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人民政府
资阳市政策文件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资阳市人民政府 / 政策文件 / 资府发
索 引 号: 008539043/2017-00017 公文种类: 意见 发布机构: 资阳市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17-12-21 发布日期: 2017-12-21 文  号: 资府发〔2017〕43号 有 效 性: 有效
 
资府发〔2017〕43号

资阳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市级各部门(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系列决策部署,提高社会信用意识和诚信水平,为“美丽怡然资阳”建设构建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信用环境,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目标任务

  按照“政府推动、社会共建,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强化应用”的原则,到2020年,社会信用制度基本建立,以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的覆盖全社会的“信用四川(资阳)”平台全面建成并有效应用,信用监管体制基本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全面发挥作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信用环境明显改善,经济社会秩序显著好转。

  (一)加快推进政务诚信建设。健全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健全信用权益保护和信用修复机制;加强重点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加强政府采购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加强招标投标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强化招商引资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加强政府债务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加强乡镇(街道)政务诚信建设;探索构建广泛有效的政务诚信监督体系。建立政务诚信纵向督导机制,建立政务诚信横向监督机制,建立第三方社会机构评估机制。

  (二)深入推进商务诚信建设。以企业诚信助推社会诚信,提高商务诚信水平。重点加强生产、流通、金融、税务、价格、工程建设、交通运输、电子商务、统计、中介服务业、会展、广告、企业诚信管理等领域的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安全生产信用公告制度、商贸流通领域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共享制度、中介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信用记录和披露制度;建立跨部门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企业和经营者价格行为自律建设,实行明码标价和收费公示制度;建立工程建设领域信用奖惩机制;建立交通运输信用体系;健全电子商务领域实名登记和认证等制度。有效维护商务关系,降低商务运行成本,改善营商环境,提高经济活动效率。

  (三)全面推进社会诚信建设。以重点人群诚信建设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加强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人员诚信教育,建立诚信档案;建立人事考试诚信体系,将考试不诚信行为记录到应试人员考试诚信档案库中;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信用管理和行业诚信作风建设;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制定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示办法和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建立社会保障信用信息库,将各类骗取套取社保基金等失信记录纳入信用档案;建立健全娱乐、演出、艺术品、网络文化等领域文化企业主体、从业人员以及文化产品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诚信管理、环境管理、监测信息公开制度;加强社会组织诚信建设,将社会组织诚信建设内容列入社会组织章程,健全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制度。加快建设社会组织登记信息系统,将社会组织诚信建设信息纳入全市统一的信用平台;建立完善自然人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的信用记录,实现自然人信用记录全覆盖;大力推进网络信用监管机制建设,推动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

  (四)大力推进司法公信建设。提升司法审判信息化水平,实现覆盖审判工作全过程的审判信息互联互通;创新检务公开的手段和途径,保障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全面推行公安“阳光执法”,依法及时公开执法办案的制度规范、程序时限等信息,为特定对象提供查询服务;进一步规范和创新信息管理和披露手段,提高戒毒场所、社区矫正机构管理的水平;建立法律服务从业人员信用档案和诚信承诺制度,健全促进司法行政公信的制度基础,推进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司法鉴定人员等诚信规范执业,提高司法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

  二、工作措施

  (一)全面开展“诚信资阳”主题活动。以“讲诚信、抓落实、促发展、创和谐”为主题,以创建“信用机关”、“信用企业”、“信用村(社区)”,分行业评选信用个人、道德模范为抓手,着力推进以政务讲诚信、机关提效能,企业讲诚信、产品质量升,社会讲诚信、处处涌新风,司法讲诚信 、社会更和谐的“四位一体”诚信体系建设。

  (二)加强整治突出问题。重点选择恶意欠薪、社保基金欺诈骗保、拖欠银行贷款、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偷税漏税、交通违法、安全生产、节能环保等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大的典型案例进行宣传,引导全社会增强诚信意识。制定“红黑名单”管理制度,规范“红黑名单”审核程序,通过“信用资阳”网站等媒体定期发布,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开“红黑名单”,力争尽快有影响、见实效。

  (三)深入开展试点示范。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办发〔2016〕61号)要求,重点在招标投标、政府采购、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招商引资、药品采购、食品药品监管、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等领域取得突破。每年选择5—8家重点部门(单位)、重点园区(企业)开展信用示范活动,大力提升社会诚信意识,营造良好招商兴商环境,努力服务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

  (四)建设“信用四川(资阳)”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按照“条块结合、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原则和“一网三库一平台+n系统”的建设思路和技术架构,加快建设“信用四川(资阳)”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纵向与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横向与各部门以及各行业信源单位子平台互联互通。充分发挥资阳金融信用信息中心、资阳企业信用信息管理中心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强化“信用四川(资阳)”网站服务功能,各级各部门网站要全接入、全链接、全覆盖,逐步形成“信用四川(资阳)”网站群,健全完善信用信息归集、发布的长效机制,使其成为权威的查询、发布和宣传阵地,切实解决信用信息的不对称和“信息孤岛”问题,要及时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开信用信息,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查询。

  (五)建立社会信用体系运行机制。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设立有奖举报制度,鼓励群众举报失信违法违规行为,对举报问题及时查处。完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加快推进代码查询和公示,确保在2018年1月1日前,完成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加载工作,对换照的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放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鼓励个体工商户主动换领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建立“双公示”信息报送制度,落实“双公示”信息公开制度,坚持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健全完善“双公示”信息通报机制。建立信用信息使用制度,在政府行政管理、公共服务中查询使用信用信息、试点使用第三方信用报告,在行政审批、项目申报、政府采购、评先评优等活动中全面查询信用信息和使用信用报告,提高信用信息、信用产品的利用效率。

  (六)加强诚信教育与诚信文化建设。注重引导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文化教育宣传活动。把依法治信、依法建信、依法用信作为信用普法教育宣传的重要内容,开展各类诚信法制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诚信法制环境;制定市民诚信守则,推动公民诚信意识和社会诚信水平不断提升;加强学校对青少年学生的信用教育,把诚信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加快信用专业人才培养,打造信用管理专业化队伍。

  三、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建立健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专项小组工作制度和机制,加强对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各牵头单位要加强统筹协调,与各责任单位沟通配合,积极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各县(区)人民政府和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明确承担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管理的工作机构和专职人员,按职能职责推进本地区本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管理工作。

  (二)加大资金投入。保障财政资金投入,重点保障政府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事务中的公共服务支出,确保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投用和正常运转。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采购社会信用技术服务和信用信息产品。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信用体系建设领域。

  (三)加强工作考核。参照省上即将出台的《四川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主要责任指标考核办法》,将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任务纳入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目标考核。加大考核问责力度,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和有效落实。

  本《实施意见》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原《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资阳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资府办发〔2017〕7号)同时废止。

  附件:资阳市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任务分解表

  

资阳市人民政府

  2017年12月21日
 
资阳市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任务分解表

  

  

工作任务 主 要 内 容 责 任 单 位
牵头单位 参与单位
推进重点领域诚信建设

  务

  诚

  信
1﹒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市发展改革委

  人行资阳市

  中心支行
市级各部门,各县(区)政府
2﹒加快政府守信践诺机制,纳入政府绩效评价体系 市发展改革委 市级各部门,各县(区)政府
3﹒把诚信纳入公务员招录考试内容,增强公务员法律和诚信意识 市人力资源

  社会保障局
市委组织部、

  市司法局,

  各县(区)政府
4﹒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提高决策和施政透明度,提升政府公信力 市政务服务中心 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员单位,各县(区)政府
5﹒建立和完善企业安全生产公示、承诺、诚信等级分类评估等诚信制度机制建设 市安全监管局 市工商局


  务

  诚

  信
6﹒建立完善工业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全面实施工业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制定企业及部门信息共享制度 市质监局 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工商局
7﹒推进和引导企业全面开展质量信用创建活动,积极培育争创各级质量奖和名牌等 市质监局 市工商局
8﹒加强企业和经营者价格行为自律,实行经营者明码标价和收费公示制度 市发展改革委 市工商局、市商务局及相关职能部门
9﹒健全招标投标信息公开和共享制度 市发展改革委 市财政局、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相关职能部门
10﹒加强对食品、药品等各类生产单位,实施信用分类评级管理,开展诚信示范企业评定 市食品药品

  监管局
各县(区)政府,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质监局,各食品药品企业
推进重点领域诚信建设

  务

  诚

  信
11﹒在商务流通领域开展信用评级工作 相关行业主管部门 相关行业协会
12.进一步完善纳税信用管理系统建设,开展纳税信用评定工作;完善纳税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 市地税局

  市国税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工商局、相关行业主管部门
13﹒建立健全工程建设市场各方主体和从业人员信用档案,实施信用准入与退出机制 市住房城乡

  建设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相关行业主管部门
14﹒建立对发生重大工程质量、安全责任事故或有其他重大失信行为的企业及负有责任的从业人员的联动惩戒机制 市住房城乡

  建设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质监局、市安全监管局、相关行业主管部门
15﹒推行实施建筑业企业信用评价工作并推进信用评价结果在相关领域的应用 市住房城乡

  建设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16﹒建立健全房地产开发企业、物业服务企业、房屋中介服务机构等各类信用档案,并逐步开展信用分类评级管理 市住房城乡

  建设局
市房管局
17﹒提高政府采购活动透明度,实现信用信息的统一发布和共享,制定出台《资阳市政府采购中使用企业信用报告实施意见》 市财政局 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市电子政务办、相关行业主管部门
18﹒制定《资阳市交通运输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 市交通运输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地方海事局、市商务局、相关行业主管部门
19﹒制定《资阳市卫生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逐步推行职业信用报告 市卫生计生委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医疗机构
20﹒建立健全企业劳动保障诚信评价制度和工作体系,着力解决企业欠薪、拖欠社保费等突出问题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市中级人民法院、

  市总工会
21﹒制定《资阳市旅游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 市旅游发展委 市级相关单位
推进重点领域诚信建设   22﹒建立健全网吧、娱乐、演出、网络文化等领域文化企业主体、从业人员以及文化产品的信用信息数据库 市文化广电

  新闻出版局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委宣传部、市工商局


  会

  诚

  信
23﹒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诚信管理制度 市科技知识

  产权局
相关行业主管部门
24﹒建立环境管理、监测信息公开制度 市环境保护局 相关行业主管部门
25﹒加快完善药品安全领域信用制度,健全药品生产和流通企业信用档案,提高药品安全信用监管水平,打击制假贩假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市食品药品

  监管局
市卫生计生委、市质监局、市工商局、相关行业主管部门
26﹒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等民生政策实施中的申请、审核、退出等各环节的诚信制度,加强对申请相关民生政策的条件审核,强化对社会救助动态管理及保障房使用的监管 市住房城乡

  建设局

  市民政局
人行资阳市中心支行及市级相关部门
27﹒加大对医保定点医院、定点药店、工伤保险协议医疗机构等社会保险协议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各类参保人员违规、欺诈、骗保等行为的惩戒力度,防止和打击各种骗保行为 市人力资源

  社会保障局
市卫生计生委
28﹒加强对住房公积金失信行为的监管,将不缴、欠缴住房公积金的单位和采用虚假资料骗提、骗贷和拖欠贷款等失信的个人纳入信用黑名单 市住房公积金

  中心
市级有关单位
29﹒建立健全教育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教师、科研机构和科技社团及科研人员的信用档案 市教育体育局

  市科技知识产权局
 


  法

  公

  信
30﹒推动企业、个人信贷征信系统的建设与完善,在更加广泛的领域中推动银行信贷征信信息与政府监管等信用信息的综合应用 人行资阳市中心支行 市发展改革委
    31.建立并完善银行、上市公司法人、证券、保险等领域从业人员的信用档案 市政府金融办 资阳银监分局、人行资阳市中心支行
32.推进强制执行案件信息公开,完善执行联动机制,提高生效法律文书执行率 市中级人民法院 市公安局
33.推行“阳光办案”,严格管理制度,强化内外部监督,建立健全专项检查、同步监督、责任追究机制 市公安局 市检察院、市中级人民法院
34.进一步提高戒毒场所、社区矫正机构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提高监管质量 市司法局 市检察院、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公安局
35.大力推进司法行政信息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市司法局 市检察院、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公安局
36.严厉打击利用电话、网络诈骗犯罪行为 市公安局 各电信企业、各县(区)政府
开展“诚信资阳”主题活动

  信

  教

  育
37.开展公务员诚信教育,加强公务员作风建设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级各部门,各县(区)政府
38.抓好企业、个体经营者的诚信教育和培训工作,建立职工诚信考核评价制度 市总工会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国资委、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工商局、各县(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各企业
39.企业管理部门要把诚信教育作为对企业服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融入到证照颁发、业务办理的流程中。 市工商局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国资委、各县(区)政府


  范

  创

  建
40.对食品、药品等各类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经营单位实施信用分类评级管理,开展诚信示范企业评定 市食品药品

  监管局
市卫生计生委、相关行业主管部门
41﹒积极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市委宣传部 市文明办、各县(区)政府
    42﹒窗口行业要以“人民满意”为主题,用礼貌热情的态度、周到高效的工作,提供高质量服务,提升公众美誉度 市政务服务

  中心
市级相关部门窗口单位,各县(区)政府
43﹒要以“质量第一”为主题,把诚信贯穿于产品生产和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 市质监局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国资委、市总工会、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各县(区)政府,各企业
44﹒商贸流通企业以“履约守信”为主题,构建诚信商业环境 市商务局 市工商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质监局,各县(区)政府
45﹒大力发掘、宣传诚信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引导全社会见贤思齐 市委宣传部 市文明办、市级各部门,各县(区)政府
46﹒在食品药品企业开展“诚信做产品”活动,倡导树立尚德守法、以义取利的义利观,倡导以信笃行、以诚兴业的传统美德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市级各部门,各县(区)政府,各食品药品企业
47﹒引导医务人员崇尚服务理念,大力弘扬医者仁心、救死扶伤的医德 市卫生计生委 各医疗机构,各县(区)政府
48﹒在职业人群资格准入、专业评价、年审考核、职称评定中,强化诚信内容,实行诚信承诺,培养职业操守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环境保护局,各县(区)政府
开展“诚信资阳”主题活动

  信

  宣

  传
49﹒充分运用道德讲堂、论坛讲座和社区市民学校、文化服务中心等阵地,宣传和培育诚信文化 市委宣传部 市文明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各县(区)政府
50﹒各级新闻媒体要拿出重要版面、时段,适时推出专栏专题,综合运用新闻报道、言论评论等多种形式传播诚信理念 市委宣传部 市文明办、各媒体,各县(区)政府
51﹒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要运用微博、微信、微视、微电影等传播手段,扩大诚信宣传覆盖面 市委宣传部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各媒体、市文联、市作协,各县(区)政府
    52﹒开展商务诚信宣传活动 市商务局 各级机关单位、企业和部门
53﹒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为企业、个人和社会征信机构等查询政务信用信息提供便利 市发展改革委 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员单位,各县(区)政府
54﹒完善政务信用信息公开目录,形成信息公开的监督机制 市发展改革委、

  市政府办
各县(区)政府
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

  制
社会

  信用

  代码
55﹒建立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 市工商局 相关行业主管部门
惩戒

  和奖

  罚
56﹒制定出台《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 市发展改革委、人行资阳市中心支行 市级各相关部门,各县(区)政府
信用

  网建

  设
57﹒完善“信用四川(资阳)”网,使其成为权威、公共的信用信息查询、发布和宣传阵地,切实解决信用信息的不对称和信息孤岛问题 市发展改革委、人行资阳市中心支行 市级各部门,各县(区)政府
组织保障措施 加强

  组织

  领导
58﹒各地各部门各单位把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摆上重要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围绕总体要求和任务分工,落实分管领导 市发展改革委、人行资阳市中心支行 市级各部门,各县(区)政府
严格

  考评

  督查
59﹒省出台《四川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主要责任指标考核办法》后,将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任务纳入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目标考核。 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 各成员单位
主办:资阳市人民政府 承办: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联系电话:028-26655501 市政府网站联系电话:028-28000836
网站标识码:5120000001  蜀ICP备05007295号-1 川公网安备 512002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