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人民政府
资阳市政策文件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资阳市人民政府 / 政策文件 / 资府发
索 引 号: 008539043/2016-00005 公文种类: 通知 发布机构: 资阳市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16-12-23 发布日期: 2016-12-23 文  号: 资府发〔2016〕49号 有 效 性: 有效
 
资府发〔2016〕49号

资阳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资阳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16—2020年)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级各部门(单位):

  现将《资阳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资阳市人民政府

  2016年12月23日
资阳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



  为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市人民身体健康素质水平,建设健康资阳,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6〕37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川府发〔2016〕53号),结合资阳实际,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深入贯彻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依法治体、确保基本、多元互促、注重实效的工作原则,着力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快乐、人人共享”的全民健身社会风尚,使全民健身成为全市人民的自觉行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健康资阳贡献力量。

  力争到2020年,群众健身意识普遍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加,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170万,经常参加体育健身人口达到120万,群众身体素质稳步增强。体育产业总规模逐步扩大,全民健身成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拉动内需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动力源,具有资阳特色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二、主要任务

  (一)大力弘扬体育文化。充分利用市级新闻媒体,开设宣传专栏,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宣传体育健身文化,弘扬健康新理念,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形成崇尚锻炼和参加体育健身的社会风气。将体育文化融入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举办全过程,倡导“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理念,积极打造具有资阳特色的体育文化,树立资阳全民健身榜样,讲好资阳全民健身故事,传递社会正能量。加强体育文化交流,广泛开展“体育三下乡”(即体育活动、体育文化、科学健身)、“体育五进”主题活动(即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发挥体育文化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和作用。

  (二)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定期举办群众基础好、参与度高、覆盖面广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重点突出群众体育的健身性、参与性、趣味性。继续办好“节庆体育”、气排球等具有资阳特色的传统赛事活动,进一步完善资阳业余足球、篮球、气排球、网球等全民健身赛事体系。创新和完善办赛模式,举办资阳市第四届运动会、资阳市机关职工运动会、资阳市老年人运动会。支持各地、各行业结合实际,打造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品牌,继续大力普及和推广气排球运动,将我市气排球打造成全省气排球特色体育健身项目和资阳城市体育名片。大力发展健身跑、健步走、骑行、游泳、球类、广场操(舞)、棋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积极培育轮滑、电子竞技、户外运动等具有消费引领特征的时尚休闲运动项目,扶持推广武术、太极拳(剑)、信鸽、健身气功、健身秧歌、健身腰鼓等传统运动项目。各县(区)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和拓展群众体育活动新思路,着力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品牌赛事,形成“一地一品牌”的格局,不断推动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

  (三)加快发展体育社会组织。按照“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原则,加快推进体育社会组织改革,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向独立法人组织转变,提高体育社会组织承接全民健身服务的能力和质量。积极发挥全市性体育社会组织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专业指导服务等方面的示范作用,把各级体育总会建设成为枢纽型体育社会组织,努力实现市、县(区)体育总会全覆盖。加强各级各类单项、行业、人群体育组织和乡镇、社区体育组织建设,重点培育发展基层体育活动服务类社会组织,鼓励基层体育组织依法依规进行登记,推动形成遍布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重视发挥体育社会组织和健身骨干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继续组织好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志愿者培训、管理和服务工作,不断发展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每年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0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总人数达到5000人以上。

  (四)着力改善健身场地设施条件。各县(区)政府要将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建设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等相关规划充分衔接,科学规划和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着力构建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力争达到1.1平方米。改善各类公共体育设施的无障碍条件,力争每个县(区)建成1个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活动室。市本级重点规划建设“市文体中心”、“市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等大型体育基础设施,加快城区保留山体健身步行道建设,改善全民健身条件。县(区)重点建设公共体育场、体育馆、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游泳池和一批便民利民的体育场地设施,力争实现县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全覆盖。城市社区重点建设多功能运动场和小型多样的健身设施,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力争实现行政村健身设施全覆盖。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多元化投资兴建体育设施,完善城乡体育基础设施配套功能,合理利用公园、绿地、保留山体、城市广场等场所建设休闲健身场地设施。各级体育主管部门要完善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制度,把免费、低收费开放的公共体育场馆名称、具体时间及相关要求等向社会公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鼓励民营体育场馆对群众免费、低收费开放。积极创造条件将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探索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第三方管理机制,推动有条件的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在课后和节假日向本校师生和公众有序开放。

  (五)推动全民健身多元发展。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进一步融合,将全民健身作为主动健康的手段,促进“治未病”,减少亚健康,为建设健康资阳服务。推动全民健身与教育事业融合发展,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推动全民健身与文化事业融合发展,努力促进资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全民健身与养老、助残及森林康养等事业融合发展,努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健身服务业发展,努力提高健身服务业在体育产业中所占的比重。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技术开拓全民健身产品制造领域和消费市场,拉动体育健身消费。

  (六)切实突出全民健身发展重点。青少年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人群,要进一步强化学校体育,将提高青少年的体育素养和养成健康行为方式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保证学生在校的体育运动场地和设施;强化体育课和课外活动,落实每天校内锻炼1小时;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工作考核体系,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青少年校园足球和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创新职工体育模式,引导更多职工参与体育锻炼,不断增强职工身体素质,加强老年人体育工作,加大全民健身扶贫助残的工作力度,广泛开展农民健身活动,积极开展妇女儿童体育活动。加快发展足球运动,把建设足球场地纳入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因地制宜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多样化的足球场地。大力发展青少年学生喜爱的足球、篮球、排球项目,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逐步建立完善学校和社会“三大球”竞赛体系,不断扩大“三大球”人口规模,使“三大球”成为青少年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全民健身活动项目。

  三、保障措施

  (七)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各县(区)人民政府要把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基本公共服务发展规划,把相关重点工作纳入政府年度民生实事加以推进和考核,将全民健身事业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安排。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工作任务,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智库介入”的大群体工作格局。建立健全资阳市全民健身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全民健身重大事项。县(区)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全民健身事业的组织领导,发布本地实施计划,做好任务分工和监督检查,确保全民健身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八)落实各项保障政策。各地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全民健身的财政投入,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彩票公益金等财政资金,专项用于全民健身事业发展。要通过设立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专项投资基金和政府购买服务、特许经营、政府补贴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体育场地设施,支持群众健身消费。制定政府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目录、办法及实施细则,加大对基层健身组织和健身赛事活动等的购买比重,落实好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政策,引导公众对全民健身事业进行捐赠。新建居住区和社区要严格落实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标准配建全民健设施要求,确保与住宅区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不得挪用或侵占。

  (九)推动全民健身科学发展。做好全民健身基础数据统计工作,开展资阳市国民体质监测、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以及体育场地普查工作,适时公开发布相关数据,推进全民健身科学决策。建设和完善各县(区)国民体质监测站点,举办科学健身知识讲座,编辑科学健身知识资料,推广科学健身方法,提升全民科学健身水平。积极推动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全民健身相结合,提升全民健身科技水平。积极支持体育用品制造业创新发展,提升体育用品质量水平,扩大本地品牌影响力。鼓励企业参与全民健身科技创新平台和科学健身指导平台建设,充分整合运动场馆设施、健身人群、健身指导、赛事活动等资源,打造全民健身信息化工程,提升全民健身科学化水平。

  (十)加强安全监管与评估。加强群众体育赛事活动的安全宣传和教育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制,各县(区)体育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加强对游泳等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安全监管。加强对健身活动场地、设施和器材的安全监督检查,确保公众参加健身活动的安全。加强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定期不定期检查实施情况,确保本实施计划落到实处。2020年,各县(区)要对本地全民健身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上报上一级体育主管部门,对在推动工作落实或支持、参与全民健身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和省的相关规定给予表扬。

主办:资阳市人民政府 承办: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联系电话:028-26655501 市政府网站联系电话:028-28000836
网站标识码:5120000001  蜀ICP备05007295号-1 川公网安备 512002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