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人民政府
资阳市政策文件库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政策解读
《五大产业发展规划》解读:建设工业新城的方向标
成文日期:2010-01-26   发布机构: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资阳市五大产业发展规划》解读之一

建设工业新城的方向标

●以造车为龙头,食品、医药、纺织、建材集群集聚发展,打造成渝经济走廊特色产业带 

●到2015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2500亿元,力争建成1000亿元造车产业,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3户,上市公司达到4

跨入新年,一个令全市上下特别是工业战线倍感振奋的信息传来:经过反复修改,《资阳市五大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于20日正式出炉。

《规划》提出了到2015年我市工业发展的思路、目标与重点,详细阐明各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目标任务、产业布局、企业培育、保障措施等。

《规划》指出:要沿“两带”构建以造车为龙头,食品、医药、纺织、建材“1+4”主导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格局,打造成渝经济走廊特色产业带。这为未来数年我市工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与路径。

背景

资阳大发展,工业挑大梁

《规划》的出台,既源于对发展现状的深刻分析,又在于对形势与机遇的准确把握。

建区设市以来,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大力推动工业强市,全市工业保持持续快速增长,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800亿元,增加值达265.1亿元,同比增长33.1%;其中五大产业完成增加值219亿元,占82.6%

目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关键时期,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总量不大、结构不优、链条不长、后劲不强还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市还没有一户百亿企业,没有一家上市公司;企业结构以中小企业为主、产品结构以初级产品为主;去年工业投入只占到全省的2.6%

站在更大时空范围审视,助推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是“蓄势突破”还是“加速落后”,关键在于思路、举措与力度。

基于此,“工业为先、工业为重、工业为大”成为上下共识,工业强市成为主导战略、核心战略、根本战略,“工业主导、三化联动”成为基本思路。

以《规划》的出台与实施为契机,我市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一步形成“重工业、兴工业、强工业”的强大合力,全力加快工业发展。

指向

以“三大基地”支撑“成渝经济区新兴工业城市”

在发展思路上,《规划》明确,围绕打造“一区两带四基地”,坚持工业主导、三化联动,全面实施工业发展“11333”工程,加快建设国家机车制造及出口基地、西部汽车与零部件制造基地和绿色食品加工配送基地,推进工业经济加快发展,努力建设成渝经济区新兴工业城市。

推动发展的总体原则,则是坚持“优势优先、优化升级,盘活存量、引进增量,开放合作、产业互动,突出特色、集群发展”。

指标

主要指标翻两番,亿元企业超过320户,职工24万人

《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市主要工业经济指标比2008年翻两番,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2500亿元、增加值700亿元,年均增长20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00亿元,年均增长20%;实现利税220亿元,年均增长18%

力争建成1000亿元造车产业、1000亿元侯十工业带,500亿元资阳经济开发区、500亿元成都·资阳工业发展区、500亿元食品产业和医药、纺织、建材三个300亿元产业。

2015年,力争形成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的企业1户,100200亿元的企业2户,50100亿元的企业5户,亿元企业超过320户,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00户。

中国名牌和驰名商标达到1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3家,上市公司达到4家。

职工人数达到24万人,比2008年翻一番。

摸高

园区冲刺全省全国一流

在园区发展上,《规划》提出了面向全省全国的更高目标:

2015年,全市产业园区建成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工业集中度从2008年的65.8%提高到85%

城南工业集中发展区要建设成为“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综合示范区和国家级工业园区;

机车产业园要初步建成全国一流的机车制造及出口基地;

南骏汽车产业园要建成西南一流、国内有重要影响的载货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海大产业园要初步建成西部最大的商用车、乘用车轮胎制造基地;

四海食品产业园要建成西部重要的食品加工出口基地;

安岳·中国柠檬产业园要建成全国独有的柠檬深加工基地;

酒业产业园、超迪电器产业园要建成国内有名气、西南有影响的生产制造基地。(记者 曾建波

 

 

 

主办:资阳市人民政府 承办: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联系电话:028-26655501 市政府网站联系电话:028-28000836
网站标识码:5120000001  蜀ICP备05007295号-1 川公网安备 51200202000010号