高颜值”。“吃水不用担,煮饭不冒烟,出门泥不沾……”从农户口中编排出的顺口溜,表达了他们对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后的憧憬。
据统计,自2019年项目启动以来,协议签约农户1147户面积1355亩,复垦701户面积611亩,53个集中安置点都已经进入收尾阶段。由雁江建投集团全资子公司资阳雁绿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创造的增减挂钩项目“雁江速度”获得群众的衷心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