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人民政府
资阳市政策文件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资阳市人民政府 / 政策文件 / 资府办发
索 引 号: 008539043/2017-00065 公文种类: 通知 发布机构: 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17-07-10 发布日期: 2017-07-10 文  号: 资府办发〔2017〕47号 有 效 性: 有效
 
资府办发〔2017〕47号

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资阳市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 (2016年—2020年)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市级各部门:

  《资阳市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年-2020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7月10日
资阳市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7—2020年)



  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依据《四川省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川办发〔2016〕104号)、《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13号)等相关文件要求,充分发挥标准的技术支撑作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推动实施“标准化+”战略,建立完善标准化体制机制,优化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实施与监督,不断加大绿色产品、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标准制修订和实施力度,打造质量强市,为加快建设美丽怡然资阳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政府推动。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和政策引导,结合《资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资府发〔2015〕33号)相关政策,大力推进“标准化+”战略的实施。

  2.市场主导。发挥市场对标准化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主体活力,提高标准的市场适用性,促进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转化为标准。

  3.重点突破。以我市优势产业为支撑,着力推进精品农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重点行业领域的标准化工作。

  4.抢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话语权。积极鼓励企业参加国家、行业标准化活动,主动争取承担或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

  5.国际接轨。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加大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力度,努力将优势技术提升为国际标准。

  (三)工作目标

  2017—2020年,重点领域“标准化+”取得明显成果。争取创建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1个,主导和参与制定、修订国家、行业、地方标准10项,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10项。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公共服务等各领域结构合理的标准体系。根据省级规划,积极落实专项行动,确保专项目标顺利完成。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工业标准化建设,促进工业提质增效

  1.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标准体系。合理规划轨道交通、精密机械、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体系框架和标准路线图,实施辐射广、效果好、示范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综合标准化工程,加快推进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创建空铁等产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加快新技术与标准融合力度,大力推动新技术向标准转化,促进创新技术尽快产业化,形成核心竞争力,以标准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2.提升传统工业产业标准体系整体水平。开展国内外先进标准对比提升工程,加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标准研制和实施力度,提升我市传统产业的标准水平,发挥标准的示范引领作用。

  3.促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在建筑施工、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行业领域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宣传普及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提升行业安全生产能力。

  4.强化食品药品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制定食品药品业态、地域、产业、行业、产品等标准和评价体系,鼓励建立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

  5.实施国际标准化提升工程。鼓励具有技术优势或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事业单位多方位参与国际标准的研制,推动关键基础零部件、基础制造工艺、电子机械器件、成套技术装备、关键共性技术等标准与国际标准对接,增强在国际标准化领域的话语权。

  6.落实省级规划中工业标准化重点栏目行动,在能源、机械、材料、电子信息制造及安全、生物技术、饮料食品与现代中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或产业,推动我市相关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制定。

  (二)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

  1.加强现代农业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以标准化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和生产经营信息化, 构建从园区建设到农产品流通的全方面覆盖标准体系,做到有标可依,按标生产。

  2.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鼓励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定实施高于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或联盟标准,提升农产品标准竞争力,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争创国、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乡)、部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切实提升农产品生产设施化、标准化水平,加快推进精品农业专业化、品牌化发展。

  3.推进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建设。深入分析新型城镇化建设标准化的需求,完善新型城镇化建设标准体系,积极推进城镇化标准化试点,全面提升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水平。

  4.落实省级规划中农业标准化重点栏目行动,在农业、林业、水利、粮食、农业社会化服务、城乡统筹发展、新农村建设等领域或产业,推动我市相关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制定。

  (三)加强现代服务业标准化建设,促进服务业规范发展

  1.推进商贸流通服务标准化建设。依托成资一体化和机场的口岸功能、物流资源优势,大力实施电子商务等新型商业模式的服务标准,建立电子商务企业示范园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聚集区,打造跨境电商全产业链体系,提升我市商贸流通业的竞争力。

  2.加强现代物流标准化建设。推动物流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加大对已有国家、行业和地方物流标准的实施力度,鼓励企业和有关方面采用标准化的物流计量、货物分类、物品标识、物流和多式联运装备设施、工具器具、信息系统和作业流程等,提高物流的标准化程度,以物流的标准化促进物流的现代化。

  3.推动政务服务、养老服务、文化服务等特色服务业标准化建设。推动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鼓励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开展标准化示范单位建设;推进文化服务标准化,加快城市、街道、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家政服务、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培育我市养老服务和文化服务品牌。

  4.落实省级规划中服务业标准化重点栏目行动,在旅游、会展服务、商贸流通、餐饮、社区物业等领域或产业,推动我市相关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制定。

  (四)加强城市建设与治理标准化建设,服务民生发展

  1.提高公共基础设施服务标准化水平。以城镇给水排水、污水处理、燃气供给、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政信息技术应用等领域为重点,研制实施公共基础设施配置和管理服务标准,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开展市政综合监管信息技术应用标准化工作,建设“智慧城管”系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2.推进公共教育及服务标准化建设。推进学校建设和管理、教师职业能力、教育技术装备等领域的标准研制实施,创建智慧校园,建立健全公共教育及服务标准体系,用标准化推动实现公共教育及服务均等化。

  3.强化科技服务标准化建设。深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战略,完善标准化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开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测与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学技术普及和综合科技服务等领域的标准研制实施,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推进企业专利转化为技术标准,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创造条件。

  4.落实省级规划中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标准化重点栏目行动,在文化、教育、就业、公共安全、医疗卫生、民政服务、防灾减灾、测绘地理信息、社会信用体系等领域或产业,推动我市相关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制定。

  (五)加强生态文明标准化建设

  1.以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为着力点,加强生态文明标准化建设,积极开展天然林、矿产资源保护、绿色产品标准体系建设。

  2.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推动节能减排、生物多样性保护、节约集约用地、水资源保护、循环经济以及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等重要生态和环境标准研制与实施。大力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标准化建设和示范,提高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水平。

  3.落实省级规划中生态文明建设标准化重点栏目行动,在节能降耗、森林资源保护、水资源保护、地质和矿产资源保护、生态和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或产业,推动我市相关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制定。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建立统一管理、分工负责、协同推进的标准化管理机制,推动企业参与标准制定修订工作,支持企业承担标准化技术组织工作,培育标准化示范企业,推进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放开搞活企业标准。推动企业联盟标准、团体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二)加快标准化人才队伍培育。实施标准化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引导企业实施标准化人才培养计划,为标准化人员建立清晰的职业规划;广泛开展各类培训,重点培养一批掌握标准化专业知识、熟悉专业技术、精通外语、了解国际规则的标准化人才。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重点引进一批急需的国际型、复合型标准化人才。

  (三)完善标准化激励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将标准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标准化工作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引导全社会加大投入,逐步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鼓励企业积极做好标准化工作,提升我市的标准化水平。

  (四)加强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本地媒体和网络加强标准化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及时总结、宣传、推广先进经验,传播标准化工作理念,提升全社会标准化意识,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标准的研制、推广和监督,形成全社会学标准、讲标准、用标准的良好氛围。

  (五)强化监督实施

  结合争创全省质量强市示范城市行动,充分发挥行业部门职能职责,明确各领域标准体系建设路线图,加强对标准体系执行主体的监督,形成组织实施、监管有力、建设方向明确、各方积极参与、协调配合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新格局。

主办:资阳市人民政府 承办: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联系电话:028-26655501 市政府网站联系电话:028-28000836
网站标识码:5120000001  蜀ICP备05007295号-1 川公网安备 512002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