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人民政府
资阳市政策文件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资阳市人民政府 / 政策文件 / 资府办发
索 引 号: 008539043/2016-00006 公文种类: 通知 发布机构: 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16-12-21 发布日期: 2016-12-21 文  号: 资府办发〔2016〕74号 有 效 性: 有效
 
资府办发〔2016〕74号

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资阳市“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级各部门(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资阳市“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12月21日
资阳市“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资阳实现追赶跨越的战略机遇期、经济质量效益同步提升的转型发展期和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期。为推动我市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根据《资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并结合资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促进我市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跨越发展,为加快“三区”建设,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再上台阶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共享发展。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三贴近”原则,弘扬主旋律,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坚持协调发展。以“全域统筹、跨界融合”为目标,坚持事业与产业、历史与现代、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形成城乡联动、良性互动发展格局。

  3.坚持特色发展。充分挖掘资阳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注重特色发展和错位竞争,发挥和放大比较优势,凸显区域文化特色,大力发展特色文化品牌。

  4.坚持规范发展。加强政府对文化发展的政策引导、投入扶持和宏观管理,充分发挥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调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文化发展的积极性,实现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相促进。坚持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强化文化行业及文化执法管理,推动文化行业规范发展。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面覆盖、互联互通,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公共文化管理、运行和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格局逐步形成。

  ——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扶持和推进优秀文化作品的创作、生产、传播,创作较高艺术水准的文艺精品,努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历史文化遗产得到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构建较为完备的文物保护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保护传承。

  ——产业贡献明显增强。文化旅游、现代印务、创意设计、文化娱乐、影视服务等产业加快发展,形成一批规模大、结构优、效益好的龙头文化企业和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产业聚落,构建产品丰富、管理有序的文化产业体系。

  ——依法治理形成常态。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基本构建,文化市场监管能力进一步提升,文化市场经营秩序更加规范,文化安全得到保障。

  ——人才支撑更加有力。基层文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公共文化服务队伍日益完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不断充实,最终形成由基础人才、精英人才、领军人才共同组成的完备人才体系。

  2.主要指标

  ——深化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争创省级文明城市,力争2020年成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县级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不少于0.7册,年人均新增藏书量不少于0.05册。

  ——每万人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达到85平方米,每万人群众文化设施建筑面积达到307平方米。

  ——宽带广电和有线无线卫星实现智能协同覆盖,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ngb)基本建成,互联互通的智能化物联网初步形成,有线网络全面实现数字化和高清化,有线网络双向化率达到90%。

  ——到 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20亿元,建成2-3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市产值过亿的文化企业达到2-4家,形成以文化旅游、现代印务、创意设计、文化娱乐、影视服务等产业为主体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1.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工程。以陈毅故居为核心,全面发挥陈毅故居在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功能,创建具有全国典范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基地。

  2.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实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四项工程”:实施思想道德宣教工程、先进典型选树工程、志愿服务实践工程、诚信制度化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3.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深化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加强精神文明宣传阵地建设,建设一个文明网站、创建一个精神文明大讲堂。

  4.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化“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开展弘扬“好家风好家训” “好公婆”“好儿媳”评选活动,大力培育新乡贤文化。深化文明乡镇、文明村创建活动,“十三五”期间,全市50%以上的乡镇(村)达到县级及以上文明乡镇(村)标准,20%以上的乡镇(村)达到市级及以上文明乡镇(村)标准。

  (二)推出文艺精品繁荣群众文化生活

  1.推出系列优秀文艺作品。以“蜀人原乡”“资阳三贤”“元帅故里”“安岳石窟”“柠檬之都”“普州太后许黄玉”等重点文化资源为题材,推出包括传统戏曲、舞台剧、影视剧、文学作品等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系列优秀文艺作品。

  2.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入开展“蜀人原乡文化艺术周”“资阳市社会文化展演”及“一县一品”特色文化活动,进一步强化优势文化品牌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政府购买、票价补贴、运营补贴等手段鼓励民间艺术团体开展公益性文化演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三)全面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资阳艺术中心、博物馆、图书馆少儿分馆建设、乐至县、安岳县文化基础设施等一批重大项目。实施市县两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改(扩)建达标工程,推动县级以上广播电视台、发射台、监测台和数字影院基础设施设备达标升级,推动乡镇、村(社区)广播站、固定放映点、广播影视服务网点等基层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化,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加强乡镇、村(社区)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打造城市“十五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整合文教体等基层公共资源,在乡镇、村(社区)统筹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2.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工程。对全市的公共文化资源进行大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处理,利用宽带网络、移动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建立网上视听传播、数字文化馆、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搭建“资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

  3.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贯彻执行《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实施意见》,创新政府购买手段,扩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范围。在坚持政府主导原则基础上,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丰富公共文化产品提供主体,提供群众喜闻乐见的多元公共文化产品。推进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探索开展“订单式”“菜单式”服务。完善文化志愿者注册招募、服务记录、管理评价和激励保障机制。

  4.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加大农民工文化驿站、留守儿童文化之家建设,保障农民工、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深入开展文化精准扶贫,重点打造一批文化精准扶贫示范点。推动城市与农村、社区与村落之间的文化联动,推进城乡“结对子、种文化”。

  (四)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1.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业。以国家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建设为第一抓手,大力发展休闲度假、会议展览、文化交流、健康养身等新业态。加快建设资阳人文化产业园、幸福谷婚礼文化旅游度假区等重大项目,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深度挖掘和整合石刻文化资源,以圆觉洞为核心创建省级文化产业园。依托雁江橘海农耕文化园区、安岳柠檬文化小城、乐至劳动镇闲宁村民俗文化旅游区、乐至县孔雀乡“中国乐至五彩林乡”乡村文化旅游区等打造农耕文化基地。做大做强 “安岳柠檬音乐节”等节庆文化品牌,带动文化旅游、演艺娱乐、现代传媒等行业的联动发展。

  2.壮大发展创意设计业。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创意设计产业发展,搭建企业优质服务平台,形成以铁路机车、汽车及零部件设计为特色的创意产业园区。积极引导三线企业搬迁腾退,采取旧址改建等方式建设集合文艺创作交流、艺术文化展演等形态的多元文化创意园区。

  3.积极发展现代印务业。建设西部现代印务产业园,以现有骨干印务企业为基础,引导同业态上下游企业之间,形成以技术联盟、战略联盟为主要形式的产业集聚发展体系。积极引进骨干包装印刷企业,鼓励支持印务企业的优势互补、兼并重组、做大做强。依托南方、北彩、皇冠制罐等重点印务企业,加快组建企业包装设计中心,增强企业自主研发、设计能力。实施绿色印刷推广工程,提高印刷复制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4.优化提升文化娱乐业。依托临空经济区,将文化娱乐业发展与城市功能提升相结合,积极引入大型文化企业投资建设高端文化项目。大力扶持文化娱乐业上档升级,推进网吧、歌舞娱乐、电子游戏游艺、体育健身等连锁经营,更新软硬件设施,实现娱乐业品牌化、规模化。提升城市休闲文化娱乐服务功能,重点依托资阳市文体中心,打造一批特色文化街区。

  5.积极发展影视服务业。抓住影视产业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资阳历史文化积淀,创作生产一批展示资阳悠久历史文化的电影、电视剧、影视动画、纪录片等影视作品。推动广播影视重点产业与旅游、体育、教育、信息等产业融合互动。开展区域间影视交流合作,加快影视产品流通,助推影视服务业发展。

  (五)全面深化文化机制体制改革

  1.管办分开,创新文化管理体制。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在市、县两级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重点文化事业单位探索建立公益性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组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理事会。完善行政审批信息公开制度,扩大文化行政审批的透明度。放宽市场准入,赋予文化企事业单位更多自主权。激发社会活力,鼓励社会资本、民间组织以各种形式参与城市文化建设,努力培育非营利性社会文化组织。

  2.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建立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推进行政许可与行政执法在线办理,实现互联互通。通过视频监控、在线监测等远程监管措施,加强非现场执法监管。健全执法人员培训机制,全面提升执法能力。全面落实综合执法责任制,严格确定不同岗位执法人员执法责任,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强化文化市场执法监督。建立“资阳市文化市场基础数据库”,完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记录,建立文化市场警示名单和黑名单制度,依法公开文化市场违法行为。

  (六)构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

  1.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编制市级以上文物保护规划,强化不可移动文物抢救、维修、保护,实施文物本体保护工程,加强国家级重大文物抢险工作力度。全面完成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力争到“十三五”末,新公布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以上。成立资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制《资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建立市、县两级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2.推进资阳特色历史文化品牌打造。精心组织主题研究和学术研讨,形成完整清晰的历史文化脉络,厚植根基、凸显特色。加快资阳博物馆和县(区)历史文化展陈基地建设,打造历史文化集中展示平台。加强古街、古镇、古景保护,重点推进“雁江八景”恢复重建,规范城市文化标识,强化历史文化记忆。精心打造“蜀人原乡”、安岳石刻、普州太后、陈毅元帅等重大历史文化题材舞台及影视文艺精品,树立资阳文化交流、展演品牌,多途径多介质进行资阳历史文化宣传营销,提升内部认同和外部影响。

  (七)加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工作

  1.强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行业监管。创新监管手段,完善现代监管体系,加强广播电视监听监看监测、报刊审读、广告刊播管理,开展虚假有偿新闻、假新闻、假记者、虚假违法广告、网络有害信息专项整治,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综合治理。深化“扫黄打非”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加强群防群治,完善长效机制。加强版权行政执法监管,推进网络领域侵权盗版专项治理,巩固和扩大软件正版化工作成果。

  2.实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惠民工程。加快推进农村广播电视信号全覆盖,提高农村广播电视入户率。推进中央和地方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推进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全面完成农村电影公益放映任务。推动在人流密集地点和有条件的行政村建设阅报栏(屏)。建设城乡出版物销售和发行网点,推动新华书店、民营实体书店开展农村连锁经营,建成贯通城乡的出版物发行服务网络。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大力培养公民阅读习惯,提高公民阅读能力,改善公民阅读条件,保障人民群众阅读权益。

  3.推进媒体融合,创新全媒体平台。大力推进媒体的内容融合、渠道融合、管理融合、服务融合,建立资阳日报社多媒体采编平台,以数字技术为手段,建立内容数据库,支持多渠道新闻素材采集,为媒体提供统一的多媒体内容编辑,拓展新闻业务发布渠道。构建资阳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融合平台。建设融合传统广播、电视、报纸以及微信、微博、手机app、网站、户外大屏等新媒体的全媒体资源汇集、处理、发布平台。加快推动数字电视覆盖网和高清交互式电视网络设施建设,推进广播电视网(ngb)技术试点和示范建设。

  (八)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引进

  1.培养本土人才。加大对现有文艺创作、群众文化活动组织策划、基层公共文化阵地管理和文化遗产保护等专业干部队伍的培养培训力度,提升专业技术水平,为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基础的人力支撑。

  2.引进精英人才。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文艺精品创作、文化创意策划、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为提升文艺创作水平、实现文化产业上档升级提供精英人才支撑。

  3.借力领军人才。加大与国内一流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力度,吸引一流文化专家学者,建立资阳文化发展顾问团队,为资阳文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保障机制。完善文化发展绩效考核体系和具体办法,加快制定在结构优化、公共服务体系、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对外交流等方面的综合考核办法,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加快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地方性立法,健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治体系。修订完善《资阳市扶持重点文化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给予文化发展项目在土地、市场准入、投融资等方面的优惠。健全文化人才培养引进政策,制定文化人才奖励办法,完善文化人才培养提升、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

  (二)加大投融资力度。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资金投入,将相关资金纳入政府年度预算,促进全市文化健康繁荣发展。加强与各大商业银行、金融信贷机构合作,出台财政奖补、税收优惠、风险补偿等政策,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文化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拓宽文化企业融资渠道。整合政府、企业、民间投资人等多方力量,建立文化资本与文化项目的联系纽带,建立健全文化金融服务体系,解决制约文化创意项目孵化的资金瓶颈问题,推动中小文化企业的快速发展。

  附件:资阳市“十三五”文化发展重点项目列表

  



  资阳市“十三五”文化发展重点项目列表



  一、文化基础设施类重点项目

  (一)资阳市博物馆。项目用地面积约40.8亩,主要建设面积约10000㎡,汇集聚散厅、序厅、文物展厅等相关公共服务区域及附属设施,周边约25亩绿地公园,主要承担资阳文化文物展览展示、教育研究的功能。建成后,将成为资阳文明记忆、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大众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欣赏艺术、文化休闲的理想场所,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升公民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平台。

  (二)资阳艺术中心。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0000㎡,包括:大型剧院、中型剧院、多功能厅、化妆间、排练厅、票务中心及观众滞留区、展示厅、艺术品商店等,主要用于国内外大型歌剧、舞剧、芭蕾、交响乐等高水平演出和举办各种大型会议、艺术交流活动。

  (三)文艺家之家。项目总建筑面积2000㎡,包括:市本级文艺家协会办公室、资阳市艺术名家工作室、综合性会议室、资阳市文艺创作交流培训中心、资阳市文艺精品展示中心、资阳市文艺志愿服务中心、资阳市文艺爱好者驿站、市文联管理用房以及相关配套附属设施。建成后,将成为传递党政声音、凝聚文艺力量、激发创作热情、提升公众文艺鉴赏力的重要平台,成为挖掘和传承古老资阳厚重历史文化、创作并展示资阳文艺精品的重要窗口,成为发现和培育资阳优秀文艺人才的重要基地。

  二、文化平台建设类重点项目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以陈毅故居为核心,加强故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建设,丰富展陈内容、创新展陈形式,创建以爱国主义教育、廉政教育为主的具有全国典范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基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平台。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题的两微一端平台。创办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的电视节目、报纸专栏、网站等。

  (三)资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全市公共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扫描、制作、存储、展示,建立网上视听传播、数字文化馆、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构建一体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

  (四)资阳市文化市场基础数据库。全面汇总全市文化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建立警示名单和黑名单制度。依法公开文化市场违法行为,建立优秀企业、优秀产品推介名单制度,助推优秀市场主体的发展。

  (五)资阳广播电视台全媒体平台。建设融合传统广播、电视、报纸以及微信、微博、手机app、网站、户外大屏等新媒体的全媒体资源汇集、处理、发布平台。

  (六)特色文化人才培养基地。与成都工业学院合作,探索建立成都工业学院资阳文化创意校区。与西华大学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合作,建立汽车创意设计人才培养基地。与四川大学空天科学与工程学院合作,建立空天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基地。

  三、文化活动类重点项目

  (一)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四项工程”。实施思想道德宣教工程、先进典型选树工程、志愿服务实践工程、诚信制度化建设工程,提高市民道德素质,优化社会道德环境。

  (二)全民阅读系列活动。组织“书香社区”“书香之家”评选活动,开展“全民阅读月”“乡村书会”等读书活动,形成全社会“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风尚。

  (三)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开展戏曲精品创作,创作以资阳历史文化故事为题材的传统戏曲精品剧目等。开展舞台艺术创作,创作以蜀人原乡、普州太后许黄玉为题材的经典舞台剧。开展影视精品创作,力争拍摄以陈帅元帅、柠檬文化、普州太后许黄玉、资阳三贤等为题材的影视作品。

  (四)“蜀人原乡”文化艺术(节)周。艺术周以“蜀人原乡”为品牌,重点开展以反映资阳历史文化、现代风貌为主题的文化艺术演出活动和摄影、美术作品展览、展示活动。

  (五)社会文化艺术展演。展演重点包含文艺演出和美术摄影作品展览展示两个部分。通过展演活动的举办催生本土作品、培育本土人才、展示本土艺术,打造本土文化品牌。

  (六)蜀人原乡故事会。组织专家团队开展“蜀人原乡·资阳传统文化口述史”收集和研究,挖掘资阳故事。开设“蜀人原乡·资阳文化大讲堂”,讲好资阳故事。

  四、文化产业类重点项目

  (一)资阳人文化产业园。项目一期规划占地952亩,计划投资11.3亿元。重点建设美丽新村文化苑、“资阳人”文化苑、观光休闲文化苑、五行养生文化苑等项目。

  (二)三贤古城风貌区。项目重点建设集商业、办公、居住、酒店、会展、餐饮、娱乐等于一体的城市创意区,邀请文化艺术家进驻、开设工作室或展览馆,壮大城市文化创意集群。

  (三)文化特色街区。以资阳市文体中心为主体,建设文化主题公园。将会展、商贸、游艺、演艺等因素融入其中,建成集文化消费、阅读学习、休闲服务为一体的文化娱乐街区。

  (四)老三线工业文化风貌区。以老工业文化为主题,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休闲娱乐、旅游博览等产业。通过文化创意元素的强力注入,将老旧的工业区全面升级为传承资阳工业文明,展现资阳工业文化、推动资阳文化创新的开放式工业文化风貌区。

  (五)西部现代印务产业园。以现有骨干印务企业为基础,合理规划土地,引进绿色包装印刷企业,建成规模大、功能齐、生产成本低、集聚效应强,承接整个西南地区相关产业转移的现代印务产业集群。

  (六)空天文化创客空间。结合临空经济区的建设和航空产业的发展,延伸航空文化产业链,构建以空天文化产品创意设计生产为核心的空天文化创客空间。政府对入驻空间的创客给予租金补贴、贷款贴息等财政金融支持。

  (七)雁江幸福谷婚礼文化旅游度假区。建设集度假村集中式婚礼文化体验、婚纱摄影、生态观光、汉式餐饮、水上娱乐、田园娱乐、木屋别墅度假村等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度假目的地,积极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八)中国·柠都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集柠檬文化创意、柠檬文化主题旅游、现代娱乐、体验式教育、柠檬图书出版、柠檬文化产业电商平台、柠檬文化会展及商业配套等多种产业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九)中国·安岳柠檬节。打造集柠檬文化展示、柠檬创意产品设计、柠檬主题庄园休闲文化体验、柠檬品牌主题歌舞表演于一体的柠檬文化节,形成柠檬农业观光园+柠檬休闲度假区模式。

  (十)安岳柠檬音乐节。以柠檬音乐节为核心,重点开展大型音乐表演、音乐互动体验等文化娱乐活动,着力打造集生态观光、娱乐休闲度假、音乐创作、表演展示等于一体的音乐文化综合体。

  (十一)圆觉洞省级文化产业园。以石刻文化产业为主题,以圆觉洞文化旅游景区为核心,建设石刻文化产业园,推动景区的规模化、集群化、产业化发展,为圆觉洞景区上档升级提供强力支撑,最终将圆觉洞打造成川渝佛雕文化旅游消费重镇。

  (十二)乐至劳动镇闲宁村民俗文化旅游区。该项目总投资预计5亿元,占地350亩,总建筑面积16980平方米。主要建设丰收磨坊、蜀中渔家、锦绣山居、田园耕读、丛林探险、水岸营地、川茶山庄和酒香雅园八大主题旅游休闲景区,最终形成集民俗体验、风情美食、休闲娱乐、主题度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全方位民俗文化深度体验型古村落。

主办:资阳市人民政府 承办: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联系电话:028-26655501 市政府网站联系电话:028-28000836
网站标识码:5120000001  蜀ICP备05007295号-1 川公网安备 512002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